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精编5篇
好文供参考!1/3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精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精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研究、探讨、理解文意的本领;2、领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教学方法:以学生讨论、教师解疑为主课前准备:1、学生了解有关维纳斯的传说、欣赏其图片,对其美的特征进行体味;2、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划出文中的疑难语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几千年来,人类留传下来许多艺术作品,人们常常好文供参考!2/33为众多的艺术作品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原因遭到毁坏而感到婉惜,但是有的作品因为毁坏(残缺)而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二、师生互动1、爱和美的维纳斯(学生介绍了解到的有关维纳斯的知识)教师总结:“米洛斯的维纳斯”也就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因为她是双臂残缺,又被称为“断臂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像,高约204厘米,亚力山德罗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现收藏于法国的卢浮宫。在古希腊,表现女性美的雕像极其丰富。对于爱和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尊雕像(其他还有许多绘画,如《维纳斯的诞生》),她已成为赞美女性美的代名词。传说维纳斯是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了小爱神厄洛斯,后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了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王子的10年战争。好文供参考!3/33这尊雕像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米洛斯岛,经过多次争夺,被法国人买走,并于1821年5月l起,珍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成了法国人的骄傲。2、你对雕像有什么看法(指定一至两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教师总结: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也就是所谓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汉姆莱特”,但是就某些艺术作品的评价,还是有共性特征的。对这尊“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美,我想同学们不会有什么异议的,但对其美的内涵,每个人还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的。3、课文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座雕像的呢?学生:读出表明作者对雕像看法的语句。教师确定:对雕像的总体评价是,“米洛斯的维纳斯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富诱人的惊人的调和。可以说,她是一个美丽的典型。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不管你欣赏哪儿,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对失去双臂的看法:“那失去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出乎意料地获得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着无好文供参考!4/33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三呀!”4、文中关键句、疑难句释疑①她为了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如果维纳斯的雕像是完整的,那么它的美也就是定型的,不能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把整体的雕像称之为“特殊”,而把失去双臂的雕像称之为“普遍”,而维纳斯失去双臂,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无矫揉造作的飞跃”。因为双臂残缺的维纳斯可以唤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着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甚至“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又怎能比得上包孕着不尽梦幻的万‘无”,更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虽然雕像整体美,维纳斯失去双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这是符合虚实相生、整体和部分相统一的艺术原则的。②她是为了自己的丽姿,无意识地隐藏了那两条玉臂,为了漂向更远的国度,为了超越更广更久的时代。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失去双臂的维纳斯雕像的艺术效果。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们在欣赏雕像时,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产生想象,为维纳斯安上了自己心中认为是最合理最完美的手臂。这样她就会超越时空,成为千古流传、永不泯灭好文供参考!5/33的艺术杰作。三、教师总结:课文是怎样表达作者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的看法的(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3节)正面阐述自己对维纳斯失去双臂的看法。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虽然她失去双臂是偶然的,和创作者的本意毫无关系,但是她却经历了一次从特殊到普遍的一次质的飞跃,获得了作品的完整美。因为她失去了双臂,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给人留下的不是遗憾,而是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二部分(4,5节)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是完美无缺的,所以他反对复原维纳斯的那两条失去的双臂的方案。即使这些方案都是有根据的,也是倒人胃口的。人们对失去双臂的维纳斯已有发溯而上呢?即使是两条精美绝伦的手臂,也不能让作者改变自己的看法,以至于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时,作者将怀着一腔怒火,用“艺术名义”来否定那个真正的原形。第三部分(6,7节)从侧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残缺的维纳斯是美的,但是这里残缺的只能是双臂,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一个部分。因为只有手才是人同世界发生各种关系的最主要的媒介物,失去了好文供参考!6/33“双臂”才会让人产生她和世界多种多样的关系的丰富的想象。“米洛斯的维纳斯”丢失了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作业:讨论1、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是指什么?2、文中的“普遍”和“特殊”的含义是什么?3、“这一方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的精美绝伦。”这句话如何理解?《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一、导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丧失”与“残缺”产生的特殊美感。(人文)2、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知识和作者对艺术品的独特审美角度。(知识)3、运用抓关键句来归纳作者观点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力)二、导学安排:一课时三、导学设想:343+问题研讨式1、切入点(拎动点):讨论:如果让维纳斯的手臂复原,你认为哪种姿势好文供参考!7/33最美?2、制高点:课文观点:“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我对此无法抱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3、增长点:1)了解“丧失”所产生的特殊美感。2)形成一定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4、延伸点:联系生活琐事和《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美,捕捉美。5、语言:筛选、搜集重要信息。6、思维:辨证思维7、迁移:对生活中美的发掘和欣赏评价。(主题写作)四、导学安排:(一)导入新课1、由西方著名艺术品的介绍导入。2、展示图片“米洛斯的维纳斯”(课件)。请学生谈谈对维纳斯的了解,总结并提问:维纳斯是传说中的爱神与美神,据说这尊雕像是在古希腊的米洛斯岛上最初被人们所发现的,当人们最初发现她时,这尊雕像好文供参考!8/33是有手臂的,只是后来在一次争夺中丢失了,下面我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来为维纳斯的手臂复原,你认为她哪一种姿势是最美的?(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言)(二)切入课文1、由学生的想象切入到课文第五自然段“刚才同学们为维纳斯的手臂复原设想了很多种方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象,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中作者又提到了哪些复原的方案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2、从第五段中提出问题:(质疑)①文中提到了这么多的复原方案,作者却说“选择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都如我方才所述,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什么叫“丧失”的美感呢?②而且作者还说“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我对此无法抱一丝怀疑的态度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为残缺的艺术品复原,这是好事,而作者却要怀着一腔怒火,否定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重点阅读1—3段好文供参考!9/331、归纳出作者观点2、找出文中支持作者观点的句子(分组完成,集体朗读)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自读中提出的问题。①作者观点:维纳斯正是丧失了双臂才产生了美。②明确文中支持作者观点的句子,并讨论分析一些难于理解的句子的含义。(四)分析课文丧失手臂产生神秘的美感(正面)复原手臂破坏了美感(反面)丧失的部位必须是手臂(侧面)(五)集体朗读全文,总结并解决课文开头提出的疑问整篇文章,作者分别从正面、反面、侧面阐明了:正是因为维纳斯丧失了双臂,因而使人们产生了无穷的想象,从而带来了神秘的美感,这也就是我们在课文第五段提到的所谓的“丧失”的美感。好,在分析了文章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作者为什么说“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他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明确:恢复了原形,我们就无法产生那么多的想象好文供参考!10/33力了,那种因为残缺而产生的神秘美感也会消失殆尽,所以作者说“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他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六)联系已学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迁移联想1、展示课件“托尔斯泰墓”提问:坟墓的外形给人第一印象是什么?(简单、普通、平凡)而作者却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这是作者从哪个角度出发去欣赏的?明确:作者是从托尔斯泰追求朴素的伟大人格这个角度去欣赏的,所以他认为这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是“世间最美的坟墓”。2、小结启发:我们想想,本来是一尊残缺的雕像,清冈卓行却从她给人们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一角度发掘出她的一种神秘的美感——“丧失美”;一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坟墓,茨威格却从托尔斯泰追求朴素的伟大人格中将它升华成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结论:生活中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和欣赏角度都可以是不相同的。(七)请学生联系生活,谈一谈自己对美的理解(八)布置作业好文供参考!11/33生活中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感悟都会有所不同,从你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你认为美的东西,以此为题。写1篇500—600字的短文。参考题目:简单就是美距离产生美丑到极致也是一种美《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3一、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2,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探讨、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教学难点:艺术表现上的虚实相生观点。三、教学设想初读《米洛斯的维纳斯》可感知其基本意思,仔细钻研,又可能觉得有些难句似懂非懂。其实只要抓住了作者的基本观点,种种疑难往往迎刃而解。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根据本课特点,拟先让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课文,尽可能找出课文的基本观点及作者好文供参考!12/33所持的理由,再安排一节课时间,用小组讨论、汇报、课堂辩论等方式,实现第①②项教学目标,至于教学难点,艺术表现上的虚实相生观点,重在以课文实例与林黛玉外貌描写实例来阐释,不重理论分析,然后再启发学生提出与课文相反的观点并加以阐释,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后进行迁移训练。四、课前准备学生方面: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观点及其所持的理由。2,每人至少提出三个问题,并写出答案。教师方面:制作投影胶片一张。内容:林黛玉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施胜三分”(《红楼梦》第三回)。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与解题1、导入:投影林黛玉外貌描写文字让学生想象林黛玉的外貌明确:外貌描写有时重在写实,有时重在突出神韵。好文供参考!13/33这段文字,不重写实,而侧重写林黛玉的神韵,是文学艺术中的“虚”,是艺术突破中有限的造型通向无限彼岸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国文学艺术素有重虚的传统,绘画多留空白,诱人联想;诗歌多言近意远,耐人寻味。过渡:雕塑与绘画诗歌有许多相通之处。2、解题:米洛斯:希腊一个岛名。1820年,维纳斯雕像被一个叫尤尔赫斯的农民在翻挖菜地时发现于该岛。维纳斯:古希腊著名雕刻家阿
本文标题:《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23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