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黔之驴教案【范例4篇】
黔之驴教案【范例4篇】【导读】这篇文档“黔之驴教案【范例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黔之驴教案【第一篇】一、考纲要求:考查要点可细化为5个考点:(1)朗读节奏的划分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2)解释实词的含义,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3)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4)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5)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二、点击中考1、20xx湖北省随州市。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10分)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异:(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10.翻译下列句子。(2分)技止此耳!译文:1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成语:启示:(一)8.(1)异,特殊、特别。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1分。(2)去,离开。1分。9.C,2分。10.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意思接近即可,2分。11.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2分。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评分标准: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2分。2、(20xx年福建省宁德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7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注释①阖:关闭。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1)虎大骇,远遁遁:(2)驴不胜怒,蹄之蹄:(3)适异国来贡狮猫适:(4)启扉急视启: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译文:(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译文:11.填空。(6分)(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乙文中,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描写。12.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分)(一)9.(1)逃跑(2)用蹄子踢(3)恰好、恰巧(4)打开10.(1)有人喜欢多事的人用船将驴却到黔这个地方。(2)这样以后,才明白猫躲避老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惫。11.(1)甲文:以为神技止此耳乙文:大与猫等,为害甚剧。(2)心理动作12.从驴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示例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从猫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示例2:面对强敌,我们应该要讲究策略,智取对手。黔之驴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位精彩词句,感受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2理解故事寓意并得到启示。3积累文言词语并进行适当归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位精彩词句,感受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是对那些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的讽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的记忆里,一定珍藏着许多成语。今天,请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带有动物的成语。(学生发言)今天我们会学习一个成语:黔驴技穷,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寓言,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二初读文章,正音正字。1散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以及书下的注释,读准字音。慭(yìn)骇(hài)遁(dùn)狎(xía)(hǎn)2听录音,再现故事情景。(1)听录音,注意停顿和注音。(2)散读。探究3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点评。4全班齐读。三再读文章,复述内容。1结合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并尝试复述课文,小声读并翻译。落实好重点字词:船:用船。蔽:隐藏。窥:偷看。稍:渐渐地。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遁:逃走。且:将要。噬:咬。异能:特殊的本领。习:习惯。狎:亲近而不庄重。计:盘算。蹄:踢。去:离开。2交流。(哪位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四深入文本,品读字词。1驴是“庞然大物”,但“止技此耳”,它有哪些“技”?“止”表明什么?“鸣”和“蹄”是驴的技能,“止”是只不过的意思,表现出驴看起来很强大,其实没什么本领的实质。2“虎”是怎样逐渐认识、对待驴的?圈划描写虎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关键词句,抓住字词,品读批注。“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又害怕的心情。“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写出了虎的果断、干脆利落,志满得意的情态。五质疑研读,把握寓意。1大家在朗读的过程中不知有没有发现本文题目是《黔之驴》,可是文中写驴的却只有寥寥几笔,写虎的却笔墨很多,那题目为什么不是《黔之虎》呢?尽管文中写虎的笔墨非常多,从开始的畏驴,到中间的察驴,再到最后的吃驴都写了,但这些变化过程均是围绕着对驴的观察和反应作出的。课文的主题是驴而非虎,课文的写法是以虎衬驴,本文写了虎的谨慎精明,也就暗写了驴的麻木、愚蠢。因而题目应该用“黔之驴”,而不能用“黔之虎”。2寓言,或讽刺或有明显的教训意义,用借此喻彼、以小见大的.手法,将大的道理隐藏在小的故事之中,让读者去领悟。黔驴技穷这个成语比喻什么情况?齐读p133比喻说理的知识卡片。3小结: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黔之驴是个庞然大物,却只有“一鸣”,“蹄之”两种防身之技,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事物。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成惧心理;它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反应迅速,行动灵活,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作者只不过借驴的形象,通过寓言这种形式(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讽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六布置作业:1积累实词:“船”、“蔽”、“窥”、“遁”、“噬”、“狎”、“计”等词的含义,并进行归纳。(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2作者借驴讽刺了生活中怎样的人?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读后感。3从虎的身上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读后感。(1必做,2、3二选一)七板书:黔之驴柳宗元虎驴惧庞然大物识吃技止此耳黔驴技穷:讽刺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精明愚蠢黔之驴教案【第三篇】[课标要求]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寓意。2、了解寓言中驴、虎的形象对于表现寓意的作用。3、理解成语“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的含义。[学法点悟]本文故事生动,文字浅显,可由学生自读。反复诵读课文,认识到本文明在写虎,暗在写驴,揭示作者创作意图:以虎衬驴,以驴为戒,用寓言形式揭露官僚贵族貌似强大,实则腐败无能的本质(从驴被虎吃的角度看)。[整体感知]本文是1篇古代寓言,讽刺了那些本无才却身居要位、仗势欺人的达官贵人。全文虽简短,但寓意深刻,技法高超。学习了黔之驴之后,我们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只会像那头驴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疑难解析]质疑:虎刚刚见到驴时,表现怎样?解惑:非常害怕,认为驴是一个庞大的家伙,是一个神物,只敢躲在树林里偷偷地观察它。质疑:虎发现驴有几样本领?它为什么敢接近驴呢?解惑:老虎经过大胆、谨慎地试探,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发现驴的本领不过“一鸣”“蹄之”,知道驴的伎俩不过如此,不是自己的对手,自然非常高兴,敢接近驴。质疑:驴的结局如何?解惑:驴最终被老虎吃掉了。质疑:你觉得本文有什么寓意?解惑: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语言揣摩]1、蔽林间窥之。这句话用词形象、生动,细节描写传神,逼真。如“窥”字指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这种看是偷偷地看,是观察;文中自然是指从树林的缝隙中偷偷观察。这个“窥”字用得极形象,极准确,把老虎那种敬畏、小心谨慎的样子刻画得淋漓尽致,又表现出老虎十分想探出对方底细的急切心情。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心甘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2、“驴一鸣,虎大骇,远遁”这句话中,“骇”用得好,“远遁”用得更妙,正是因为老虎非常小心谨慎又急于摸底,所以驴的叫声才显得那么可怕,以致于远远地逃走了。老虎“甚恐”的样子也写得栩栩如生。3、“放之山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是一个省略句。“放之”后省略介词“于”,可译为“在”,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它放在山下。4、“莫相知”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莫”可译为否定词“不”,“相”这里指代驴,不是互相的意思,意思为: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在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要前置。[研究课题]1、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一生留下600多篇作品,包括诗、文两部分,文的成就大于诗。古文部分大致可以分为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五类。他的寓言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实,推陈出新。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以寄寓哲理或表达政治见解。代表作《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合组成《三戒》。2、柳先生害驴不浅,自从《黔之驴》一文以后,千百年来,人们对驴心存偏见,驴的名声一败涂地,驴成了蠢笨的代名词。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多向思维,咱们来一个奇思妙想编故事,让这头蠢驴、笨驴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战胜兽中之王老虎。3、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大家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吧![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本
本文标题:黔之驴教案【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85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