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内科护理论文通用5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内科护理论文通用5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内科护理论文通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内科护理论文【第一篇】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神经内科护理疗法,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血栓;康复运动;作用分析脑血栓的发病率较高,是常见的老年疾病。脑血栓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的,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的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鉴于脑血栓病种接诊率较高、治疗周期长的特点,本院于2012年1月引进了神经内科护理治疗方法,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了神经内科护理程序的救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接收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根据两组患者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女16例,男14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岁;重型脑血栓患者10例,中度12例,轻型8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岁;重型患者9例,中度14例,轻型7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患病程度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按照医生嘱托,按时给患者服用药物,进行恢复情况检查,提示患者注意生活作息习惯,观察病情发展状况,及时将恢复情况汇报给医生。观察组采取在对照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添加神经内科护理疗法,具体如下:①心理康复治疗。脑血栓发病突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众多不便,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在对其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脑血栓发病机理,增加与患者的交流,减缓患者的精神压力,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康复训练。由于血管阻塞、破裂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导致血块压迫脑神经,以至于血栓患者产生肢体行动障碍。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功能恢复训练,比如,发病4d后,要增强关节和肢体活动,通过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坐立行走练习,促进他们身体内的血液流通,提高康复速度。③观察和护理并发症。患者在脑血栓发病期间,易出现应激性溃疡问题,医护人员要按时对患者的口腔和导尿管进行检查,保证患者呼吸道和导尿管的通畅。疗效判定标准按照脑血栓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分为:痊愈(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思路清晰)、基本痊愈(能够借助辅助物自行走动,具有语言功能)、未痊愈(无生活自理能力、口齿不清晰、思维不受控制)。有效率=(痊愈+基本痊愈)/总例数×100%。由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和治疗,判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好记录。或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在患者出院当天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100%收回,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2结果康复等级比较通过神经内科护理治疗,两组脑血栓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对恢复运动缺陷的护理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神经内科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恢复速度患者受病痛的折磨,情绪低落,配合医务人员治疗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病情恢复。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强调心理疗法。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注意给患者讲解关于脑血栓病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康复疗法、康复阶段以及积极的治疗态度对病情恢复的帮助作用等内容,鼓励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好心情,建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患者饮食,减少食物对病情的刺激,配合家属对患者进行精心地照顾,及时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和帮助。神经内科护理降低了引起脑血栓及其诱发疾病的发病概率引起脑血栓发病的因素很多,病发种类也相当繁多,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临床证明,严重粥样硬化、血栓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可直接诱发脑血栓。糖尿病或急性糖升高易引起脑血管患者改变弥散方向,降低动脉血管弹性,同时引起高血糖,从而产生大量乳酸,导致酸中毒和脑水肿,扩大脑梗死范围。脑血栓易引起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学者发现,神经内科护理能有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效缓解患者的高血糖等症状,维持患者良好的康复状态,遏制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参考文献[1]李娟。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健康之路,2014(1):88-93.[2]阮爱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78-82.[3]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吉林医学,2011,32(9):45-55.[4]杨俊。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中外健康文摘,2012,9(6):57-63.内科护理论文【第二篇】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内科及其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科室共有病床xx张,共有护理人员xx名,年龄xx~xx岁,平均年龄为xx岁。其中本科xx名,大专xx名;主管护师xx名,护师xx名,护士xx名,护理员xx名。2、管理方法。(1)组建护理组长管理制。护士长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专业知识以及临床护理中的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等,将护士分为责任护理组长、辅助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治疗护士和助理护士四个等级。护理组长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带领一组不同级别护士组成的工作团队,分管一组患者,是临床护理工作主要执行者。根据心血管疾病的特点以及本科室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病床数,我们将病区分成了xx个护理组,并选派两名护理组长负责落实,实施护理组长负责管理制。(2)确立护理组长岗位职责。护理组长是从本科室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娴熟,工作责任心较强的护理骨干人员中选拔而来的,具有较强的协调和管理能力,护理组长带领一组不同级别的护士组成护理小组,负责一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组长担任着护理管理、临床知识传授以及护理技能指导的多重任务。在科室,护理组长全面管理分组中所有患者的护理工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结合本科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日常工作中负责向患者讲解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病因、治疗和日常生活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常识;并对当班护士进行指导,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危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急患者要亲自参加并组织抢救工作。同时要掌握特殊患者,如危重急难患者、有纠纷苗头患者、特殊(高要求)患者动态。另外,依据本科室以及医院的现有资源,组织相关专业团队沟通与协调,组织护理会诊、技术交流、申请专家讲座,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除此之外,对于护理中出现的纠纷和问题,护理组长要及时调查、解决,并努力承担起本科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建设,以及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教学、培养、指导等工作。(3)制订护士分级岗位职责。一是辅助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由科室中责任心较强、专业技术水平娴熟、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师,或者通过科室培训、考核的护士担任。主要任务是在护理组长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作为辅助护士要能够熟练应用其专业技术水平完成分管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要对所有分管患者做到“九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主要治疗、护理、饮食、心理、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度;熟练掌握病人的抢救程序、急救措施,熟记常用急救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用量、禁忌和不良反应。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二是治疗护士。治疗护士多由大专毕业,经过岗前系统化、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并经过本科室考核合格的护士担任。主要是负责当日药品的配制、清点工作。因此要求治疗护士要熟练掌握内科常用药品名称、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熟悉常见的急救程序,在出现危急患者的时候可以较好地配合护理组长和辅助护士完成患者的抢救工作。三是助理护士。助理护士主要是由刚毕业的大专或中专护士来担任,上岗前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并通过科室技术考核,主要是在当班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患者的基本护理工作。护理组长和护士长要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分级管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4)护理组长管理制度的实施措施。护理组长由护士长及科室全体护士通过考核选出,负责分管小组全部患者的护理和治疗工作,组织并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针对分管小组患者和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和规划,通过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并对护理计划及时改进。组织健康讲座等措施,全面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医疗护理常识,为疾病的治疗做好铺垫。实行护士分级管理,并按照适配原则合理分配不同级别护士,对护理效果、方法、手段进行精编资料,供您参考评估,奖惩分明。定期组织护理技能、治疗手段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技术水平。对于当班护士要进行监督、指导,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每天早上交班时组织大家进行经验交流,发扬好的、先进的护理手段,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仔细分析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护士长要定期对护理组长以及其他级别护士做定期考核,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工作岗位,让医院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的配置。二、观察指标。组织医院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相关人员对于护理组长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调察问卷,由患者来评定护理组长管理制度对于护理效果的影响。三、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α=,P四、结果。1、护理质量的提高。实施护理组长管制制度以后,本科室护理质量稳步上升,和实施护理组长制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2、护理满意度提高。实施护理组长管理制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投诉明显减少。实施护理组长管理制前,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实施护理组长后,满意度提升至%,和实施护理组长制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五、讨论。1、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组长在临床服务中是最能以丰富的经验贴近患者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力量。护理组长管理制实施后,组长可以在护士长不在的时候主动承担起护理管理、协调的能力,填补了护理管理盲区。强化了护理组长的管理职能后,可以更有效的促进护理各个环节的落实和提高,促进护理质量的稳步上升。护理组长主动承担起夜间二线值班的工作,依靠自身娴熟的护理技术和护理经验对夜间出现的危急情况进行妥善处理,确保了夜间的护理质量。护理组长带领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健康讲座,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较大的作用;护理组长定期组织经验交流,组织专家讲座,可以显著提高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整体护理质量。2、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医院医疗护理服务的衡量标准是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舒适感,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和相关的健康知识。实施护理组长管制后,护理组长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带领护士对于分管患者除进行日常的基本护理以外,还主动与患者交流,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提高护理的热情度,增加了与患者的沟通,想患者之所想,贴近患者,融洽护患关系。另一方面,护理组长主动承担起科室的组织协调和患者的安抚工作,遇到纠纷能及时安抚患者及家属,及时调查处理和化解纠纷矛盾加剧,大大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3、激活用人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开始实施护理组长管理制以后,各级护理人员按个人情况定岗,岗位明确,个人对于自己的职责比较清楚,目的性较强,能够较大程度地发挥个人能力,成就感较强,激活了用人机制,调动了医
本文标题:内科护理论文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31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