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内部审核员培训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FSSC)内审员培训2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一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概论1审核相关术语1.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3审核audit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GB/T19001或GB/T2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注3: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结合审核”。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41.2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为获得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1、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的目的:确定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符合性、有效性。2、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是评价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方法之一。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的对象是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有关的活动及其绩效(结果),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是通过对食品链中安全产品的策划、实施过程进行控制来实施的,所以,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重点是围绕对安全产品实现的控制过程进行评价。51.3审核方案定义: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1.4审核准则定义: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注:审核准则用于与审核证据相比较的依据。61.5审核证据定义: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1.6审核发现定义: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注: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能符合审核准则,也能指出改进机会。)71.7审核结论定义: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1.8审核范围定义:一项审核的内容和界限。注:范围一般包括对产品品种和(或)类别、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间的描述。81.9审核委托方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注: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或任何其它有法规或合同的权力来要求审核的组织。)1.10受审核方被审核的组织。92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的类型1、按组织分:a)第一方审核(内审)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2、按认证阶段分(第三方认证审核):a)第一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b)监督审核c)复评3、特殊情况下:a)结合审核(一个认证机构,几个体系)b)联合审核(几个机构,若干个体系)102.1内部审核目的和准则目的:1.确定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是否:a)符合策划的安排、FSSC22000:201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PAS220和组织的方针目标的要求;b)有效的实施和保持。2.作为独立的管理工具,评价体系并促进体系和过程的持续改进。3.为外部审核做准备。11准则(依据):a)FSSC22000:201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PAS220、专项评价准则;b)组织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文件;c)组织适用的有关的法律、法规d)合同及其它。4.内审的目的是评价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通过审核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寻求采取纠正措施和改进的机会,使之建立一个能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制。5.组织的管理者通常通过内审所反映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现状,对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进行评审,提出改进的需求,达到对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实施管理、促进体系和过程的持续改进的目的。6.外部审核前的内审是一种自查活动,为顺利通过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对体系存在的问题能够通过内审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122.2第二方审核的目的和准则1.目的a)合同前的评定(选择合格供方);b)合同签订后,对供方体系的检查和评价(控制供方/组织);c)促进供方/组织持续改进。第二方审核是相关方对组织的审核,是相关方选择和控制组织的一种手段,在顾客正在寻找供方的情况下,第二方审核的目的是合同前对供方候选者的评定,在合同签订后,其目的是检查供方是否能持续、稳定地保持和改进其食品安全体系认证。2.准则(依据)a)相关方的要求;b)合同(签定后);c)有关的法律、法规;d)组织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文件。132.3第三方审核(认证审核)的目的和准则目的1.评价受审核方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以决定是否可以认证/注册,或是否可以持续保持认证资格。2.减少第二方审核,节约费用和时间。.第三方审核有很高的客观性,可减少第二方审核的次数或深度。3.促进受审核方持续改进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和过程的有效性。第三方审核的目的是评价受审核方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符合性,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取得认证证书后,可以向广大相关方(包括潜在顾客)提供信任。14通过初审和监督审核,可促使受审核方建立、保持、持续改进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准则:1、FSSC22000:201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PAS220、专项评价准则;2、受审核方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文件;3、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其它。第三方审核准则中包括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所以第三方审核还可以用来评价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度,对于食品安全风险大、法律法规要求比较严格的企业,这个作用尤为明显。15内部审核员职责1.遵守审核要求,传达和阐明审核要求;2.参与制定审核活动计划,编制检查表,按计划完成审核任务;3.将审核发现整理成书面资料,报告审核结果;4.验证不合格纠正措施的有效性;5.整理、保存与审核有关的文件;6.配合和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7.协助受审核方制订纠正措施,实施跟踪审核;8.参加的第二方审核;9.支持和改进所在部门管理体系工作.16二审核原则和审核方案1审核原则审核原则使审核为管理提供可靠有效的工具和改进的基础,是提高充分审核结论的前提,是审核员独立工作时在相似的情况下得出相似结论的依据。1.1与审核员有关的三项原则a)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诚信、正直、保守机密和谨慎。b)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c)敬业: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珍视审核任务的重要性,及委托方的信任,并具备必要的能力。171.2与审核有关的二项原则a)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审核是独立于受审核活动,不应有偏见和利益上的冲突。在审核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确保审核发现和结论建立在客观证据基础上。b)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基于客观证据,保密可靠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审核证据是可以被验证的,建立在可得到的信息样本基础上。抽样的合理性对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采取抽样审核是可行的。抽样是有风险的。182审核方案2.1审核方案管理1、审核方案管理内容:a)审核方案的目标确定;b)审核方案的范围和程度的确定;c)确定审核方案职责、资源和程序;d)审核方案的实施;e)审核方案的记录;f)审核方案的监视和评审。2、审核方案的示例:a)覆盖组织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年度一系列内部审核计划。b)相关方对组织在6个月内进行的第二方审核。c)认证机构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的认证注册初审(一、二阶段审核)监督审核及复评审核。审核方案包括为实施方案中的审核进行的策划,提供资源和制定程序。19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对比:审核方案(年度计划)审核计划(现场计划)1.特征针对特定时间段内一个组织的一组审核,可以有不同目的,一个组织可制定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可包括联合或结合审核针对某次审核,有特定的目的,是审核方案的组成部分2.责任人最高管理者规定审核方案管理权限审核方案管理者制定、实施、监视、评审、改进审核方案,识别、提供资源审核方案管理者指定审核组长,审核组长对审核活动负责3.内容一次或多次审核;策划和组织审核所有活动;实施审核提供资源的所有活动;审核方案内容可以变化对一次具体审核活动的安排4.范围涉及认证范围在特定时间段内组织的全部:体系,产品和过程可涉及全部或部分体系,产品和过程(某次监督审核)20审核方案的实施审核方案的实施应当明确以下方面:a)与相关方沟通审核方案;b)审核及其他与审核方案有关活动的协调和日程安排;c)根据7.6和7.5条款,建立和保持评价审核员及其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d)确保审核组的选择;e)向审核组提供必要的资源;f)确保按审核方案进行审核;g)确保审核活动记录的控制;h)确保审核报告的评审和批准,并确保分发给审核委托方和其他特定方;i)适用时,确保审核后续活动。21审核方案的记录应当保持记录以证实审核方案的实施,包括:a)与每次审核有关的记录,如:——审核计划,——审核报告,——不符合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报告;——适用时,审核后续活动的报告。b)审核方案评审的结果;c)与审核人员有关的记录,覆盖诸如以下方面:——审核员能力和表现的评价;——审核组的选择;——能力的保持和提高。记录应当予以保存并以适宜的方式予以保管。22审核方案的监视和评审应当监视审核方案的实施,并按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评审,以评定其是否已达到目的,并识别改进的机会。结果应当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应当利用业绩指标监视诸如以下特性:——审核组实施审核计划的能力;——与审核方案和日程安排的符合性;——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和审核员的反馈。审核方案的评审应当考虑诸如以下内容:a)监视的结果和趋势,b)与程序的符合性,c)相关方变化的需求和期望,d)审核方案的记录,e)替代的或新的审核实践,f)在相似情况下,审核组之间表现的一致性。审核方案评审的结果可以导致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改进审核方案。23三审核阶段活动1审核活动阶段划分1、审核的策划和准备阶段a)审核启动;b)文件评审(初审);c)现场审核的准备。2、现场审核的实施阶段a)现场审核;b)收集和验证信息;c)审核发现及审核结论;d)审核沟通。3、审核报告阶段4、完成审核5、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阶段,纠正措施的实施及验证。24审核阶段流程图:审核启动1.指定审核组长2.确定目标、范围、准则3.确定审核可行性4.选择审核组文件评审评审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记录,确定其与审核准则的充分性`符合性。现场审核准备1.编制审核计划2.分配审核组成员的工作3.准备工作文件现场审核的实施1.审核实施2举行首次会议3.在审核中进行沟通4.收集并验证信息5.形成审核发现6.准备审核结论7.举行末次会议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1.编制审核报告2.批准和分发审核报告完成现场审核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纠正措施及验证252审核的启动2.1指定审核组长组织管理者为特定的审核指定审核组长。审核组长应具备的能力:——在审核中对审核进行策划并有效利用资源;——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部门进行沟通;——组织和管理审核组成员;——领导审核组得出审核结论;——预防和解决冲突;——编制和完成审核报告。26审核组长职责:1.文件初审;2.审核及资源策划(审核人员、时间、计划安排);3.确定审核可行性,必要时初访;4.编制审核计划,分配审核任务;5.指导审核员编制检查表及审核活动;6.主持审核过程中会议,沟通与协调;7.进行审核过程控制;8.确定不符合;9.编制并提交审核报告;10.需要时,组织纠正措施跟踪。272.2确定审核目的a)由审核委托方规定。b)审核目的确定了审核所要完成的任务。c)一次具体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审核的目标可包括:--确定受审方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或体系的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符合的程度;--评价确保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评价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满足特定目标的有效性;--识别食品安
本文标题: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内部审核员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0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