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我的老师》教案(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我的老师》教案(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我的老师》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园《我的老师》教案【第一篇】活动目的: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2.大胆尝试用动作表演歌曲。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发声练习的经验。2.物质准备:音乐、播放器、大纸、笔等。活动过程:一、发声游戏引入。引导语:9月10日式老师的节日,我们来玩问候游戏。二、熟悉歌曲,理解内容。1.引导幼儿谈论教师的工作:教师每天都做了些什么?怎样关心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像家里的谁?你们爱老师吗?2.欣赏歌曲。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提问: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歌曲里说了些什么?教师小结,帮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再次播放歌曲,让幼儿欣赏,鼓励幼儿跟唱歌曲。三、跟唱歌曲。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跟唱。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可以用那些动作来表演歌曲呢?3.教师筛选幼儿的动作,用简笔画记录在大纸上,制作成舞蹈动作图谱。4.引导幼儿学习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5.引导幼儿集体表演歌曲。我的老师教案【第二篇】第一课时(一)导入: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引入课文情境。参考资料,少熬夜!(二)默读、勾画: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三)讨论、点拨:作者第一句话就扣题“我的老师”,那为什么不用蔡芸芝先生作主语呢?(为了突出“难忘”)(板书“难忘”)围绕“难忘”写的几件事能不能用小标题或简短的话概括出来?能不能将七件事归类,哪几件事是记叙的重点?(1—4、6写师爱生,5、7写生爱师,其中有互爱,6、7是重点)这里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四)朗读全文,再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为布置的作文提纲作准备)(五)布置作业:列作文提纲,写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第二课时(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注意继续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二)细读分析,理清情感线索,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重点段落、词语如何理解,表现了蔡老师哪些品质,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参见“教法建议”与“教材分析-写作特点”](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四)总结全文,本文以“难忘”为重点,以师生的感情——“爱”为线索贯串始终,记叙了七件事,五略两详,依靠那些质朴而饱含真情的语言,表达了蔡老师对学生、对“我”的热爱和“我”、“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五)作业:读课文,写作文。(要求:着重写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并以此为中心选择材料;要善于从小处、细处去勾勒人物;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手段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最好的方法是朗读,用心去体会,用声音来表达。有感情地朗读,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最佳方法。设计思想本文忆写儿时关于蔡老师的七件事,对应地描写蔡老师和儿时作者自身,叙事和写人当中都深融感情,表现出蔡老师的温柔善教和热爱学生,抒发了作者热爱、思念蔡老师的情怀,表现了师生间的深挚感情,颇为生动,具有感染力量,并在行文当中自然地表明、写出了参考资料,少熬夜!六个要素。文章从字面上看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回忆笔法、叙述事件、描写人物的表现力量当中,体会蔡老师的温柔善教和热爱学生,体会作者对蔡老师的热爱和思念,体会师生间的深挚感情,理解六个要素在文中的作用。应把理解六个要素统一于分析文章的过程当中。《我的老师》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尝试用漫画的方式画自己的老师,能够画出每位老师的主要特征。2、学会比较观察,能发现老师的不同之处,产生与老师的亲近感。活动准备:1、水彩笔2、幼儿学习资源活动过程:1、教师帮助幼儿了解人物漫画的绘画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建议设计以下提问:图片上的人是谁?你是怎么认出来的?这幅画把两个人的哪个地方夸大了?引导幼儿说出成龙的发型、大鼻子、小眼睛等特征,金龟子的服装、头饰等特征。小结:这种把一个人的某一个明显的外形特征或者标志性的穿戴,或者性格特点,进行夸张表现的绘画形式就是漫画。2、幼儿分组讨论,发现班级三位老师的特点,重点从外形特征、标志性的穿戴、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出对班级三位教师的认识。如:老师身材比较胖,老师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老师平时喜欢爱笑等。引导幼儿说出如何画出老师的特点。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1)绘画前引导幼儿想清楚要画谁,表现他的什么特点。(2)教师适当提醒幼儿,将人物的主要特征画得大而突出,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谁。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可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的理由。如:你看出来哪幅作品画的是老师?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最后评选出最佳漫画家。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我的老师》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能有表情的朗诵儿歌,并尝试将自己感受到的本领编在儿歌里。2、能大胆在同伴面前较连贯地讲述班级老师的本领。3、喜欢老师,产生爱老师的情感。活动准备:1、黑板、粉笔2、抒情的背景音乐3、响板活动重、难点:能有表情的朗诵儿歌,并尝试将自己感受到的本领编在儿歌里。设计思路:1、谈话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引发幼儿讲述的兴趣。讨论:你喜欢老师吗?为什么?老师有哪些本领?2、教师展示自己的本领,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1)教师现场展示绘画本领,幼儿观察并说出老师画的是什么?小动物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小熊圆耳朵”、“小兔短尾巴”、“小猫捉老鼠”、“小狗啃骨头”)(2)幼儿夸夸老师画画的本领,学习诗句“我的老师本领大,样样东西都会画。”3、幼儿学习儿歌,并有表情地朗诵(1)教师和幼儿说说儿歌中小熊、小兔的可爱形象,并引导幼儿做一做动作,同时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熊是粗粗的声音,小兔是轻轻的声音,夸奖老师是自豪的声音。(2)请幼儿想一想并试一试不同的朗诵方式配上小响板,用快板书的方式朗诵或加上背景音乐有感情的朗诵,也可以分组分句朗诵。(还可以有更多形式引发幼儿朗诵的兴趣)4、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据自己老师的本领进行创编儿歌。讨论:老师还会画什么?老师除了会画画还会哪些本领?(如唱歌、讲故事等)请幼儿自由创编儿歌,并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5、活动延伸开展“我有本领”活动,请幼儿用画画或表演等方式交流向老师学到的本领,并感谢老师。
本文标题:《我的老师》教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42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