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精编3篇
好文档,供参考1/14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精编3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精编3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注重识字、朗读,同时还要“让学生喜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教学目标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体悟乌鸦喝水过程中心情的变化。3.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文本基础上,适当进行思维拓展训练。教学准备好文档,供参考2/14瓶子、小石子、乌鸦头饰、词卡、课件、课外读物。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播放乌鸦飞行动画。板书:“乌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画“乌鸦”与汉字“乌鸦”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2.你们听过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3.引入课题:乌鸦喝水。联系字形字义识记“喝”。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鸦”一词联系到有关“乌鸦”的故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达到从旧知到新知的牵引过渡。二、激趣引文1.读题激趣质疑:同学们,你们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2.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读课文吗?如果碰上生字该怎么办?三、读文反馈1.在读文中你遇到了哪些难识记的生字词?说出来,大家一齐想想办法。(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本课的多音字及叠词、轻声音节。如“喝好文档,供参考3/14不着、渐渐、小石子、一个一个地”等。)2.师生互动猜词游戏,考查字词识记效果。(学生根据出示的词语,以动作演示,教师根据学生动作猜出词语。)设计意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积累都不一样,因此,让每个孩子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识的生字,可以更好地尊重每个孩子的认知,也可以更好地实践以学定教的原则。游戏活动的设置,师生全员参与互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四、朗读感悟1.同学们,现在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都玩累了,咱们让他们“回家”吧。刚才老师接到电话,说有四个词语宝宝连自己的家都忘了,你们愿不愿意做警察叔叔,帮他们找到家呢?看谁的速度最快!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课文中带有以上词语的四个重点句。3.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悟乌鸦找水过程中的心情。灯片一: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1.初读:谁找到了“口渴”的家?试着读一读。2.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乌鸦的什么好文档,供参考4/14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在学生理解“口渴”“到处”的基础上,借机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等。)3.朗读表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谁愿意上台表演读?灯片二: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1.初读:谁能找到“喝不着”的家?试着一读。2.理解: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乌鸦遇上麻烦──瓶口小、水不多)(乌鸦心情很难过,很失望,很苦恼……)3.说一说,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乌鸦此时此刻的心情。(比赛读,评点读)4.创设情境:如果是你,喝不到水会怎么办?(引导学生理解乌鸦知难不退,不怕困难的精神)灯片二: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1.学生自悟。(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及感情、表情、动作手势等方面理解)2.指导读:好文档,供参考5/14①模仿读: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鼓励模仿)②挑战读:还有谁向老师挑战?(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朗读)3.体会:从读中体会到什么?(乌鸦聪明、智慧;乌鸦喝着水的高兴心情)4.演示:谁能把乌鸦喝水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出示瓶子和小石子)5.发现:同学们在演示中发现了什么?(理解“渐渐”并运用“渐渐”一词说话)6.赞美: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教师扮演乌鸦在课堂上飞舞,学生以赞美的语气与乌鸦交谈)7.儿歌:同学们,老师学了这个故事以后,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只乌鸦,我还为它写了一首歌呢!(教师出示儿歌,学生拍手朗诵)乌鸦乌鸦本领大,肯动脑筋想办法。一个一个石子放,困难再大也不怕。8.思维拓展:同学们,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一些可行的办法。设计意图: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既巩固了字词好文档,供参考6/14的识记效果,也巧妙地与课文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遇难不让、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五、课后延伸1.读一读:读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举行读书汇报会。2.试一试:当瓶子中的水很浅很浅时,乌鸦用这种办法能喝到水吗?设计意图:新课标主张语文阅读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乌鸦渴水》是1篇传统教材,教师应启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实验,敢于怀疑,学会更为客观地认识事物。《乌鸦喝水》教学设计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困难的道理。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乌鸦喝水的过程。能用渐渐造句。重点难点好文档,供参考7/14(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乌鸦喝水的过程,能用渐渐这个词造句。(2)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能够正确地书写。教学过程1、导入《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比较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可以通过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你们印象中的乌鸦是什么样的?、乌鸦美不美?等。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和新词。指明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根据朗读情况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和正确的引导与纠正。然后出示本课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以加强记忆(这一过程可以选择让学生抢答的方式进行积极认读)。3、精读课文,体会道理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并予以引导。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先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相关问题:谁能说说,课文里乌鸦一开始遇到了什么事情?,口渴没水喝的时候乌鸦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当乌鸦找到水后心情是什么样的?紧接着又遇到了什么好文档,供参考8/14困难?此刻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并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四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负责朗读,一个学生表演,另外两名学生在旁边给出注意。表演完毕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同样叫一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乌鸦看到瓶子旁边有什么?乌鸦可能会想什么办法?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小组齐读并思考: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效果怎么样?,最终有没有喝到水?4、再读课文,欣赏文中的好词句(1)叫同学分别说说他们喜欢哪些句子,并说明理由。(2)用渐渐这个词进行造句。(3)让同学选择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背诵。《乌鸦喝水》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了解《伊索寓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好文档,供参考9/14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呢?后来它是怎么喝到水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观察比较、动手实践明白其中的道理。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师:太阳当空照,一只乌鸦出门找肉吃,它飞呀飞呀,好渴了,到处找水喝,它找到水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a黑黑的乌鸦连眼睛都看不到了,所以“乌”字没有点b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是口字旁2、看小乌鸦来了。现在,它可要考考大家呢。a复习词语(开火车读、齐读)b“着”是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是什么,给它找个朋友吧!(指名一个,板书拼音)c“喝”和“渴”(这课的生字中有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很像?你有好方法分清吗?)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用屏幕上的词语来概括一下。二、细读课文过渡:这个句子,谁来读一读?好文档,供参考10/141、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a:(指名读)看看你读懂了什么?b:生:乌鸦口很渴。那它是什么心情?(着急)指名读c:你还从哪里看出来乌鸦很着急?d:我们用望远镜去看一下,它都到哪里找水喝了?去了那么多地方,这就是“到处”过渡:这里也找不到,那里也找不到,心情怎么样?(着急)e:指名读,看谁读得好。(生练读后做动作齐读)1、口渴的厉害!2、嘴巴都干了!3、多着急呀!(2)是的,乌鸦很渴,很着急,到处找水喝,找到了吗?(生:找到了!)从哪里知道的?指名读。(出示: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背景:乌鸦看到水图片)你们看:小乌鸦找到水了,这时心情怎么样?(高兴、激动、兴奋)请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说一个心情,读一个)(3)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小乌鸦们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喝水)那快去喝水吧!咦,你们怎么还不喝呀?你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呢?好文档,供参考11/14(指名交流)板书:瓶口小喝不着师:真不错,观察得很仔细,想得也很有道理。那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请同学自己往下读。(出示: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指名读(4)同学们,乌鸦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它该又是什么心情呢?如果你是小乌鸦,会怎么想?(注意观察图中乌鸦的表情,指名交流)(预设:a.乌鸦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极力往瓶里伸。b.很气愤。c.很心烦。d.它一定很着急。)(5)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乌鸦的心情变化。(说一个心情,读一个)1、特别苦恼的乌鸦。2、很失望。3、真的很着急呀!(6)齐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语: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光着急也没什么用啊,该干什么呀?(得想想办法呀)那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呢?(1)请大家继续读读课文的二自然段,把乌鸦想出的办法用横线画出来。(指名简单交流)好文档,供参考12/14(2)出示句子,理解词语。a、那乌鸦的办法是一下就想出办法了吗?不是,你从哪里知道?(指名读)(出示: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b、读了这句,你有什么体会?“终于”。思考了很长时间。动了不少脑筋。费了不少心思。c、你知道这时,小乌鸦的心情是怎样的吗?带着兴奋的心情读一读这句。(3)快去看看它的方法吧,指名回答。出示:(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相机板书:放石子喝着水(4)相机指导:a体会“一颗一颗”的用法。出示课件: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①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②如果把这句话去掉几个字,再读读,有什么感受?自由读。课件出示:它叼起小石子,放到瓶子里。③指名说,体会“一颗一颗”的用法。b练习用“渐渐”说话。好文档,供参考13/14课件出示夏天来了,天气渐渐。渐渐长大了。渐渐。(指名说。)你也能用“渐渐”说话吗?(结合看图,说说瓶子里、外石头的变化、春天来了,天气。.)(5)乌鸦到底是怎样喝到水的呢?大家要不要看一看?(指名学生做实验)这就是乌鸦找到的半瓶水,谁想来演示一下?请大家注意观察:他是怎么做的?瓶子里的水又有什么变化?(6)乌鸦终于喝到水了,此时,它的心情又是怎样呢?(开心、高兴……)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齐读)三、朗读课文,启发学生。1、教师:同学们,如果当时,那儿没有石子,乌鸦还可以想什么办法喝到水?2、讨论、交流:从乌鸦喝水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动脑筋想办法。3、儿歌: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集体反馈。教师引导:是呀,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每
本文标题: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86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