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通讯稿一、什么是通讯二、通讯稿的格式三、通讯的写作方法四、如何写好通讯稿一、什么是通讯(一)通讯的概念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二)通讯的种类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1)基本要求和方法有:a.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b.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c.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d.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2)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a.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b.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要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二、通讯稿的格式消息新闻稿的格式•1、标题;•2、导语;•3、正文;•4、结束语。标题•标题:必须是完整的句子。新闻标题是用最精辟的词语,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富有特色的浓缩、概括、凸显,它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报道的开始和最后的句号。导语•导语:即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以及规模、规格,点出重点。所谓的规格,简单而言就是到场人,尤其是领导人地位的高低。至于规模就是到场人数的多少。其中,在介绍到场嘉宾的时候,被点名的嘉宾人数不能超过7人。注意,在不同的场合对人的称呼也要有所不同。在新闻稿中最好不要出现括号,因为括号里的内容容易产生歧义。正文•正文的写作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以第三人称的立场去写。不能出现“我”“我们”等词语。至于其他的就要自由发挥了,只要把事件的过程以最精要的方式写下即可。正文要注意的方面•如果一定要用修辞手法时,要慎防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一般不建议采用,只能说“不用不错,用上可能会出错”。•正文中的连接词要尽量避免口语化,(如“然后”“之后”之类的词语),使用书面语言(如“首先”“随后”“紧接着”等)。•关于领导人的发言问题,只要抓住“唯我所用”中心句或重点就行了。这个一定要引用原话,不能凭自己的印象去写(有需要的话可以问秘书部要“会议记录”或拿给讲话者本人看和修改)。结束语•结束语:要写出好的结束语,要有相当的理论知识和政治敏感性,主要强调活动的意义,这是重点。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背景资料•如果要插进一些有关的背景时,这些资料就要放到导语的下一段或者放到文章的最后一段。不能随意在文章中穿插。应该注意的地方•“的地得”在通讯稿中要慎用,太多的话会让通讯稿不够简明。•标点符号要用准确,除了逗号,句号,省略号,其他符号慎用。•注意词与词的搭配,特别是连接词•如果是团日活动,那么最好是以XX班团支部作为第三人称写。•报道要遵循客观性,切记文过饰非。“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四)通讯的语言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真实客观,不弄虚作假,不盲目夸大(2)较强的时间性:事件有较强的时效性,现要求最迟一天以内出稿(3)描写的生动性:叙述清晰有条理,描写具体生动形象(4)报道的客观性:议论深刻有力度,不要浮于表面,不要太主观三、新闻稿的写作方法电子版格式标题:黑体二号字,加粗正文:宋体四号字,不加粗图片:附于正文正下方(一)通讯的写作方法1、通讯稿的开头2、通讯稿的正文交代事情发生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意义)3、通讯稿的结尾1、通讯稿的开头(1)确立明确的主题;(2)拟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标题的选择a.要与新闻主要内容有关标题里面要有其中的核心要素。但不是全部要素,否则标题就成了简讯。b.必须要具备新闻价值点新闻价值点主要从五个方面来体现: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c.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就不能充当新闻标题。如春江花月夜,这是一个很美的诗歌标题,但它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一个个名词构成的词组,所以不可能作新闻标题。d.标题要有层次如果标题中有主标题和副标题,则两者应当搭配。e.标题要尽量短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不眨眼能够看的字数是7个字以内,如果一个标题需要读者眨好几次眼,就会降低标题的吸引力。所以标题要高度浓缩,尽量精简。2、通讯稿的正文(1)筛选两到三件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具典型意义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注意详略,切忌记流水账;(2)运用场面及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人物或事情的闪光点;(3)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4)综合运用比拟、反复、排比等多种表现手法。3、通讯稿的结尾(1)深入发掘人物的精神风貌,阐明对个人或团体的影响或由此引起的反思。(2)挖掘事情的内涵,阐明事件对于个人及活动小组的指导及教育意义。(3)客观阐明事件或人物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及产生的影响。(4)总结由此得到的经验及教训,对未来的工作提出进一步的要求。(5)以某位采访人物精辟或有意义的话作为结尾,引起读者的反思。(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主题要明确。明确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度、高潮、结尾才有依据。2.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取舍材料,把最能反应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最具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3.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4.图文结合。配以活动照片,这样能更生动地展现这一事件全貌。在条件允许下,适当插几幅活动照片会使表达效果更好,但照片数量不可太多。一般2-3幅即可。四、如何写好新闻稿•1.写作前期的准备工作•2.需注意的几个细节•3.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和锻炼写作能力1.写作前期的准备工作(1)事先做好功课,了解相关情况。例如学院传统活动,可先查阅先前资料,在心中对整个活动有全面的了解。(2)做笔记,听重点。重点项目一般即事件、时间、地点、人物(需要强调的是,有关会议类活动,到场领导、相关负责人及其发言尤其需要重点记录,注意提取发言的要点)(3)确保信息的准确完善,可采访相关负责人。未在活动开展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可通过在活动结束之后再联系采访相关负责人获得。2.需注意的几个细节(1)防止出现新闻点的缺失(2)材料的选择上注意逻辑关系,防止出现重点不明,主题不清(3)杜绝出现错别字(4)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既不可过于华丽,又不要过于口语化(5)人称的使用上,尽量使用第三人称,校内活动可使用“我校”、“我院”等第一人称,但不可以第一人称“我”发表评论性语句3.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和锻炼写作能力(1)要有发现新闻的眼睛,主动找寻身边的新闻(2)学习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找寻不同的切入点,多报道一些亮点信息、经验类信息(3)勤于锻炼,多写多练,初学的时候可以从模仿开始,学会观察总结常见稿件类型写作方法(4)多看报纸、新闻,体会其中遣词造句(5)稿件发表后,学会比较修改前后的文章,找寻自身的不足本台讯(通讯员XX)创意无限,精彩由你。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日上午九点四十分,由人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宣传部举办的第二届“创意无限”手工艺作品大赛的投票活动在综合食堂门口如期举行。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XXX、团总支副书记XXX、学生会主席XX等亲临现场指导。十月二十五号至三十一号为作品征集时间,共有包括大一大二的九件作品参赛。十一月二日中午九点四十至十二点四十为现场投票环节,投票过程中吸引了众多同学和老师的参与。十一月五日晚在人文学院活动室举行颁奖典礼。通过本次比赛,积极宣扬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加了大家的动手能力。与第一届相比,我们采取了不同的评选方式,加强了我院的校内影响力,提升了我院知名度。
本文标题:通讯稿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87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