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研讨课活动总结【精编4篇】
研讨课活动总结【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研讨课活动总结【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习作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第一篇】习作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教导处习作历来都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家长怕辅导的语文教学难点。为使孩子们从厌写、怕写到热爱写作,使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迅速提高,特安排本次习作教学研讨课活动。一、现状分析:1、阅读教学纠缠于内容,不关注语言形式,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阅读教学中应注意“语言图式”的渗透和积累,作文教学才能淡化。2、绝大部分学生不敢用属于自己的私人话语体系来作文。孩子们学着大人已形成了几套话语体系,和朋友讲话是一套话语体系,和家人讲话是一套话语体系;私人是一套话语体系,公众是一套话语体系;老师面前是一套话语体系,同学面前又是一套话语体系。学生不用富有个性、有活力、有灵性的语言写作,而用“假、大、空”的成人化语言写作,这一切严重的妨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约束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作文教学只有让学生走出“公众话语体系”,进入“私人话语体系”,才能使孩子们的作品充满个性。3、作文教学被教材给框住了,老师们也被框住了,加上众多语文老师没有自身的写作实践与经验,作文教学只能跟着“本儿”走,不能越雷池一步。二、活动目的1、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成人化的写作口吻,形成“话怎么说就怎么写”的写作教学观。2、从“写作动力学”的角度唤起学生写作欲望。3、转变教师队伍的习作教学观,形成“前写作、显写作、后写作”,即“前写作”指学生积累素材、产生表达欲望,“显写作”指学生写出作文,“后写作”指学生主动修改和作文与读者见面。4、创建“写作——发表——对话”的作文教学模式。“写作”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所想、所看、所经历的事。“发表”指从写作动力学的角度唤起学生发表(校园作文选、班级展板、班级作文报、期刊杂志)的欲望。“对话”指对学生发表的文章形成学生(读者)再交流活动。三、活动参加人员:汉授语文教师、蒙授语文教师、汉语文教师四、活动时间:12月3日至12月10日(每天三节)五、活动内容:1、一节习作指导课或者讲评课。2、通过本次作文指导或作文讲评每班选出本班学生数的10%的优秀习作。五、活动过程:1、语文授课教师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阅读资料:贾志敏的素描作文、储氏作文教学、李白坚快乐大作文教学、管建刚作文教学)2、自选教学内容和课型,确定授课顺序。3、准备(可使用PPT),授课。(交教案一份)4、议课活动(自愿准备以“我的模式,我的课”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习作教学流程)。5、把评选出来的学生作品交到副校长室,作为我校本学期校园作文选印刷成册发放到各班,并报送至相关的杂志社。2012年11月27日研讨课实施方案【第二篇】《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研讨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新课标的先进理念,落实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根据课题组的要忘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决定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研讨课。二、活动目标1、提升学生写作兴趣,从怕写转变为愿写。2、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文的习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时地以“我手写我心”;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三、活动要求1、课题组各成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完成各自任务。2、认真准备,努力学习先进的理念,认真备课,准备好研讨展示课。3、课题组成员课前认真讨论,上课时认真听课,课后认真评课,美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4、上课教师课后根据评课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5、结合研究,形成有效的方法,完善研究成果,积极推广应用。四、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课题组的一名成员上课,其他教师听课、评课、讨论。活动时间:2018年5月9月活动地点:教室活动人员:课题组5位人员。五、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5月9日上午第一节课李垣静好玩的游戏——吹泡泡》2018年5月《优质课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第三篇】临高县多文学校优质课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按照县师陪办,县教育局相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高效课堂教学”为核心,向40分钟要效益,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引领教学实践,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来切实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研讨,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全校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切实的把“打造高效课堂”活动落到实处。二、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优质课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有效课堂教学”成为现实,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目标。2、通过优质课教学研讨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通过优质课教学研讨活动,探讨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教师教学方式实效性。三、活动措施:(一)以教研室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学校教学领导分工到教研组,参加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二)由教研组教师报名做优质课,本教研组教师全员性参与,讲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研讨课堂的有效教学。(三)通过优质课有针对性的教研组讨论与评课,找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过程本身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研究怎样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怎样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后跟踪测试;评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最后由业务领导点评、提升。教师形成教学反思,部分教师写出经验介绍材料。四、本次活动上课教师安排表:研讨活动方案【第四篇】研讨活动方案研讨主题:聚焦关键要素促进智慧创生——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新探索研讨原则观点新、操作实、有互动研讨内容1、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及其培养内容简介:根据我区几年的探索,初步形成教研组长专业素养的功能定位和专业标准,同时提出区域培训内容架构和若干具体的培养管理的策略方式。2、基于智慧生成的教研活动结构性策划与实施内容简介:旨在从专题教研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入手,提出如何让活动紧扣专题,层层递进,前后衔接,后续拓展延伸,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进程中促进教师智慧生成与结构化知识的形成。活动主持:杨佐荣特级教师研讨过程1、围绕主题,名师工作室学员交流学习体会2、主题演讲:聚焦关键,系统思考——杨向谊3、典型案例介绍1)引导教师展开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的教研活动整体设计——启新小学数学组2)促进知识共享与智慧生成的教研活动策划及互动技术的运用——高一小学数学组3)寻找跟踪共同问题,连续驱动深度教研——教院附中综合理科组4)引导智慧共享,创建和谐教研组——市二中学外语组4、专家、教研组长互动出席对象1、杨佐荣名师工作室学员;2、徐汇区首届示范教研组、优秀教研组组长;3、本届区示范教研组申报组组长;欢迎其他基层学校教研组组长参加出席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志跃研究员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应俊峰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洁博士研讨日期2009年12月3日下午1:30、时间约2小时-研讨地点: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本文标题:研讨课活动总结【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25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