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范例4篇】
好范文解忧愁1/23《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范例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范例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一篇】一、导入揭题1、读题。2、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老牛、王母找找几个人物之间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相机板书:牵手分离相会二、感受人物形象1、自读课文1—6小节,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交流:好范文解忧愁2/23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亲密……”让我们有一种错觉,老牛是他的亲人,亲人变成了媒人,撮合一对姻缘。第三小节牛郎——善良、心眼儿好(板书)(1)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最好,最干净)——“也很亲密”牛郎对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2)身世反衬——不抱怨,不怀恨,吃苦耐劳。(3)坦白,诚实,不隐瞒。织女——勤劳善良:喜欢牛郎的心眼儿好,能吃苦。渴望自由和真正的幸福:天庭和人间比较:一样辛苦冷漠无情真情温暖禁锢身心自由对自由的渴望对真实的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勇敢:“决心”,意味着想了很多,想了些什么?可怕的责罚,天庭的冷漠和不自由,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在权衡。留在天庭,有锦衣玉食,没有真情和自由;人间,艰辛坎坷,但自由,有真情。冒着很大的风险,她应该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顾,因为自由、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自由价更高。”好范文解忧愁3/23(相机板书: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对两人是不是想说点什么?赞叹、钦佩、祝福2、分离——王母自读课文9—10,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交流: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仙人掌花。但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中国情人节。是不是觉得比2月14日更浪漫?三、质疑,深化1、质疑2、相机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范文解忧愁4/23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4、为什么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板书:想像基于现实。)5、补充,故事古而有之,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是在不断地变化。大略地学习《迢迢牵牛星》《鹊桥仙》《天上的街市》,感受变化。6、小结: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二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生字并理解意义。理解词语意义。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理解字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神话的文学知识。好范文解忧愁5/23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说的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你们认真看过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了吗?这里有着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和他们进行以下心灵的沟通。.。.。.(三)新课。1.板书课题:牛郎织女2、作者简介: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均,江苏人。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3、体裁简介:民间故事是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并流传,然后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目的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国在世界上著名的民间传说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4、课文简介:《牛郎织女》写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然后织女来到人间与牛郎幸福结合,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却被王母娘娘拆散的故事,课文歌颂了牛郎和织女感人的爱情以及他们勤劳的品质。5.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体会语感)好范文解忧愁6/236、让学生到黑板前写自己不认识的字、然后找认识的同学来注音。例如:zantiao簪迢让学生写多音字并组词例如:。。让学生写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找其他同学解释例如: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7、学生反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课文写了哪些情节?(1)、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2)、牛郎与织女相识结合。(3)、牛郎与织女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4)、老牛洒泪诀别。(5)、王母娘娘知道实情。(6)、王母娘娘带人抓走织女。(7)、牛郎带子追赶。(8)、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天河使他们永隔。(9)、七夕鹊桥相会。8、学生再一次读课文。(四)、总结:了解课文情节并初步体会人物的性格。好范文解忧愁7/23(五)、练习:黑板上的字词。(六)、作业:复述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掌握课文的情节发展并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学习牛郎织女的勤劳善良品德。教学重点:1、体会故事情节发展中所反映的人物性格。、学习牛郎织女的美好品德。教学难点:神话禅说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导语[播放电视剧《牛郎织女》的主题曲。]光阴如箭射不穿你我的约定,沧海桑田不过在我想你的瞬间。。缘虽看不见,爱痛在心间,为了看你一眼我愿等你万万年,这是电视剧《牛郎织女》的主题词。牛郎织女为了守望约定和爱情愿意为此等上万万年。这段美丽而苦涩的故事,我们今天读起来会善生怎样的感想呢?让我们阅读分析理解《牛郎织女》这篇课文。(二)新课首先让学生复述课文。好范文解忧愁8/231、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a、哪些句子写牛郎受苦受累、勤劳能干的?(这些句子说明牛郎吃苦受累孤苦伶仃,而且表现了牛郎勤劳的美德)b、是谁让牛郎受苦的?(哥嫂)说明哥嫂是什么样的人?c、哪些句子写牛郎对老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它吃最好的草,喝最干净的水)d、说明牛郎具有怎样的性格?(善良)e、这说明牛郎喝老牛具有怎样的关系?(亲密相依为命)、学生读第三段,回答老牛以长者般的关怀告诉老牛一件什么事?(去河对面找织女)这正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牛郎找到了吗?4、学生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思考分析下面问题:a、课文先描述织女织得一手好彩锦说明什么?(说明织女心灵手巧)b、牛郎织女见了面怎样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织女就决定留在人间了。好范文解忧愁9/23c、织女为什么决定留在人间啊?(牛郎心眼好,能吃苦)d、织女此时的内心活动怎样?珍珠的诞生不是为了忍受疼痛,疼痛的珍珠是为了获得新生织女的人生追求不是为了锦衣玉食,为了自由、为了爱情不怕天庭的责罚,毅然决定留在人间,说明织女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她的善良。e、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啊?(男耕女织)听一首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读第七自然段,体会老牛诀别时的感情。表现老牛怎样更高的性格?诀别泪,两三行,离别情,断人肠,寸寸柔情,盈盈泪眼,千般不舍,万般牵挂。老牛的叮嘱和留下的牛皮说明了老牛善良、聪明、有奉献精神。、学生读第八、九、十自然段。分析理解以下问题日:a、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的?(抓走织女)既相逢,却匆匆。伤离别,离别在眼前。织女挥泪被迫离开儿女。b、这反映了王母娘娘怎样的性格?无情无义心狠手辣专横跋扈好范文解忧愁10/23c、牛郎怎么做的?(披上牛皮带子追赶)d、牛郎此时的心情怎样?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d、这是王母娘娘怎么做的?(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织女天河永隔。念一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隔。、阅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a、牛郎织女此时的心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真是一样相思两处同啊!b、七夕相会是真的吗?天文学家已经推算了,牛郎星距织女星是16、4光年,1光年就是太阳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走一年的距离。那么牛郎每天跑100千米,要跑上43亿年才能跑到织女的身边。牛郎若打电话说:喂,织女你好!织女要在16、4光年以后才能听到啊!(这里两名同学可以设计一次模仿牛郎织女的对话)所以说这是神话传说,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良人们的同情,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好范文解忧愁11/23的憎恨。(三)、总结这篇神话传说寄予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对生活的追求。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有趣。(四)练习:让学生到黑板前写人物性格。牛郎:孤苦伶仃勤劳善良织女:心地善良有一定的反抗精神老牛:善良智慧具有奉献精神王母娘娘:无情无义心狠手辣专横跋扈(五)作业展开想象写一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对话。《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组成的词语。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难点]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好范文解忧愁12/23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第一课时[教学预设]一、成人热门话题导入课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兴趣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这也就是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为课程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在支撑着教学预案的设计1、问题抢答: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游戏的形式是学生喜欢的,一开始就将课堂的气氛渲染起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轻松。]2、老师为什么要向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师的心理,看谁是老师的知音。师:情人好范文解忧愁13/23节好啊!它可以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像牛郎织女那样“隔河相望”。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师生交谈中解题:同学们,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思考、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小结: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二、初读清障,理清情节脉络。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浏览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方式之一,这是新课程阶段目标中所提倡的。](1)全体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指定的学习动作。(2)汇报浏览得到的相关信息:人物:牛郎老牛织女王母娘娘生字:嫂棚衰趁挣扎汹舔拽新词:嫂子牛棚衰老趁挣扎波涛汹涌2、自主识字,读写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读准字音,巧记字形,书写生字。好范文解忧愁14/23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a、互相指读生字,读准字音;b、根据字形特点巧记字形,交流评价各人的记忆要诀。c、分析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生字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尝试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正音和书写。“嫂”是平舌音;“棚、挣、汹”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挣、扎”是翘舌音。《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理念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课文。话题比较有冲击力,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2、对表达方法的探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生的感性经验借助专门的名词术语,形成了理性知识。给学生新的知
本文标题:《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53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