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的职工培训问题研究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的职工培训问题研究作者:张雷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相似文献(6条)1.期刊论文赵忠霞高校后勤企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职工培训探讨-煤炭高等教育2003,21(4)高校后勤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技术人员偏少,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高校后勤企业化、社会化的进程中,必须加强职工培训,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搞好职工个体发展规划.2.会议论文李力文南开大学图书馆岗位聘任工作调查与分析2006本文以对南开大学图书馆职工开展的岗位聘任工作问卷调查为基础,从职工对自身岗位工作的评价、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评价、图书馆未来发展与制约因素、图书馆的职工培训与激励机制等四方面,探讨分析了南开大学图书馆实行岗位聘任制的作用与效果,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3.期刊论文李菊华油田职工培训工作现状及试行学分制的可行性探讨-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22(5)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目前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现阶段,针对企业培训工作,党和政府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本文在分析江汉油田培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分制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意义及其可行性.4.期刊论文郭建兰.宫宏祥.GuoJianlan.GongHongxiang晋商人事管理制度的现代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3)晋商秉承经商之道,首在得人,振兴各庄,端赖铺章的理念,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创造性地建立了一整套人事管理制度,有效地释放了劳动力的效能.其独具特色的避亲用乡、顶身股、职工培训以及职工行为规范与奖惩制度,对于完善我们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5.会议论文康小宁.潘忠美.索南加乐.付晓研面向继电保护整定的短路计算研究2005整定计算需要对故障点在线路轮流断开和发电机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进行反复求解,并求取最大最小分支系数,计算量比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特点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文中采用降阶方法,将发电机节点和故障相关节点作为保留节点,对网络进行化简,从而减少求解网络节点方程的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当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只要对降阶后的矩阵进行修正即可。针对复杂故障,本文采用了基于叠加原理的计算方法。首先接入一组补偿支路将网络恢复故障前的对称状态,再将描述故障及补偿支路的网络接入,然后用等效电流源模拟描述故障及补偿支路对网络的影响,将等效电流源的作用与故障前状态相叠加,可得故障后的各电气量。这样对各种复杂故障的处理,无需改变原网各序节点阻抗阵,只需通过改变描述故障及补偿支路的网络进行模拟。6.学位论文崔永健高校后勤改革中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为例2008本文首先对激励理论进行简单的阐述;其次,对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中员工激励进行了一般概述;再次,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实证分析,介绍改革中主要做法,归纳了员工激励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所面临的客观现实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员工激励的对策。全文由六章组成。1.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进行了综合评述。2.基本理论依据。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涉及到的重要理论,包括激励和激励机制的概念、激励的基本内涵、心理机制以及激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激励与激励机制的联系。主要介绍了与员工激励有关的人力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性假设理论等基本理论。重点阐述了与员工激励有关的现代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激励过程模式、以斯金纳为主要代表的强化激励理论等,最后阐述了激励理论对员工激励的启示。3.高校后勤员工激励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总结了高校后勤改革中从国家税收政策到各高校后勤实体在员工激励方面实施的制度。从高校后勤行业特征、高校后勤员工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后勤企业特征,并做了高校后勤员工激励需求分析。概括了高校后勤员工特点:(1)原事业编制人员相对过剩;(2)职工队伍质量亟待提高;(3)员工学历水平整体偏低。最后提出了高校后勤员工激励存在问题:(1)用人机制观念滞后;(2)激励机制不健全,薪酬结构不合理;(3)过分地保护“老人”的利益,挫伤了“新人”积极性;(4)福利型后勤观念根深蒂固,平均主义思想依然存在;(5)误认为“激励就是奖励,有激励就有效果”:(6)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有效激励水平偏低。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激励实践及存在问题。是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的员工激励实践为主要线索,简要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的背景简介、组织结构状况、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和改革取得的基本成果。总结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六年来的员工激励实践,客观地分析了员工激励存在问题:(1)过度的经济激励;(2)存在激励不公平现象;(3)没有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4)体制原因基本没有改变;(5)富裕劳动力过多;(6)负激励落实不力:(7)缺乏有激励的企业文化。5.完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员工激励对策。强调了员工激励的重要性,确立了科学的激励原则,提出了主要激励对策(1)借鉴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型,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2)完善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解决过度激励的问题;(3)建立严格、合理绩效考核体系,解决激励公平问题;(4)提高进人门槛,把好入口关,解决劳动力富裕问题;(5)打破身份界限,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给农民工以合法地位;(6)减少人情因素,加大负激励力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7)建立具有激励机制的企业文化;(8)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构建企业共同远景,让员工觉得有“奔头”。其他激励对策:(1)借鉴国外的员工持股制度,尝试股权激励;(2)继续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和范围;(3)提供员工激励的组织保证;(4)加强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最后提出了必须建立与激励机制相适应的约束机制,包括目标趋同法、利益整合法和末位淘汰法等三种约束方法。6.结束语。高校后勤改革中员工激励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课题。高校后勤要改革发展,就必须进行员工激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创造力,培养职工对后勤实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3e6edecb-00fd-4370-81cb-9dff0152fd49下载时间:2010年9月28日
本文标题:高校后勤社会化后的职工培训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0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