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
好文供参考!1/12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好玩的沙小班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通过玩巧提沙的游戏,让幼儿探索提沙的方法,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干沙、湿沙、一次性塑料杯子、筷子、吸管、毛线、竹签等。活动过程一、探究的问题:不用手端,能把装沙的杯子提起来吗?幼儿讨论。(1)不能提起来。好文供参考!2/12(2)把筷子插到沙子里。(3)我把毛线一头埋在沙子里。(4)我用树叶提沙。(5)我用吸管提沙。二、试一试。(1)把筷子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2)把毛线一头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3)把吸管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4)把水彩笔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三、说一说我的实验。(1)我用毛线把杯子提起来了。(2)我用水彩笔把杯子提起来了。(3)我用筷子把杯子提起来了。四、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五、注意事项注意幼儿玩沙时不能用沙撒向他人。《喝水》幼儿园小班教案【第二篇】活动目的:1、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2、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好文供参考!3/123、能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活动准备:材料准备:五大盆水、蜡笔每组一盒、毛巾、报纸、报纸制作的纸船若干。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经验。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玩纸船、引发思考1、教师出示纸船,你们想玩吗?想想要怎样玩?2、请小朋友分组参与开纸船的活动。二、引导幼儿讨论观察结果,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1、为什么有的纸船打湿了,有的没有打湿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幼儿间展开讨论说说船沉的原因,教师引导观察纸船使用的纸不一样。3、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为什么涂了蜡的纸船没打湿,没涂蜡的纸船打湿了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①将水滴在涂蜡和没有涂蜡的纸上进行对比:没有涂蜡的纸吸水快,涂蜡的纸吸水慢。②有什么方法让没有涂蜡的纸也能变得不吸水呢?好文供参考!4/12老师这里有一个好方法涂蜡。教师示范在纸上均匀的涂蜡,然后把水滴在上面观察纸不吸水的现象。③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蜡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蜡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4、不吸水的蜡还有什么作用呢?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然后告诉我好吗?三、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2、小朋友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腊。四、自由玩蜡船,活动结束活动反思: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或者说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师请小朋友观察与亲手触摸发现了纸船不湿的秘密,这时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契机,请拿着蜡船的小朋友把船举起来,让周围的小朋友也看一看,摸一摸让他们能够发现不同,这样后面孩子关注实验的热情更高,活动的气氛更好。另外,我也在想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否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纸张,如,一种是普通的纸,一种是蜡光纸,这样视觉好文供参考!5/12上的刺激小朋友就能分别它们的不同,在开船的过程中小朋友就会主动的关注周围小朋友的船,把教师的巡回引导的目的,转换为孩子们自己的需要。《喝水》幼儿园小班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理解《乌鸦喝水》故事中乌鸦能喝到水的原因,尝试在新的问题情景下创编故事。2、通过实验验证,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准备1、课件《乌鸦喝水》、图片两张。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头、海绵、棉花、纸张等各种投放材料。3、饮料瓶子若干、4、统计纸活动流程一、观看《乌鸦喝水》的课件,导入活动。1、观看课件前半段(乌鸦口渴,找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喝到水了吗?”(没有)好文供参考!6/122、“你们能帮乌鸦想办法喝到水吗?”二、幼儿猜测并记录乌鸦喝水的方法1、小组讨论,将猜测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我们要五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想出的办法然后请一个小朋友当记录员,将你们想的办法画下来。”2、每组选一名幼儿述说本组的讨论结果。三、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进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实验,并记录。1、提出探索要求:一组中两个小朋友当选材员去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将多余的材料放回原处,大家观察瓶里的水位有没有升高,实验成功与失败的水瓶分别摆放在各自的陈列台上,一名记录员要将实验结果与原先的猜测是否一致做上标记,还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实验汇报。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小组合作探索中,幼儿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现几名幼儿争当同一角色时,让他们用猜拳形式来解决。2、幼儿小组合作进行探索,教师以噪音控制员的身份巡回指导。3、每组选一名幼儿将记录结果进行讲述(哪些材料实验成功哪些材料实验不成功)好文供参考!7/12四、教师进行小结,并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奖励小贴画。五、让幼儿完整看课件并欣赏故事《乌鸦喝水》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想的办法和哪一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样的!让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六、根据实验结果、创编故事(价值取向:借助传统的故事和实验的验证,以此作为幼儿创编故事的基础,让幼儿在说中巩固实验的结果)小朋友能根据我们刚才的实验来编一个不一样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请幼儿看着前两幅图片和自己的实验记录的结果进行讲述,讲述时注意要提问:小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时是什么样子的?小乌鸦是怎样找到水的?找到水后是什么心情?当遇到困难喝不到水时是什么心情?小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活动延伸1、让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2册第35页的图片,给图片进行排序。并把故事讲给爸妈听。2、在区角中开展设立《乌鸦喝水》的内容,引导幼儿继续探索水、石子与能否喝到水的关系。我的创好文供参考!8/12新:小结及反思《乌鸦喝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刚看到这个故事时,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太熟悉了,而就是因为太熟悉,又让我感到了把握这次活动的难度。作为传统的语言活动,要给予幼儿的可能更多的是理解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按照原先的预设思路,我是准备先欣赏故事,再做小实验。但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推翻,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得到一致的实验答案:扔石头,那么实验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将这两个环节互换一下位置,或许故事的内容能在实验的过程中被理解,被再现。调整后的预设环节果然效果颇佳,幼儿不仅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次尝试和体验到了小组实验的成功,而且创编故事时能根据实验结果创出不一样的故事情节,效果很好!小百科:乌鸦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和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次生杂木林、人工林等各种森林类型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常见。大多为留鸟。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喜欢探索的良好习惯。好文供参考!9/12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关键智力:自我;自然观察教学准备: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小刀一把;猴子的手偶;大袋子。教学过程:环节1:学习儿歌《水果歌》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将所有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环节2:探索活动《真假水果》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教师说:“哎呀,我现在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好文供参考!10/12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原来猴妈妈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老师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索真假水果的区别。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诉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发现。幼儿分享成果。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请每组的一些幼儿说说她们如何辨别水果的真假。教师用刀切开幼儿找出的真水果。环节3:区域活动美工区:给水果描虚线和涂色。角色区:在角色区玩水果模型和头饰等。活动评价:能通过各种感官观察物体。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好玩的沙小班教案【第五篇】活动目标:好文供参考!11/121、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3、在玩沙中让幼儿自由结伴,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2、玩沙工具(铲子、小桶)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讲故事:小鸟们住在树木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了。2、提问:树被砍完了,小鸟能生活在树林里吗?3、激发幼儿再造树林的愿望。二、基本部分1、交待沙要求:(1)铲子要小心,顾前又顾后,铲子别举太高,以免沙子扬起,落到小朋友身上。好文供参考!12/12(2)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3)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2、幼儿玩沙,教师指导(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2)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塌下来。(3)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三、结束部分1、表扬幼儿的造树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2、整理衣着回教室。活动反思:这节活动课,效果还不错,不仅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而且师幼配合的非常好,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尝试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沙的特性。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方面得到了全面、自主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目标。
本文标题: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79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