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3篇
好文供参考!1/9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1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12、毕今日之驩驩:通“欢”。好文供参考!2/91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1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4、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5、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6、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8、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9、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好文供参考!3/9义:丢失、落下。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5、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17、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指灾祸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后一年。三、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诚甘乐之乐:以……为乐。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好文供参考!4/9(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9)别其官署常惠等别:使……分开③名词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雨。(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四、一词多义①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好文供参考!5/9(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②语(1)以状语武语:告诉。(2)如惠语以让单于语:说的话。③引(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2)引佩刀自刺引:拔。④食(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3)廪食不至食:粮食。(4)给其衣食食:食物。⑤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⑥乃(1)见犯乃死,重负国乃:副词,才(2)恐汉袭之,乃曰乃:副词,于是、就好文供参考!6/9五、特殊句式①倒置句(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②判断句(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③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好文供参考!7/9(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5)武留匈奴凡十九岁④省略句(1)后随浞野侯没湖中(2)单于子弟发兵于战(3)使牧羝(4)会缑(gōu)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5)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阅读现代文答题模式2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好文供参考!8/9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语文阅读有答题模板3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好文供参考!9/9二、插叙的作用。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三、归纳文章的中心。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④人物:以……的活动来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63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