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热选5篇】
好文档,供参考1/32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热选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热选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第一篇】内容简介:《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1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课前准备好文档,供参考2/32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课前感悟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在欣赏这份礼物的时候仔细观察,用心感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欣赏天山美景(图片配音乐:新疆好)二、悟中体味师: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生1:美!师:一个简单的“美”字却概括出了天山的特点。生2:我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师:用流畅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生3:真是美不胜收!师:你的词汇真丰富,不但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不简单。……三、回顾单元训练重点1、寻找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第一单元的课好文档,供参考3/32文马上就要学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本单元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生: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以写景为主)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1篇写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书,齐读课题)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生: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单元训练重点),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这句话。过渡:一般来说,写景文章语言文字都比较优美,七月的天山也同样如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明悟:《七月的天山》是1篇略读课文(板书*),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我们以前积累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试着自己读懂并欣赏这篇文章。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写作顺序1、自读课文,画出游览顺序词。好文档,供参考4/32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请注意作者的游览顺序,并用“——”画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2、师生共同自由朗读3、相互交流,理清顺序生:我找到的是“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教师及时板书: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天山深处。师:其实这既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移步换景,用简练而形象的笔触描绘了天山景物。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2、3、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2、3、4自然段,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段。请同学们来看阅读提示。(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2、3、4自然段,独立思考,每段重点写了哪种景物?(2)同桌交流: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说出理由。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阅读提示的要求进好文档,供参考5/32行学习。4、学生默读并找出所写景物5、相互交流师:找到答案了吗?现在谁来给大家汇报?生:我认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有:雪峰、雪水、溪流……师:接着说生:我认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还有:原始森林、野花。师:无论是雪峰、雪水还是溪流,它们都是写出了天山的什么呀(水)?正是因为水的清澈明亮,才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水、树、花)教师小结:天山的景物很多,碧野先生却重点抓住了天山的水、树、花这三种景物来具体描写,而且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6、品读感悟优美语句(完成阅读提示2的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优美语句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2、3、4自然段,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再来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和同桌交流。好文档,供参考6/32(2)学生自读课文,做好批注(3)读悟结合,品析优美的语言文字(依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指导)师: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师:交流时,先告诉大家你喜欢的语句在第几自然段,然后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最后再说出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生1:我喜欢的句在课文第2自然段: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我喜欢它是因为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雪峰云影的美。师:你是从修辞的角度来欣赏的,就这一句,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生2:高耸,巨大,写出了山峰的高长、雄伟。师:你是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的。指导朗读:能通过朗读来体现雪峰的特点吗?(突出多种形式的读)师:在这一段中还有你喜欢的语句吗?b:在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好文档,供参考7/32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生1:我喜欢的语句是:在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师:质疑,能用一个词语说出水的特点吗?(清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清澈?(石子、鳞光)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好吗?引导:对这句话,谁还有不同的感受?c: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喜从天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生:我喜欢的语句在第3自然段: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a、是因为蜿蜒无尽写出了树的多,密密的、重重叠叠……写出了树的茂密……师:鼓励学生积累叠词师:指导朗读。(依据学生实际随机指导)d: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好文档,供参考8/32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生1:从修辞角度(排比、比喻)去欣赏。生2:抓住野花的特点来欣赏。生3: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如:解读“五彩缤纷”一词的引导)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五彩缤纷……)描写颜色的词语还有哪些?生: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师:描写一种颜色的词语还有哪些?比如说洁白的……生:蓝蓝的、嫩绿的、通红的……师:这么多颜色汇聚在一起,就叫做五彩缤纷。师:对这句话还有不同的感受吗?学生闭眼想象野花的五彩缤纷请你试着用朗读来体现花的特点。(个别读——齐读)5、总结,读悟第5自然段师: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作者会慨叹(齐读第5自然段),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时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好文档,供参考9/32五、深化单元训练重点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重点景物,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具体描写,表达了对天山的热爱和赞美。如果有机会,希望你们也能在七月骑马上天山。六、佳句采摘把课文中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在采集本上。说课与反思《七月的天山》1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点,为我们展现了美丽的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天山,文章遣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如何让其在略读文章中独占鳌头,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据本次教研专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经过不断尝试,反复修改,设计了此课。一、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由于我们的学生对远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加之这是1篇略读课文又不可与精读课文相提并论,进行精讲,因此,在课前通过课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天山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视觉上来认识天山,了解天山,激发学生对天山的向往,引导了学生的阅读好文档,供参考10/32期待。进入中高年级后,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即每个单元的导读都会明确提出单元训练的重点,于是开课之初我注意了单元训练重点的回顾,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来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真正达到学有目的,学有重点。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天山之美,通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语“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二、注重多读感悟,进行自主地获取。依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品味语句,进行自主地获取。在文中作者多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展现了七月天山独特的美景。如:“蓝天衬着……像盛开的白莲……”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可以是对重点词语的体会;可以是从修辞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从景物特点去欣赏等等。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感受,近而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现景物的美,从而感受作者对天山的热爱和赞美。这样的阅读指导,才会让学生尝试到自主获取的快乐。三、注重自读品析,倡导合作交流。在品读、感悟优美语句这一环节中,先是让学生默好文档,供参考11/32读思考,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独立感悟优美语句的前提下,进行同桌交流,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这样的训练一是为了渗透单元训练重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范文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当清脆的铃声在耳边响起时,自己有种无法比拟的欢愉油然而生,这种欢愉来自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来自学生的精彩品悟。1篇《七月的天山》既让我掌握了语文教学应关注的重点,又让我探寻到了平素教学的误区,同时还让我摸索到了略读课文应攻破的难点。也正是通过本次教学让我逐步成长起来。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由于自己的年轻,经验甚少,致使教学中存在诸多的不足,敬请各位教师开诚布公,多提宝贵意见。《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能说出天山景好文档,供参考12/32物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但文章的语言、内容都很美,很深,读起来不会很流畅,因此,要加强指导。学生不仅仅会读,更要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积累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教法与学法:自能读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读法与写法相结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析题导入七月的天山也就是天山之夏。夏天暑气袭人,而在天山却像秋天一样凉爽,这是为什么呢?随机简介天山资料。(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景色宜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一睹它的风采。设计意图:从课题解析入手,让学生明白天山的位置,以至产生迫切学习的愿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好文档,供参考13/32垫。二、按自学提示,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描写的景物是怎样的?学生找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提取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按照由外到里的顺序依次描写了水、林、花三方面的景色。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习课文的基础。抓过渡,理清文章思路,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提高概括能力。三、品读感悟,领会表达。1、作者初进天山,看到了那些景物?有怎样的感觉?(雪峰、雪水、溪流,作者写得非常优美)2、哪些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批注词句交流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
本文标题: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热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57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