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培训教材第一节城镇灭鼠一、城镇主要鼠种在城镇生活的鼠种类有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又称沟鼠,体型粗大,尾短于体长,耳短而厚,向前折达不到眼。一、城镇主要鼠种黄胸鼠(Ruttusflauipectus)又称长尾鼠,屋顶鼠,体型中等,尾显着超过体长,耳薄且长,前拉可遮至眼。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一、城镇主要鼠种小家鼠(Musmusclus)又称米鼠仔,体型小,尾长与头驱长相近,耳较小。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以上三种均为家栖鼠类。二、家栖鼠类的危害(一)传播疾病,鼠类可以直接把病菌传播给人,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接传给人,起着传播媒介和保菌的作用。现已知家栖鼠类可传播35种人的疾病,可见鼠类对人健康威胁的严重性,在我国鼠类疾病有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鼠型斑疹伤寒、丝虫病、血吸虫病、旋毛虫病、沙门氏菌类病等。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二)经济上的损失,在城市粮食仓库,食品加工厂的食品加工车间、食品仓库、原材料(米、面、糖等)仓库等场所都是家鼠活动猖狂的地方,窃食粮食和食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台湾省统计,每年贮粮损耗10%;鼠类常进入配电室引起短路造成停电事故,经济损失巨大。三、家栖鼠类的重要生活习性•(一)生活史:家栖鼠类生长发育很快,繁殖力也很强,性成熟早,妊娠期短,见下表一: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表一家栖鼠类雌鼠繁殖力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性成熟时间(天)756842妊娠期(天)22-2420-2219—21平均妊娠率(%)21.428.635.3(10.7-34.8)(12.9-48.6)(19.8-50.5)平均胎仔数(只)8.86.25.8(7.9-9.9)(3.8-7.9)(3.9—7.4)妊娠频度4.325.27.67产仔数(母鼠、年)(只)38.033.644.5(二)鼠的感觉:家栖鼠类的感觉器很发达。嗅觉、听觉、触觉均很发达、味觉也很敏感,视力虽差,但对光感强度很敏感。鼠类利用这些感觉形成它们的特殊行为和适应复杂的环境,如鼠类经常活动的线路上会留下尿和生殖道分泌物,鼠类就沿着这些特殊气味的路线活动,形成光滑的鼠道。当我们了解鼠类感觉能力后,对拟定防治计划有其重要性。可在鼠道上投放毒饵和捕鼠器,收到很好灭鼠效果。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三)鼠的活动能力:家栖鼠对打洞、攀登、跳跃、咬啮、游水和潜水等活动能力都比较强,褐家鼠最善于掘土打洞营巢和游水,水性最好,黄胸鼠和小家鼠更善于攀登,三种鼠有一对非常锐利而生长的门齿。对大部分建材造成破坏。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四)生态行为:家栖鼠类主要在夜间活动,黄昏和黎明前有2个活动觅食高峰;褐家鼠和黄胸鼠对环境中新出现的物体有恐惧回避的行为,称为“新物反应”,尤其黄胸鼠更为突出,给鼠害防治造成很大困难。小家鼠则无此反应,反而喜欢接近新发现的目标,故易为捕鼠器(或粘鼠胶)所捕杀(或粘捕);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四)生态行为栖息场所黄胸鼠喜栖息于高层隐蔽的场所,如屋顶(天花板)、树和灌木丛上以及南方村边的竹丛上,也喜活动在堆木、垃圾和杂物堆积场所。褐家鼠喜栖于温度稳定、潮湿的地方,鼠洞多挖掘在屋基周围、垃圾堆、地下室、墙基、下水道、沿河岸的冲积地等处。小家鼠喜栖于干燥离食源近的场所,常在墙基、仓库货堆中和保温层内打洞或在破箱、抽屉中筑巢等。鼠类栖息地生存条受到干扰或被破坏,鼠类即会被迫移居到其它地点,小家鼠常随家具杂物和交通工具等迁往远处。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四)生态行为温带鼠类有季节性迁移,春季从室内迁移到田野,秋季又迁回室内。大型建筑物中的鼠类也有类似的迁移现象,例如食品加工厂和旅馆酒店的黄胸鼠一年有几度在冷暖的场所之间往返迁移等等。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四)生态行为食物和饮水,三种鼠都是杂食性,喜食的物品取决于以往的经历和环境所提供的种类而定。褐家鼠和黄胸鼠的食性很广,褐家鼠主要有谷物、肉类、蔬菜和废弃物(垃圾、人、畜、禽粪等),一夜可食15—25克固体食物,饮水15—30毫升。黄胸鼠喜食谷物、水果、干果、肉类、鸟蛋和蔬菜等,一夜可食15—25克固体食物,饮水15—30毫升。小家鼠喜食谷物,有时完全靠吃昆虫书刊和衣物上的浆糊为生,食量很少,每次取食仅0.1克,一夜可食3克,一般不饮水,若有水也喜饮。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五)寿命: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平均寿命为6—7个月,50%的个体能存活12个月以上,很少超过2年。小家鼠寿命更命短,平均寿命约100天。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四、防治措施灭鼠工作要采取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方法,主要有:(一)对重点单位的灭鼠,要采用防鼠,药物毒鼠与器械捕(粘)鼠相结合。如食品加工厂、酱料厂、饮食店、粮食仓库等单位有粮食、食品贮存的房(车)间都密封,凡与外界相通的洞(孔)均要堵死或安装铁网。在此基础再采粘鼠板或用化学杀鼠剂进行杀灭。目前用溴敌隆、大隆和敌鼠纳盐,杀鼠迷等配制小麦、稻谷、玉米颗粒毒饵或腊块、投放在老鼠栖息、经过的地方;使用捕鼠笼、粘鼠胶板进行捕捉。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四、防治措施(二)对一般行政、企业单位及居民住户采用上述杀鼠剂及器械进行毒(捕)杀,由于鼠类繁殖力强和易迁移,灭鼠范围小,密度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种群(1年左右),因此,在抓好重点单位防鼠和灭鼠的同时,扩大灭售范围,才能较长期巩固灭鼠效果。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第二节城镇灭蝇一、蝇类及重要的住区蝇种在我国孳生活动于人居周围,与人关系密切的住区蝇种,它们主要隶属于厕蝇科、蝇科、丽蝇科、麻蝇科,是一些极常见的蝇科,它们不超过50种,最重要的住区蝇类有18种,而对一个地区来讲,最重要的仅8—10种,其中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三种最为重要,广东除以上三种外,增加市蝇、铜绿蝇、麻蝇等六种。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一、蝇类及重要的住区蝇种家蝇:又称舍蝇,体型中等,灰褐色,胸背板有4条纵纹,是室内主要蝇科。市蝇:又称山蝇,体型较小,形态与家蝇相似,体色浅灰,胸背板有2条黑色纵纹,前端分叉。大头金蝇:又称红头金蝇,体型较大、肥、浑圆,有亮绿色金属光泽、复眼大旦呈鲜红色。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一、蝇类及重要的住区蝇种绿蝇:又分丝光绿蝇、钢绿蝇,体型中等,呈古铜或青绿色金属光泽。麻蝇:体型有大有小,胸背板有三条黑色纵纹,第4纵脉强弯,腹背部有棋盘格状黑白相间的斑纹。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二、蝇类作为卫生害虫对人们的危害蝇类俗称“苍蝇”是人们最熟悉而厌恶的昆虫,它们对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传播疾病,主要是机械性携带传递各种病原菌,以肠道传染为主,如痢疾伤寒、脊髓灰质炎等病原体,通过多毛的体表,特别是附节、爪垫,唇瓣在取食过程中从人畜粪便、鼻、咽、眼分泌物,呕吐物等脏物上粘附大量的病原体,再爬到食物、器皿等处造成污染。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二、蝇类作为卫生害虫对人们的危害幼虫寄生性疾病,在幼虫期寄生于人、畜活体组织或腔道的蝇疸症,如非洲有种叫肤蝇幼虫,寄生于人皮肤内。羊狂蝇生于羊鼻腔,偶有寄生于人眼内,我国亦有丝光绿蝇,寄生于人眼的报告。骚扰吸血,吸血蝇主要是家畜造成产肉、奶量下降。海滨游场侵袭游泳人群,还有人们午休有1—2只蝇在头面部飞爬影响休息等。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三、蝇类重要生态习性(一)生活史:苍蝇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分为卵(1—2天)、幼虫(蛆5—6天)、蛹(5天)、成虫四个期。在住区蝇类中多数雌蝇产卵,而麻蝇产幼虫。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三、蝇类重要生态习性(二)成蝇习性:繁殖,羽化为成蝇后雄性1天(至少18小时),雌性30小时后性成熟可交配、产卵。卵1—2天可发育成幼虫,幼虫5—6天可发育成蛹,5天可羽化成蝇,共13天左右。但受气温的影响,据观察春季(20℃)为14—18天;夏季(28.1℃)为7—9天,秋季(23.1℃)为9—15天;冬(16.4℃)为23—29天。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二)成蝇习性:食物与寿命,以家蝇类为例,它是杂食性蝇类,即可取食各种物质,人的食物、人和畜的分泌物的排泄物、厨余垃圾的植物的液汗等;寿命长短与天气温度,湿度及食物、水有关,雌性比雄性活得长,一般为30—60天(一个月左右)。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二)成蝇习性:活动与栖息,苍蝇主要是白天活动的昆虫,它可以不停地飞来飞去,觅食求偶或到处爬行,有趋光性,夜间静止栖息,喜停落棱角边。家蝇是主要在室内活动和栖息的种类,并善于飞翔,1小时可飞6—8公里,有一昼夜飞8—18公里的报告,但通常主要在栖息地附近觅食,常以孳生地为中心的100—200米为半径范围内活动,也有迁移现象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三)孳生习性:孳生物质的种类:人粪类禽畜粪类腐败动物质腐败植物质类垃圾类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四、城镇蝇类防制以住区蝇类为防治对象从其生态与环境相联系的整体观念出发,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以消除、控制蝇类孳生的环境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控制“孳生”的环境防制:(1)人粪处理,禽畜粪处理(2)垃圾处理(3)对食品加工、酿造场所等特殊行业废物管理(4)住区分散孳生物的管理。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技术措施杀灭蝇蛆及成虫(1)杀灭蝇蛆:药物喷洒。(2)杀灭成蝇:①拍打②毒饵诱杀③粘捕④毒蝇绳⑤滞留喷洒⑥空间喷洒⑦防蝇(3)防蝇设施:窗密闭或装纱网;门装纱网、胶帘、风帘等。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第三节城镇灭蟑螂一、蟑螂及其种类•蟑螂又称蜚蠊,俗称偷油婆,在昆虫中,蟑螂是古老的种类之一,远在3500万年前,就已在地球生活了。•蟑螂适应性很强,从发源地非洲大陆通过海运商船、货物等,被带到南美、东欧和南亚的港口城市,以后逐渐扩散,传入温带地区,甚至达北方寒冷地区,现已遍布全世界,成为当今重要的城市害虫之一。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一、蟑螂及其种类•蟑螂属昆虫纲蜚蠊目。已知种类达500余种,有家栖和野栖两大类,野栖类占本目的绝大数,它们大多生活在草丛、枯落叶堆、碎石或树皮下,这一类与人类关系不大。家栖类约占本目的0.5%,主要属于蜚蠊科、蠊科和折翅蠊科,我国已知有18种,其中常见种有6种: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日本大蠊、德国小蠊。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美洲大蠊:是室内最大的蟑螂,体呈红褐色。体长25—40毫米,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前方,有一“T”状黄色条纹,斑的后缘向后延伸一个“小尾”。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澳洲大蠊:体型较大,呈红褐色,比美注大蠊略小,一般为22—25毫米,前胸背板中有互相连接的两个大黑斑(类似两个挂连的犁)。德国小蠊:体型较小,一般10—15毫米,茶褐色,前胸背板有2条平行黑褐色纵纹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二、蟑螂对人们的危害:蟑螂作为卫生害虫日益受到重视,它可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及寄生蠕虫卵,已被证明有40种病原体,如麻风杆菌、鼠疫杆菌、痢疾杆菌、蛔虫、绕虫等,可引起上述致病菌相应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蟑螂对食品工厂产品、商店经销食品及家庭食物等物品,均可咬食和污损,造成经济损失等。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三、蟑螂的重要生态习性:(一)生活史:蟑螂是渐变态昆虫,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雌性成虫1次交配可终生产出受精卵。卵在特殊的胶囊内,形成卵鞘(卵荚)。若虫孵出后都集在卵鞘周围,呈白色逐渐变深,并散开活动,若虫形状类似成虫,只是虫体小,无翅,性器官未成熟。若虫发育缓慢,经历多次脱皮,羽化为成虫。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一)生活史:蟑螂生活史的特点是周期长,卵期十若虫期十产卵前期为一个世代,以德国小蠊周期最短,一般完成一个世代需2个月,而美洲大蠊等周期最长,历时年有余。澳洲大蠊需378.63天,褐斑大蠊需306.14天,德国小蠊需64.9—109.9天。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一)生活史:蟑螂成虫寿命比较长,美洲大蠊365天,黑胸大蠊225(雄)—226(雌)天,澳洲大蠊120—180天,日本大蠊150—185天。PCO职工上岗培训教材(二)栖息习性:蟑螂喜欢
本文标题:虫害控制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6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