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精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7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词语理解的技巧;2、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及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在阅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播放课件:阅读中词语的理解、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语文游戏——填词2、这是一道词语解释题,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的好范文解忧愁2/17时候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所以,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词语的理解。二、教方法、学方法(一)词语的理解展示课件:(一)词语的理解1、师:词语的理解是我们在阅读理解1篇文章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那么,在我们平时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阅读文章中词语的含义呢?2、生:同义词换词;联系生活等。3、师:老师在这里也总结出一些有关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技巧。4、(播放课件,同时引导学生读)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拆分组词法2、同义换词法3、联系生活法4、就地取材法5、联系上下文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好范文解忧愁3/17要理解这些句子中的词语。7、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句子)8、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所说的5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9、师:说一说你解释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用了哪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呢?10、老师引导学生解释其余的词语。11、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再说一说,读一读。12、引导学生总结(老师扳着手指头数着):拆分组词法同义词换词法联系生活法13、师:还有哪种方法没有用到?(就地取材法联系上下文)现在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理解下面的词语。14、展示课件(并引导学生读):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15、师:说说哪句话可以解释“张冠李戴”呢?(引导学生指出句子)这种理解方法就是“就地取材法”。好范文解忧愁4/1716、师:张冠李戴用来形容读书不认真,这段话里还有哪个词说明读书不认真?(囫囵吞枣)17、师:我们按字面怎么理解“囫囵吞枣”这个词呢?(指名学生解释词语)这个解释是它正确的意思吗?18、师小结:我们在理解一个词语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字面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在一句话中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系上下文。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解词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二)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师过渡:刚才我们讲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1篇好的文章往往都离不开中心句和过渡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阅读中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展示课件:1、文章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2、文章的过渡句指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2、师:我们在阅读中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和过渡句好范文解忧愁5/17在文章中出现的特点和规律,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和过渡句。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查找中心句和过渡句呢?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2复习内容:按原文填空复习重点:正确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正确书写汉字,不多字,不少字,学会认真检查。复习难点:能正确背诵原文。复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这本书共学习了20课文,其中有11非常好的课文需要我们背诵,从中我们积累了知识,又锻炼了我们的记忆能力,那你的记忆能力好不好,按原文填空就可以对我们进行考核。谁背的正确、流利,书写正确,就会顺利通过。二、明确、复习目标1)看目录师生共同背诵目,并背诵。2升国旗(五星)(我们)(立正)好范文解忧愁6/174小彩笔(我们)5寻找秋天(有一天)(小文)(小方)(小力)(什么)6客人到我家(开门)(马上)(长大)7共同的家(白云)(自己)(我们)(共同)8笑声回来了(回来)(工厂)11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13小小的船(月儿)(只看见)(星星)16爷爷和小树(衣)裳绿(伞)真(好)17遥控星星(小朋友)(这么)(关灯)(关上)20脚印(你看)(竹叶)在师生共同的背诵中,教师随时出现需要记住的词语。2)延伸到其他课文1《我们的学校》每天,(大山)听(我们)读书,小河跟(我们一同)唱歌。3、《我们多快乐》同学们()跳皮筋,()踢足球,()荡秋千。()多快乐!9、《奶奶笑了》放学了,我回到家。(看见)奶奶生病了。好范文解忧愁7/1718《冬天里的大菜棚》黄瓜(豆角)一层层,芹菜韭菜绿(生生)。一、指导一个练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1、指名填空2、强调:要明确是哪课文的内容,括号里填几个字不一定,但一定是我们会写的,就不要写拼音了。3、填空后要根据课文内容去仔细检查一下。二、共同画书,明确填空内容。三、按原文填空很简单,明确课文是当先,正确书写好汉字,拼音统统靠一边,写后检查很必要,干净、工整不一般。四、小记复习课评课稿3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着手来创设学习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分析现象后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好范文解忧愁8/17究、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其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科学发展的现实向学生说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物质的了解也会更加细致,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亮点一:教师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章实知识点,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亮点二:利用中考题让学生掌握考察本章知识点的题型。亮点三:板书清晰,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不足之处:1、有点紧张,语言不够清晰、简洁。2、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当:注意课件,板书,视频之间的平衡。不要过渡依赖多媒体,忽视实验的重要性。本次化学教学活动对我的启发: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善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接收学生在学习化学上存在的疑问等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也能增加师生的感情,令课堂气氛愉快,好范文解忧愁9/17促进师生互动,增大教学效果。提高化学用语的表述能力,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多留意教学上的细节方面,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复习课教案4《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复习课教学设计一、中考回眸1、结合文章,理解第9段划线句子的含义?(2015四川《老师!老师》)2、结合上下文,品位下列句子的含义(2011义乌《父亲进城送梨》)3、理解“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015湖南《人间草绿》)4、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2015威海《草记》)5、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2014湖北《养一畦露水》6、谈谈你对“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财富,而是当年的贫寒。”的理解(2015黑龙江《贫寒是凛冽的酒》)好范文解忧愁10/17一、概括导入、明确目标:师: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是历年来中考试卷中对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式,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的方法。1.学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2.学会准确筛选信息,规范答题思路。二、夯实基础、构建体系:重要句子的一般性特点1、内容上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社科文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自然类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事理的句子;文学类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位置:往往处于文首或文末。2、结构上,串联文章的句子能够彰显出文章脉络层次的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承上启下)、脉络句。3、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尤其是比喻)或结构上超常组合的句子(变式句)。4、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好范文解忧愁11/17三、典题精析、把握规律:(一)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过渡:有些句子往往抓住了关键词语,弄清词语的意思,句子的含义就理解了。所谓“词不离句,句也不离词”就是这个意思。例文引航: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一碗米粉》解题思路:第一步:筛选信息,提炼关键词师:你认为这句话的关键性词语是什么?——(“米粉的香味”)这个词语的意思明确了,句子的含义不言而明。第二步:联系文章内容,组织答案。师生解析:米粉的故事是围绕哪两个人展开的?——(父亲和杨店主)在父亲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杨店主他又具备怎样的品质?答案示例:父亲的信守承诺和杨店主的真诚善良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感到很温暖。温馨提示:从抓关键词入手理解句子,要有语境意识、整体阅读意识,始终注意“中心意识”,即文章的中心,只有考虑全面,答案方可准确。延伸:好范文解忧愁12/17句子里的关键词有以下特点:1、句子中的特定称谓。例:人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你这样的“傻子”。2、句子中的指示代词。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3、运用了修辞的词语,如比喻、拟人、借代。例:只感到这仲夏夜的生活如同那首《半岛小夜曲》,让奔波劳碌的生活有了诗意。(二)分析修辞方法,理解句子含义过渡:作者在写作中往往会借助于写作方法,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句子中变得生动、含蓄、深刻。因此揣摩作使用的修辞方法,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例文引航:我真希望,在这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裹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4年湖南《天外财富》)解题思路:1、先找到关键词。2、通过关键词再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3、将带有修辞的句子还原,分析其深层的含义。师生解析:关键词是——财富。这里的财富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吗?——(不是)这句话运用了修辞——好范文解忧愁13/17比喻。作者将什么比作了财富?还需要从文中找答案找一找文中关于“财富”的句子——第(9)段:“我得到了一笔财富”,她说。第(11)段:是的,我要把这“财富”送给你。第(25)段: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财富”比喻小女孩的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信任。答案示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日趋冷漠,我们需要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信任和理解。(三)抓词的深层含义,理解句子过渡: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例文引航: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句的含义: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2013四川《蔷薇几度花》解题思路:1、先找到关键词。2、再联系上下文分析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师生解析:首先我们还是要先找到关键词——甜,灶糖带来的仅仅是甜吗?(不是),还有什么?需要我们联系上下文。第五段中写的“那时候,挑货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所以说——答案示例: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别处的人带来快乐和甜蜜。好范文解忧愁14/17(四)联系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含义过渡:还有一些句子我们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中心(事件)来理解它的意思。例文引航: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
本文标题: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35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