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马说》教案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马说》教案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马说》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培养语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现实。3、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二者的关系,领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体会作者的感情2、掌握“说”的文体特点,学习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2、今天,我们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马说》是通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议论文体。“说”是“谈论”的意思。二、自主学习,预习成果展示1、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指导朗读划分节奏。2、字词学习:祗(zhī)骈(pián)食(sì)3、作家作品:关于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自号昌黎先生,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初读课文,补充理解词语1、学生自学,划出疑难点;2、全班交流:(1)、重点词:祗:只是。辱:受到屈辱。骈:并列,一同。是:这。能:才能。见:通“现”,表现。且:尚且。等:相等。安:怎么能临:面对。(2)、一词多义:虽:A、故虽有名马:即使。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以:A、不以千里称也:用。B、策之不以其道:按照。食:A、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B、食不饱:吃。其:A、其真无马邪:难道。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C、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策: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B、执策而临之:马鞭。能:A、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B、虽有千里之能:才能。(3)、通假字:(1)、食马者不只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同饲喂养参考资料,少熬夜!(2)、才美不外见见xiàn同现表现出来(3)、其真无马邪邪yé同耶表示疑问,吗3、翻译课文,要做到字字落实,大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背诵下来,并且领会文章的要旨。四、探讨质疑1、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马的,但有的千里马能被发现,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马却被埋没、被摧残,原因又是什么?前者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者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五、拓展探究1、文章为何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问题?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可避免终身被埋没、被摧残的命运,其价值就无从体现。这样阐述,突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即突出了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2、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其真不知马也!”3、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六、总结全文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课堂练习:1)、选择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石:dàn十斗为一石)B、不以千里称(称:chēn称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zhǐ同“只”)D、一食或尽粟一石(或:huò,有时)2)、解释加点的词。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②策之不以其道道:③安求其能千里也安: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参考资料,少熬夜!①才美不外见: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之不能尽其材④其真无马耶4)、本文选自《》,作者是朝的家和家(人名),字。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他和、、、、、、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5)、“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说明。比如、等作品。6)、选择下列句子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①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②不以千里称也(著称。)B、③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④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C、⑤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⑥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道理)D、⑦执策而临之(面对)⑧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7)、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B.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C.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骈死于槽枥之间C.马之千里者D.虽有千里之能9)、“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策之不以其道B、以丛草为林C、以至鸟兽木石D、不以善小而不为10)、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③安求其能千里也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⑤不以千里称也11)、“千里马”是一种比喻,文中把“人才”比作“千里马”。读完本文,再联系社会实际思考: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真正人才的标准是什么?《马说》课堂练习答案:参考资料,少熬夜!中④不以千里称(称:chēng称号)2.①等:等同,一样②道:方法③安:怎么3.①“见”通“现”表现,出现。②“食”通“饲”喂养。③“材”通“才”才能,才华。④“邪”通“耶”吗。4.《昌黎先生集》唐文学家哲学家韩愈退之韩昌黎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5.记叙议论讲明一个道理。《爱莲说》、《师说》,⑤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⑥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正确的方法)。中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余都是“的”之意。10.⒋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11.提示:德才兼备的人。《马说》教案2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意思。2、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遭遇。教学建议1、教学指津:作为1篇文言文,教学时宜通过自主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疏通全文,落实重要词句的意思,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作为1篇优美的古代散文,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幸处境,寄托了作者愤愤不平和穷愁潦倒之感,观点鲜明,讽喻深刻。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发掘文章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关注现实,增强人文素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2、问题导航:⑴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明确:“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愚妄浅薄的统治者。⑵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封建社会,许多有识之士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作者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参考资料,少熬夜!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不幸,来表现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⑶说说古今中外“千里马”巧遇“伯乐”尽显才能、成就作为的故事。提示:可以收集资料,课件展示典型例子,如有些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等;还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听过的故事中收集素材,如诸葛亮、陈伊玲的故事。旨在进一步明确伯乐的重要。⑷这是1篇“说”,读完后你认为它属于哪一种文体?明确:议论文。资料链接1、背景资料:⑴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祖籍河北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其诗力求新奇,摒弃陈言。今存散文380余篇,诗400余首。韩愈其人有杰出的才华,可他的政途却多坎坷:贞元11~16年(公元795~公元800年)求仕,不得志,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感叹;贞元19年(公元803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卒于824年,57岁病逝。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⑵古文中的“说”归属说理散文,是议论文之一体,有时称杂说。接近今之杂文、札记、随笔之类,或抒一时感触,或述一得之见,或托物寓意、体物言志。2、多元解读:⑴借写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来反映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⑵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3、搜索百家:《新唐书列传》《师说》《晚春》拓展训练一、积累应用1、给加粗字注音: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参考资料,少熬夜!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本文作者是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3、先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结合语境,解释加粗词语。⑴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⑵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1篇议论性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呼吁人们要重视人才,人才也要敢于毛遂自荐。B、凡属千里马,都不愿意浅薄地表现自己,因此人们也就很难认识到它们的才华。C、有伯乐才有千里马。然而世上是没有真正能识马的伯乐,因此千里马被埋没也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D、“食马者”的“不知马”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那就是人才被埋没,被扼杀。7、结合课文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千里马”,你怎样避免“怀才不遇”的厄运?参考资料,少熬夜!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此文被誉为《马说》的姊妹篇),完成练习。龙说(杂说一)韩愈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8、结合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云固弗灵于龙也茫洋穷乎玄间然龙弗得云其所凭依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⑴云亦灵怪矣哉!⑵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10、本文与《马说》为同期作品,以______喻圣君,以_____
本文标题:《马说》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14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