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9篇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9篇)“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1首先感谢贵州人民为研究红军长征史特别是红六军团西征史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从去年到今年一年多的时间对红六军团西征、特别是对困牛山战斗深入研究,我想今天围绕困牛山战斗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这个主题,与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体会。第一点,谈谈对困牛山战斗的两个重要判断。一是困牛山战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创造的千古壮举。红六军团是毛主席、朱老总在中央苏区创建的一支革命劲旅,特别是红52团就是湘赣地区的农民赤卫队和安源煤矿工人赤卫队组成的,非常有战斗力。困牛山壮举为什么是千古壮举?因为在革命战争史上,甚至在世界战争史上,这么多人集体跳崖、壮烈牺牲,这种精神实属罕见,所以我称之为“千古壮举”。红六军团西征在红军长征史上是非常值得书写的壮丽篇章。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六军团临危受命,全军团9700多人奉命西征,杀开一条血路,转战贵州寻求与红三军会合。红六军团西征中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贵州石阡,出发时9700多人,在通过国民党四道封锁线后剩下6000多人,经过石阡突围战后,与红三军会合时只剩下3000多人,所以说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石阡。但随后,又是在黔东迎来了最艰难的奋起。正是有了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在木黄会师,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使整个红二方面军由两个军团会合时的6000多人发展到2万多人,并在其后的长征中创造了乌蒙山千里回旋战的经典战例,被毛主席评价为“是个了不起的奇迹”。二是贵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抢救了红六军团西征战史的宝贵财富。红六军团西征非常惨烈、非常壮烈、非常辉煌,其中最惨烈、最壮烈的就是石阡困牛山这一战。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为什么这个战斗直到88年后的今天才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因为当时红六军团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军团对红52团困牛山战斗的最后经历所知不多,军团领导同志的回忆录都没有详细记录红52团最后战斗情况。红六军团当时在给中革军委的电报中,也只提到了红52团被包围失去联系,牺牲很大,所以这段历史缺乏翔实记录。正是在贵州人民、贵州党史工作者、贵州领导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才挖掘出这一段历史。幸存的十几个红军官兵,如果没有当地老百姓的收留保护,这段历史就很难还原它的真实面貌。即使红军老战士还健在,如果没有贵州各级党委的重视和贵州党史工作者的挖掘,这段历史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掀开新的篇章。我们只有整理好这些口口相传的历史,各级党委和党史工作部门认定这段困牛山战斗的历史真相,才能告慰这块红色土地,告慰在这块土地上献身的红六军团官兵和保护抢救这段宝贵财富的贵州人民。第二点,谈谈困牛山战斗的战略价值。我们一定要从战略上来看困牛山战斗,而要看清楚困牛山战斗的战略价值,就要跳出困牛山来看困牛山。其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对认识这个战略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1934年的10月中旬正是甘溪战斗和困牛山战斗发生的时间,同时又是中央红军在江西于都河出发的日子,要把这两个时间结合起来看,才能明白红六军团西征的战略价值。二是1934年12月到1935年1月中下旬是“通道转兵”和黎平会议决定到川黔边、以遵义为中心开辟新苏区的日子,遵义会议召开时,红六军团在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通道转兵”和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支撑。三是1935年1月下旬到5月初,红二、红六军团主动发起湘西攻势,吸引了大量敌人,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提供了有力的战略策应,从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战略被动。将困牛山战斗放在一个更长的战略时段中来看,它的战略价值可以归纳为四条:第一是完成了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的战略任务。没有困牛山战斗,红六军团杀出重围、完成为中央红军先遣探路任务将非常困难。事实证明,中央红军正是沿着红六军团先遣探路开辟的路线走上长征路。第二是实现了掩护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策应目的。红二、红六军团胜利会师后,先后打了30多场战斗,与敌军80多个团作战,把敌军12万人吸引到湘西,有力掩护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第三是圆满完成了红军长征的战略任务。红军长征以红六军团西征拉开序幕,以红二、红六军团为主组成的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实现了长征的战略转移目的。第四是在维护全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的最大贡献,是在中央和红军面临分裂危险的关键时刻,红二方面军影响了红四方面军,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点,谈谈困牛山战斗革命精神的时代意义。困牛山战斗的革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伟大的红军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听党指挥的忠诚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之所以能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最根本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红二、红六军团集中体现了这种忠诚精神。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有新时代的忠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就是新时代的忠诚精神。二是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红52团官兵集体跳崖,支撑着他们的就是革命到底的理想信念,就像甘泗淇同志讲的,为革命流完最后一滴血。三是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多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畏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红52团官兵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的精神,就是一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有伟大的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是不负人民的爱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红52团战士宁愿自己死,也不愿意伤害老百姓,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我们要站在中国革命战争史的历史长河中来回顾困牛山战斗,才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它的战略价值,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它的时代意义,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革命历史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才能够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军长征在贵州的重要论述,从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根据录音整理)“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2“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是长征这篇伟大史诗中的一个壮丽篇章,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困牛山的红军烈士是自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千千万万人民英雄的一部分。人民英雄创造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的历史,也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浴火重生的新的文化。一、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坚持人民至上宁死不伤百姓,这是困牛山红军壮举中最动人之处。困牛山红军跳崖幸存者之一、红六军团18师52团司号员陈世荣,生前经常哼唱一首中央苏区民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这首歌反映的,正是我们这支队伍与国民党军队的不同之处。一切为了人民,是人民军队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一切依靠人民,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紧固根基。一切牺牲,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让人民能过上好日子。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这支队伍、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这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在新时代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必须继续坚持人民至上,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正如党章中所言,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新的长征路上,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牢记,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像困牛山的红军战士们一样,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我们始终要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二、加强红色资源发掘、梳理和研究,坚持保护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每一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革命文物、红色资源凝聚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让革命文物得到更好保护,让红色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掘、梳理和研究,从中汲取奋进前行的强大动力。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坚持教育为重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强化教育功能最重要。结合困牛山红军事迹:一是要打造精品展陈。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二是要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思想教育、文旅融合相结合,在给老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改善的同时,提高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人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要加强宣传报道和文艺创作。在守正创新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塑造好“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艰,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军形象,并进一步彰显时代特色。四、发挥人民政协文史工作的作用,坚持育人为要困牛山红军将士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困牛山红军事迹而言,人民政协的文史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可以就这项工作开展专门的史料征集和研究,发挥好记录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第一手资料的优势,体现出“三亲”特色。在工作机制上,可以加强纵向联动,深化各级政协组织在文史工作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成果共用;也可以加强横向协作,密切与高校、社科院所、党史、档案、文博、地方志和其他历史研究机构的联系,努力把体现红军壮举、符合历史真相的史料反映出来。坚持育人为要,让史料说话,帮助人们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而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广大铜仁人民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6000多名黔东子弟参加北伐战争,4000余名热血青年参加南昌起义,3000多名铜仁儿女参加工农红军,5万余名爱国志士勇赴抗日前线,8000余名志愿青年入朝作战,涌现出以周逸群、旷继勋等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倾洒了一腔热血。中国工农红军三次到达铜仁,第一次是红三军到铜仁创立黔东革命根据地,第二次是红六军团西征转战铜仁并与红三军在木黄胜利会师,第三次是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后转战铜仁。回顾红军转战铜仁的历史,困牛山战斗是其中最可歌可泣、最感天动地的悲壮史诗。甘溪遭遇战后,红18师52团经过毛坝交锋、朱家坝断后、关口分兵、营盘垴阻击,战至最后的指战员到达困牛山一带,“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毅然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的千古壮举。这一壮举,生动诠释了绝对忠诚的崇高精神。红军进入甘溪时,红52团作为后卫部队;甘溪遭遇强敌时,红52团迅速改为前卫,为军团主力突围开辟道路。之后,又由前卫变后卫负责断后,并主动牵敌西走困牛山,成功掩护主力再次突围。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绝对忠诚。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党指到哪打到哪,绝不讲任何条件,我们的军队才能战胜艰难困苦、不断从胜
本文标题:9篇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72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