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稀油站集中润滑培训课件
稀油集中润滑主要内容v1.润滑作用v2.集中润滑的优缺点v3.稀油站的组成及工作原理v4.安设的自动控制装置及信号系统v5.操作规程v6.稀油站的控制注意事项v7.齿轮泵的使用及维护v8.稀油站的常见故障v9.冷却器的使用及维护v10.冷却器的常见故障v11.过滤器的使用与维护为什么要润滑?两个紧密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时相互间具有磨擦阻力,因而产生磨损.当机械零件从稳定磨损阶段进入剧烈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急剧增长,机械效率下降,功率和润滑油的损耗增加,产生异常噪声及振动,摩擦副温度迅速升高,最终导致零件失效.为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我们合理使用润滑油,使两摩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阻力降低磨损,延长稳定磨损阶段,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润滑剂的作用.v①减少摩擦:使摩擦系数降低,减少摩擦阻力,节约能源的消耗.v②降低磨损:在润滑剂中加入抗氧化,抗腐剂有利于抑制腐蚀磨损,加入极压抗磨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粘着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v③冷却作用:润滑剂可以减轻摩擦,吸热、传热和散热,因而能降低机械摩擦副造成的温度上升。v④防腐作用:摩擦面上有润滑剂复盖时,可以防止或避免因空气、水滴、水蒸气、腐蚀性气体及液体\尘土\氧化物等引起的腐蚀、锈蚀。v⑤减振作用:润滑剂吸附在金属表面本身应力小,具有吸收冲击能的本领.v⑥清洗作用:润滑油的循环可以带走系统中的杂质.从而具有清洗作用.v⑦密封作用: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零部件形成密封,防止水分或杂质的进入起密封作用.集中润滑系统的优点v集中润滑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因为压力供油有足够的供量,因此可保证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润滑点及时得到润滑,同时将磨擦副产生的磨擦热带走;磨擦表面的金属磨粒等机械杂质,随着油的流动和循环将杂质带走并冲洗干净,达到润滑良好、减轻磨擦、降低磨损和减少易损件的消耗、减少功率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缺点v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维护管理比较复杂,调整也比较有困难。v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整个润滑系统的失灵,甚至停产。XYZ-G稀油站系统v主要由油箱(其内装有磁网过滤器)、低压油泵装置、(高压油泵装置)、单向阀、双筒网片式过滤器、油冷却器、流量调节阀、磁网过滤器、溢流阀、自动切断电加热器、接点双金属温度计、高低压力表、压力控制器、油位尺(观察)、最高(最低)油位报警器、冷却水压力表、出水温度表等组成。润滑系统原理图系统原理图图2-1-4GXYZ型A系列稀油站仪表盘工作原理(带高压泵)v先启动低压泵,当低压供油压力正常后,启动吸口联于低压管道上的高压油泵,高压油经高压单向阀送往静压轴承,当高压达一定值使主轴浮起时,主机就可启动、低速运行或停止;主机转速正常后,就可以停止高压泵(低速运行除外),但低压油泵必须正常供油;低压油泵从油箱吸油后经单向阀,双筒网式过滤器、冷却器后供往静压轴承;维持主机正常供油低压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若系统压力下降到某值时,备用泵启动投入运行,达到正常压力时备用泵停止。若备用泵启动后压力仍下降到某一更低值时,就应发出报警讯号,考虑主机停车。合理化v在整个润滑系统中,安装了各种润滑设备及装置,各种控制装置和仪表,以调节和控制润滑系统中的流量、压力、温度、杂质滤清等,使设备润滑更为合理。v为了使整个系统的工作安全可靠,应设置有以下的自动控制和信号装置。。1.主机启动控制v在主机启动前必须先开动润滑油泵,向主机供油。当油压正常后才能启动主机。如果润滑油泵开动后,油压波动很大或油压上不去,则说明润滑系统不正常。这时,即使按下了操作电钮主机也不能转动,这是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控制联锁的方法很多,一般常采用在压油管路上安装油压继电器,控制主机操作的电气回路。2.自动启动油泵v在润滑系统中,如果系统油压下降到低于工作压力(0.15MPa),这时备用油泵启动,并在启动的同时发出示警信号,红灯亮、电笛鸣,这时值班人员根据示警信号立即进行检查并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待系统油压正常后,备用泵即停止工作。3.强迫停止主机运行v当备用油泵启动后,如果系统油压仍继续下降(低于工作压力)(0.15~1.25MPa)则油泵自动停止运行并发出信号;强迫主机也停止运行,同时发出事故警报信号,红灯亮、电笛鸣4.高压信号v当系统的工作压力超过正常的工作压力1.25MPa时,就要发出高压信号,绿灯亮、电笛鸣。值班人员应立即检查并消除故障。启动备用油泵、强迫主机停转等,常是采用电接触压力计及压力继电器来进行控制的。5.油箱的油位控制v油箱的油位控制常采用带舌簧管浮子式液位控制器。当油箱油位面不断地下降,降到最低允许油位时,液位控制器触点闭合,发出低液位示警信号,红灯亮、电笛鸣,同时强迫油泵和主机停止运行。当油箱油位面不断升高(可能是水或其他介质进入油箱内),达到最高油液位面时,则发出高液位示警信号,红灯亮、电笛鸣,应立即检查,采限措施,消除故障。6.油箱加热控制v在寒冷地区或冬季作业时,应加热油箱中的润滑油,润滑油温度一般维持在40°C左右,以保持油的流动性,否则整个系统的控制因温度低、油的黏度增加而发生困难。加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蒸汽加热,比较缓和;另一种是用电热元件加热。后一种加热方式比较剧烈,有时会使油质发生热裂化反应,降低黏度并生成胶质沉淀。这两种方法都装有自动调节温度的装置,当油温升到规定温度时,即自动断电或断汽。7.系统自动测温装置v系统中有关部位的温度在运行中都要进行定时测量,以便掌握运行情况。如油箱、排油管、进、出冷却器的油温和水温,都要随时测量。为此,采用了温度自动测量装置。常用的测量装置是热敏元件和电桥温度计。8.过滤器清洗v当油流进出过滤器的压差大于0.15MPa时,过滤器被阻塞。应转换使用过滤器,以清除圆盘式过滤器内滤筒周围的杂质。9.连续冷却控制油温v设备连续运转产生热量润滑油带走并储存热量,当润滑油储存热量使油温大于45℃时,开启列管式冷却器,保证油温在30-45℃。10.系统保护v保证整个润滑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不被系统超高压所击穿,需保证润滑系统压力在0.6MPa以下运行。11.定期清洗保证油液的清洁v回油磁性过滤器应每半月清洗一次。v否则:污油会溢回油箱,造成润滑油污染。稀油站操作规程v1.向油箱内加注清洁的润滑油到最高油位,应保证油的过滤精度为0.12mm,加注时用118目的过滤网过滤。v2.按系统工作压力及工作油温将仪表上的两只压力表(或数字压力表)及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的动作温度调节到设定值的相应位置,然后打开稀油站相应的油、水、阀门和压力表开关。稀油站操作规程v3.将双筒网片式滤油器的换向阀手柄扳到一个滤芯工作的位置上,检查紧固螺栓是否松动。v4.在主机工作前,先开启油泵工作,使系统达到工作压力后,再启动主机投入运行。v5.稀油站在工作过程中,如因油压、油温、和油位处于不正常位置时,应有相应的声光报警,应先按消音按钮,再按信号灯显示部位,采取相应措施。稀油站操作规程v6.当过滤压差发讯器的发讯值(0.15MPa),应立即快速扳动油滤器的换向手柄,使转换到备用滤芯工作,取出滤芯,更换或清洗虑片。v7.当出口油温大于42℃时,当油温小于42℃时,根据主机工作情况可使用或不用冷却器。高低压稀油站控制注意事项v低压供油系统工作压力0.4Mpa,高压供油压力31.5MPa,高压系统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系统压力(一般6~14MPa),高低压系统工作压力由安全阀与溢流阀调节,在运行中由压力控制器控制,保证工作压力政常.v在主机启动、低速与停车时,采用高压系统形成静压油膜待主机运行具有形成动压油膜运转时或主机运转一定时间后,高压泵方可停止供油,用低压泵提供润滑.高低压稀油站控制注意事项v低压泵工作时,最高压力0.4MPa,压力低于0.12MPa时,备用泵投入工作,达到0.4MPa时,原工作泵自动停止.当备用泵启动1分钟后压力仍低于0.12MPa,时主机停车报警;当高于0.45MPa时,报警进行检查.v低压泵压力高于0.25MPa时,允许高压泵启动,10分钟后,当高压出油口压力达到6MPa时允许主机启动,当压力达到10~12MPa时,且主机运行速度政常时,可停止高压泵工作.由低压泵供油继续工作.高低压稀油站控制注意事项v油站在启动前,油温低于25℃,先开动加热器,油温达到38℃时,自动停止加热器,在主机运行中,供油出口温度降到35℃时,在自动开端电加热器,达到45℃时,人工打开油冷却器.v主机停机后,供油系统的延续时间,由PLC或时间继电器控制,其延时时间可根据主机运行特性决定.v油站双筒式网式过滤器,一筒工作,一筒备用,当压差大于0.15MPa时,不停机可由手动切换阀快速更换工作筒.齿轮泵的使用与维护v1.齿轮泵泵头与电动机采用弹性连接,齿轮泵中心线与电动机中心线误差不得大0.1mm,联轴器盘动应灵活,无卡阻。v2.油泵应尽量接近油箱,吸入高度不得大于500毫米。v3.油泵连接应牢固,进出口接头,不得有松动、漏气现象。齿轮泵的使用与维护v4.为保证油泵长期使用,油液必须清洁,不应有任何腐蚀性物质和机械杂质。v5.油泵转动时应按标牌指示方向转动。v6.溢流阀应尽可能靠近油泵,最好是直接与油泵相连。v7.主动轴出现漏油现象,应尽快更换油封。v8.油泵采用滚动轴承,如果磨损,齿轮泵的噪音增大,压力有所下降,应更换轴承。齿轮泵的使用与维护v9.检修齿轮泵后,从新装配齿轮泵时,应严格控制泵的轴向间隙,同心度,不能超差,否则不能正常工作。v10.齿轮泵严禁在周围环境温度过高(超过电动机允许温度)的地方工作和露天工作,以免电动机受潮。稀油站常见故障及处理原因分析发生的问题解决方法轴承间隙太小;润滑油不足稀油泵轴承发热(滑块泵)检查间隙,重新研合,间隙调整至0.06-0.08mm管路堵塞不通油站压力骤然增高检查管路,取出堵塞物1.泵的间隙不当2.油液粘度太大3.压力调节不当,超过实际需要压力4.油泵各连接处的漏泄造成容积损失而发热稀油泵发热(滑块泵)1.调整泵的间隙2.合理选择油品3.合理调整中各种压力4.紧固各连接处,并检查密封,防止漏泄止回阀不正常压力很低检查弹簧及钢球,并进行清洗修理或换新的稀油站常见故障及处理1.电动机不动作2.进油管断裂3.联轴器损坏4.油泵轴承磨损5.油泵间隙过大6.溢流阀故障7.阀门开度不正确没有压力或压力很低1.检查或更换电动机2.更换进油管3.更换联轴器4.更换轴承5.处理或更换油泵6.清洗或更换溢流阀7.调整阀门开度安全阀坏了,油内进入空气;换向阀柱塞配合不严;油泵柱塞间隙过大干油站压力表挺不住压力修理安全阀;排出管内空气;更换柱塞;研配柱塞间隙法兰盘端面不平;连接处没有放垫;管子连接时短了;焊口有砂眼连接处与焊接处漏油拆下修理法兰盘端面;放垫紧螺栓;多放一个垫并锁紧;拆下管子重新焊接冷却器的使用与维护v1.操作规程:va.使用前检查所有附件与仪表,并查看各连接处是否固、泄漏。vb.将冷却器热侧排气阀打开,再缓缓打开热进阀门(此时热介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热介质充满后,关闭热进阀门及热侧排气阀。冷却器的使用与维护vC.将冷却器冷侧排气阀门打开,再缓缓打开冷进阀门(此时进冷介质排出阀处于关闭状态),当冷介质充满后,关闭冷进阀门和冷侧排气阀。此时两种介质均处于静止状态,经热交换后,温差逐渐减少。vd.冷侧介质温度升高5~10℃后,打开冷、热介质的进出阀门,使冷热介质均处于流动状态。ve.冷却器因故或正常停止工作时,其操作步骤应按启动的逆过程操作。冷却器的使用与维护v2.使用中的注意事项:va.在开动冷却器时,切忌快速打开冷进阀门,因为冷介质大量流过冷却器时,会使换热管表面形成一层导热性很差的“过冷层”,即使以后冷却器冷介质流量很大,也起不到良好的换热作用。vb.如果冷介质为水,发生电化腐蚀时,可选择适当的位置安装防腐蚀的锌棒。vC.冷介质采用净化的淡水,为防止水垢生成,水的温度尽量要低些,水流量要大些。如果属于重水应先进行软化处理,再供给冷却器使用。冷却器的使用与维护v三.维修与保养:v冷却器经长时间使用后,有腐蚀生成物、沉淀物及
本文标题:稀油站集中润滑培训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4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