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版权信息书名:公文写作实用全书编者:郭志强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ISBN:978-7-121-33979-0前言现代意义上的公务文书(简称公文),就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例、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它是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公文写作是每一位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负责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政令政策、处理公务、协调关系、决定事务,从而使工作正确、高效地进行。我国自古就对公务文书十分重视,可见,那时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公文在安邦定国、政令畅通、上通下达、沟通协商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一切工作,几乎都可以用公文形式表达出来。公文写作质量的高低,不但反映了公务人员的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掌握程度、问题处理能力和社情民意掌握情况等,同时也关系到国家意志和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是否能够科学正确、严谨细致地落到实处。因此,掌握公文写作要领,是提高公文写作质量和执行公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本书旨在帮助身处职场的各级各类人员,全面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公文的处理规范要求。公务文书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需要不断地揣摩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利用好各种范例与自己写的公文进行对比,不断地对照正确的公文格式对自己写的公文进行校对,不断地对各种优秀的公文语言进行积累记忆,从而达到熟能生巧、信手拈来的程度。本书是大家学习公文写作的敲门砖,是一本可以提高大家公文写作能力的好教材。本书特色1.通俗易懂,可理解性强本书内容涵盖了行政类、会务类、司法类、经贸类等各类文书拟制实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讲解上力求通俗易懂,案例上力求针对性强,内容结构上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每一类文书的基本含义和适用范围到特点和写作格式,一一进行讲解,真正做到了手把手教授,希望能够满足各级各类人员对文书拟制和处理方面的各种需求。2.紧贴实际,可操作性强本书对每一类公文的介绍都从基本概念谈起,涵盖了每一种公文的特点、适用范围、分类、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职场人士只要依据本书的讲解内容,就可以套用模板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公文作品,为工作增光添彩。本书对公文在拟制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本书加以学习、借鉴和选择。3.分类明确,可借鉴性强本书严格依据各类文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其进行准确的归类划分,对于一些虽然属于同一文种,但是在不同领域有不同使用特点的文书,则在每一类文书中都进行了特别的交代,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可借鉴性,堪称职场人士的掌中之宝。本书内容及结构体系第1章 公文的基本格式本章对国家规定的公文基本格式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介绍了行政类公文的拟制和处理。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既可以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技能,为这类人员处理好各类行政公文奠定扎实的基础,又可以锻炼行政工作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养成多角度和多层次看待事物、分析事物、总结工作的习惯。第2章 会务类文书本章对会务类文书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实例讲解。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使各类职场人士准确掌握会务类文书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逐步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写作体系,为处理好各类会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3章 制度决策类文书本章主要对各种规章制度类、总结决策类、考核鉴定类文书的拟制和处理进行了讲解,并对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拟制制度决策类文书的思维和技巧,促进单位规章制度的规范化建设。第4章 司法类文书本章主要对司法类文书的特点、写作格式、注意事项等进行了逐一讲解和示范。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使读者体会到法律文书与法律实务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法律文书的固定写作格式及其严谨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读者拟制司法类文书的技巧和水平,为其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奠定扎实的基础。第5章 经贸类文书本章主要对经贸类文书的特点、写作技巧、注意事项等进行了逐一讲解和示范。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使公司相关人员进一步掌握经贸类文书独特的成文体系和格式,认识到经贸类文书对促进交流、传递信息、处理事务的重要作用,提高工作人员拟制和处理经贸类文书的水平,为促进公司经贸活动顺利开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奠定扎实的基础。第6章 宣传类文书本章主要对启事、消息等宣传类文书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使读者在自媒体正在深度发展,却往往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忽略事件背后真相的今天,牢记新闻媒体的责任,熟练宣传类文书的撰写格式和注意事项,以新闻人的视角带领人们透过事件的现象,看到事件背后的真相。第7章 礼仪类文书本章主要对礼仪类文书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拟制格式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和示范。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礼仪类文书写作的格式规范和语言要求,提高读者拟制和使用礼仪类文书的技巧,为读者能够更顺畅地协调人际关系、沟通思想、增进了解、促进合作、保障社交活动顺利进行奠定扎实的基础。第8章 公文排版技巧本章主要对公文排版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使读者掌握公文排版方面的小技巧,提高公文整体的美观性和规范性。本书读者对象●公文写作的初学者。●在校学生和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各类职场的工作人员。●涉及司法类活动的人员。●涉及经贸方面活动的从业人员。●涉及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人员。●需要参考文书写作格式的大众读者。由于能力有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本书能够成为广大职场人士更全面、更详细、更贴心的公文写作助手。第1章公文的基本格式公文,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上传下达的纽带,是各类公务文书的简称。公文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在这方面,我国颁布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点符号用法》等规定,我们在处理公文格式时,应该严格依照相应规定进行操作。1.1 公文概述公文是领导机关进行工作指导、履行基本职能、处理各项工作的时候所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具有程式化表达方式的文书,公文在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方针、命令指示,指导安排工作,商谈洽谈工作,信息互通有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1.1.1 公文的基本规定及基本格式1.公文的基本规定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对我国党政机关公文的基本格式做出了规定,这些文件是各级各类党政、军队、企事业单位撰写公文的基本依据,其所规定的格式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不同的公文文种有相对固定的程式化样式;第二,公文的内容结构具有格式化的特征。2.公文的基本格式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第三条到第七条有如下明确表示:第三条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在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章公文格式第九条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该条例对公文的格式有如下规定:(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公文一般会一次印发多份,并分别送往不同的机关或单位,因此应将公文进行编号,以便标注和查找。一般情况下,顺序编号用3号阿拉伯数字进行编码,位数视情况而定,一般要用3位以上进行编号,如001、002、023,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保密期限主要是为了对公文秘密等级进行时效性规定说明。没有保密期限的,可以在表示密级的两个字中间加上一个空格,这样会显得端庄大方,如“绝密”。(3)紧急程度。紧急程度表示的是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对于非常重要的、要紧急处理的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注“特急”“加急”“平急”等字样,以便与一般性的公文进行区别。(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版头”或“红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只有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加“文件”二字,但是不得出现容易混淆或所指不明的问题。在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识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发文机关标识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用小标宋简体,红色标志,字号以醒目、美观为主,自行酌定,但不能大于或等于22毫米×15毫米,因为国务院发文时“国务院文件”所使用的就是这个尺寸的字体。(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在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如果只有一个发文机关,由该机关负责人签署;如果是联合行文,则每个单位的负责人都应签署姓名,称为会签,会签姓名要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如果只有一个发文机关,则用3号仿宋体标注“签发人”,后面加冒号,并在冒号后面用3号楷体,平行书写签发人姓名;如果是联合发文,则“签发人”3个字和后面的冒号要与最上面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在发文字号和签发人下方4毫米处,要居中设置一条红色分隔线,线段粗细大约在0.35~0.5毫米之间即可,线段中部一般要加一个红色“★”。(7)标题。标题是对公文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居中书写,根据不同的公文类型,标题的写法也各不相同,但大体上分为如下几种:第一,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第二,由事由+文种组成;第三,直接写文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标题中涉及法律法规或要转发的公文,则要将法律法规或要转发的公文用书名号括起来,并要注意使用全称。(8)主送机关。主送机关就是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一般用3号仿宋体标注在标题下方第一行,顶格书写,一般要使用全称,如确需使用简称,要按照相应的规定来使用。(9)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也是公文最主要的部分,一般用3号仿宋体拟制,每段前面要空两字,正文主要用来表述公文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正文拟制的规范与否、完整与否、清晰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公文的实际效果,因此,正文部分要详细规划、仔细斟酌、用语得当、事项清楚、表达规范,一般采用分段式、分条式、分层式、编号式等方式进行书写。分层的时候,要注意序号的书写规范:第一层一般用黑体中文“一、……”“二、……”,数字后面加顿号;第二层用楷体汉字加括号,如“(一)……”“(二)……”;第三层用仿宋体阿拉伯数字,如“1.……”“2.……”。(10)附件说明。如果正文中提到了公文的附件,那么要在正文结尾处另起一行,用3号仿宋体注明“附件”二字,并在其后加冒号;如果有多个附件,则要将附件编号。需要注意的是,附件名称后面无须加标点符号,如果附件标题太长,则应回车,那么第二行的附件名称第一个字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首字对齐。(11)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就是要在落款处注明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的发文机关或单位的名称,如果需要注明签发人签名,应当写明签发人的职务。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与发文机关的标志、标题中所注明的机关名称一致。(12)成文日期。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会议
本文标题:公文写作实用全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36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