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葫芦岛市初中化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
葫芦岛市初中化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模块二学科知识与技能(二)一、学科知识(一)掌握“全日制义务教学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的知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熟练掌握这些内容,并能恰到好处的把这些内容运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具体内容如下:1.认知性学习目标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5)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6)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7)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8)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9)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10)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1)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13)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14)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15)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16)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17)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18)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19)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0)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2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22)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23)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4)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1)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4)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5)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6)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7)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8)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9)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10)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11)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1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13)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14)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15)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16)认识质量守恒定律;(17)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18)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9)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20)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2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23)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4)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25)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26)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7)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8)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9)认识酸碱的腐蚀性;(30)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31)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32)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33)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34)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35)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6)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37)认识水的组成;(38)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9)认识溶解现象;(40)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41)了解结晶现象;(42)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43)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44)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46)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47)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1)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4)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5)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6)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7)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8)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2、技能性学习目标A: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1)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2)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氧气和二氧化碳;B: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检验物质、使用化学用语、1.观察记录、简单计算)(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6)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7)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8)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3、体验性学习目标A:体验、感受B: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1)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C: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1)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2)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二)把握教材(人教版)中“化学、技术与社会”、“拓展性课题”、“家庭小实验”等栏目的相关内容,并能在教学中自如地运用。新教材作为体现课标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环保资料、史料、研究性实验、家庭小实验、图片等情境素材。如何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不是获得“裸”着的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去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呢?我认为在情境设置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突出实践性.学生建构任何知识都必须从感性认识开始,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学生的自身实际和实践活动。新教材在重视实践上大胆地突破,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我们要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实验场景。如“检验鸡蛋壳的成分”的实验,我让学生带些家里的水垢和鸡蛋壳,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成分中也有碳酸钙,然后提供实验药品及仪器让学生上台演示,当学生看到鸡蛋壳与醋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真的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时,都很兴奋。又如石墨导电的实验,钢针淬火的实验都可以让学生用汇报表演的形式在全班面前展示。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体会到了知识源于生活,并且这些知识可用来解决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探究学习的气氛也更浓。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参与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更多地得到理性和感性的探究体验。而有时我们又把“活动与探究”作为边讲边实验的材料,有时作为学生汇报实验的内容,有时作为引入课题和探究问题的情境设置。2.注重现实性.化学学科本身就与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重视创设真实具体的场景,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景切入教学,不仅仅是从知识的逻辑角度切入。也就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如《爱护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中,我用烧杯取了一些被污染的水样品,让学生观察颜色和气味,并试问:“这样的水能饮用吗?”“鱼儿能生存吗?”“设想地球上的水若都变成了这样,那么人类还能生存吗?”“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如何保护有限、宝贵的水资源?”再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如何节约生活用水。课外作业是调查自己的生活驻地的水污染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能说出许多节约用水的措施。事实说明,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教学场景才会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在讲水的净化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这样的故事,“集体发疯”那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曾发生一件集体发疯的事情,几十名村民像吃了摇头丸一样,身体不停颤抖,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你知道为什么吗?针对这一特殊的疾病现象,日本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展开了调查。他们后来发现,这个村子附近有一口井,在井的不远处理有很多废弃的干电池,病因正是由干电池引起的。废弃的干电池中含有锰和锌这两种重金属,尽管电池外层裹得结实,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壳渐渐腐烂,锰和锌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空气和雨水的作用下,生成了有毒的物质。当这种有毒物质渗进地下,流进井水之中时,人们根本察觉不出来,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必然中毒而疯。电池中还含有汞、镉、铅等金属物质: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镉会造成肾损伤、骨质疏松、软骨症,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1节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能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1节腐烂在地里的一号电池能吞噬1平方米土地,废电池的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所以我们不能将废旧电池随便扔弃。这样触目惊心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很大。也深深的知道了水污染的危害了。并会自觉的回收废旧电池的。3.加强探究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诸多的化学理论或者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加强实验探究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更能促进学生领会实验设计思路,学会用实验验证规律,领会探究化学规律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加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如《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教师首先提出探究的课题──燃烧的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说:①可燃物的燃烧只需要氧气;②可燃物的燃烧只需要一定的温度;③可燃物的燃烧既需要氧气又需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接着根据假说设计实验并且分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第一个实验,给冷水中的白磷鼓空气;第二个实验,将白磷放在热水中;第三个实验,把白磷放在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上的铜片上。实验结果是第三个实验中的白磷燃烧起来。最后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和氧气接触,并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本内容的教学是让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料后通过小组讨论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完善认知结构。学生不仅参与设计实验而且动手操作,既感新鲜又颇有成就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情境素材可设计成探究活动,如: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加催化剂的研究;铁的生锈条件的研究;分子运动性质的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研究等。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教材不同,新教材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开放的探究学习。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三)掌握“标准”中“学习情景素材”的相关内容,并能在教学中合理使用。翻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新教材,跃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和一页页赏心悦目的色彩,有好多的学习情景素材,这样的一本书就像一片美丽的大森林,森林之中有着无穷的奥秘召唤着正处在求知欲旺盛期的学生,当学生们急于想走进森林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充当什么角色呢?森林里有狼、有陷阱、有绊人的藤蔓、有曲折的路,我们是否还要像以前一样,生怕学生们摔着、跌着、伤着、多走弯路,于是在危险处插上红色警告牌,在弯路处提供一条笔直的捷径呢?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你怕狼,就别到森林去。”让我们的学生自己走进森林去探索化学奥秘吧,因为综合素质的
本文标题:葫芦岛市初中化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6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