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村干部先进事迹【精选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村干部先进事迹【精选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村干部先进事迹【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驻村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XXX村是黟县最边远的山村之一,处于黟县、祁门、石台三县交界处,山高路远,从黟县县城过来,先后要翻越方家岭、柯村岭、翠林岭,山路近70公里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村委会。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副主任XXX谈起担任XXX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这一份工作时,说道“累是真的累,但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的XXX村越来越美,我又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村两委干部队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组织保障。抓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成了他驻村后的第一件事情,通过组织村“两委”学习,凝聚村干部的工作合力。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进村入户,推行村“两委”成员与贫困户、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积极推进“阳光村务”,让村务“上墙进栏”,群众对村“两委”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围绕脱贫攻坚,他全力寻求支持,带领村“两委”干部抢抓贫困村项目优势,通过“集中走访帮扶月”、“结对共建”等载体,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同时,积极整合项目,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近年来,该村实施了包括林区道路建设、灌溉水渠修缮、安全饮水工程、道路改造拓宽等40余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了户户通上硬化路、户户喝上洁净水的目标。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后盾”。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他与村“两委”一起积极研究发展思路和举措,明确了要以壮大发展茶产业为基础,以特色种养殖养业为支撑,以乡村旅游发展为突破的立体发展架构,因地制宜,选准项目,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4年的5。35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1。17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天天住在村里,他和工作队队员们时时盘算贫困户的事情,一家挨一家地跑,时常坐在贫困户家里,和他们聊天,说心事。同时跑前跑后,为贫困户申请低保,核对政策,发展项目,帮助贫困户自立自强。仅今年来,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就为27户已脱贫户“量身打造”了黑猪、油茶、木耳、中药材、母猪等特色种养脱贫措施,一站式帮助贫困户申请产业补助5万余元。为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问题,他积极联系爱心企业,搭建销售平台,优先收购贫困户家中的猪肉、笋干等农副产品。目前,该村已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2000余元,同比增长24。16%。“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扶贫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听见群众说一句满意,看到他们一个笑容,就觉得特别有意义,特别欣慰,再苦再累也值得了。”XXX如是说。村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第二篇】“道路宽了,垃圾少了,环境好了”是此刻每个进入xx村的人的直观感受。在去年,如果你开车去xx,可能就是有进无回,道路两旁的柴草堆,粪堆,垃圾堆将本来就不宽滴路堵的严严实实,车只能停在村外面。今年,借着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展的东风,刘会主村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一、做好群民工作,说服村民支持整治是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包村干部与刘会主村委班子进行了广泛宣传,以广播、登门下户等多种方式宣传环境整治的好处,构成浓烈的村庄环境整治大氛围,做到整治工作家喻户晓,构成人人动手,各个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并且在工作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二、围绕村特色,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实行长远规划与近期计划相结合,力求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拉网式整治,全面提升村庄环境整体水平。强化统一领导,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突击活动,明确职责,同时加强工作督查,及时解决难题。多渠道筹措人力、财力,保证工作顺利实施。三、健全长效机制。不间断的健全完善相关的长效管理制度,持续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村民统一思想、克服困难、排除各种阻力,让更优美的村庄换环境给村民带来更大的生活幸福优越感。驻村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她无畏艰险,走村入户,成为村情民情“一本通”;她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大兴基础设施,实现XXX村从“零”硬化路到29个村民小组公路全线硬化;她多方协调争取社会资金注入,帮助XXX村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她主动作为,谋思路、找出路,推动XXX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群众收入稳中有增;她舍小家顾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以赴决战脱贫,实现XXX村“零举证”通过第三方考核验收;她在山里、在田里、在老百姓家精编资料,供您参考里、在群众心里,用脚步丈量初心,赢得群众的普遍赞誉;她始终秉承“群众的认可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责任勇担当,遇事迎难上,与扶贫“同船渡”,就像一个停不下来的“永动机”,源源不断为挂钩村群众“输电”“造血”。她是一个普通的90后女孩,XXX村驻村第一书记,XXX干部和群众口中的“东梅书记”。到了XXX村,一问起“东梅书记”,群众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感激之情。“我学习的书桌是东梅姐姐买的”“我过冬的棉被是东梅阿姨给的”“我孙子生病时东梅书记带去看的”“我的命是东梅书记救的”“我家新房子的门窗是东梅书记帮我买的”……在他们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东梅故事”。初入基层,锻造立身之本2019年3月,根据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昭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一名年轻扶贫工作队员正式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作为一个90后的小姑娘,XXX同志毕业后就考入机关工作,从未接触过基层。接到驻村通知时,她没有丝毫怨言,舍小家顾大家,克服“2岁的孩子需要妈妈照顾”等实际困难,毅然踏上了开往盐津县普洱镇的客车。村上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多而繁杂,涉及到政策落实和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面前,她深知“道阻且长”“打铁还须本身硬”,努力学习将是干好驻村扶贫工作的先决途径。为尽快进入角色,她白天在同村干部一道开展工作时,认真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晚上大家都下班休息,夜深人静之时,她挑灯夜读,研读脱贫政策和有关知识,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面摸清了XXX村基本情况,大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小到29个村民小组、811户村民的情况,161户贫困户的情况更是烂熟于心。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加上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如今,每每问到XXX村脱贫情况和发展前景,她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只要和她谈起贫困户的情况,她总能如数家珍,人们都给她取了一个绰号“XXX一本通”。真帮实扶,情系脱贫攻坚XXX村辖3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811户37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739人。如何精准施策、推动高质量脱贫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竭力奔走夯实基础设施。刚到XXX村,当地群众就向她反映三尖片区村组公路硬化一事。她经深入了解得知,近年来,在昭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下,XXX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已有27个村民小组通硬化路,剩余两个村民小组未通,且项目已审批通过,但却迟迟未能动工。自此,三尖片区村组道路硬化便成了他的“心病”,面对群众的渴望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与期盼,她多次向挂包单位请示汇报,与县、镇级领导沟通商榷,夜以继日辗转于XXX村与各级部门之间讲困难、争项目、表决心,后经多方协调争取,XXX三尖片区道路硬化工程顺利开工,并于2020年年初完工。至此,XXX村实现了29个村民小组公路全部硬化,彻底打通了群众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二)聚力扶智资助寒门学子。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赴任后,XXX同志根据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要求,组织对XXX村义务教育阶段532名适龄儿童进行全面排查,扎实开展辍学生劝返和失学生送教上门工作,并与学校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了解、主动关心学生在校情况,打消学生辍学“萌芽”,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及时动态清零。2019年8月高考季,她所帮扶的一户贫困户子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却因家庭经济困难犯了愁。这事戳中了她的内心最深处,当年自己上大学时候,差点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放弃了求学之路,她好像看到了当时的自己。经再三思量,她想这种情况在本村绝非个例,于是只身走访全村高考学生家庭,全面摸清情况,最终锁定了8户困难户。如何帮助这些学子扫除求学之路上的经济荆棘,成了她的“压心石”。她多方奔走协调,帮助咨询和办理上学贷款事宜,并协调社会帮扶资金注入,经过不懈努力,8名学子顺利上了大学。之后,她时常与学子们交心谈心,聊学习、聊经历,鼓励她们在校勤工俭学,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东梅姐”。(三)两入险境践行“生命至上”。8、9月的盐津是多雨的季节,年复一年,这里的群众似乎已经习惯了大暴雨、涨大水,但她却怎么都习惯不了。每到多雨的季节,就是他的不眠季,每到下大雨的夜晚,就是她的不眠夜。2019年8月的一个夜晚,普洱大雨滂沱,哗啦啦的雨声惊醒了她的美梦,她一下子从睡梦中蹭起来,披上一件外套,冒着大雨,开着车往XXX地质灾害监测点去了。路上,山洪爆发、树木倒塌、巨石滚落,仿佛在经历着“生死劫”一般。到了事发地,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到最前面,毅然承担起了转移群众的重任。就在转移工作接近尾声时,突然,有群众大喊:“老王还在家里”。老王80多岁了,是一名独居老党员,参过军,打过仗,双腿留下了残疾……想到这里,她与转移队伍背道而行,再次深入巨石滚落的地质灾害点。群众揪心,大声呼喊,都说“完了完了”,10分钟过去了………在大家绝望的眼神里,突然燃起了希望的光芒,雨帘子里出现了一个身影,那个身子单薄的90后女孩,搀扶着80多岁的老党员,艰难的朝着这边走过来,大家忍不住欢呼起来。从那以后,每到盐津雨季,小姑娘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只能靠着药物勉强入睡。(四)“只要我有”决不落下一户。2019年10月,临近第三方考核验收,XXX村存在许多“修了新房、安不起门窗”的怪象,他心里纳闷,怎么“牛都去了,还在乎牛毛?”于是,她自己一个人开始了“独访”工作。经调查了解,这些群众中,有修房投入较多确实安不起门窗的,有觉得政策不公平故意不安门窗的,有举家外出家里无人安门窗的。针对这些情况,她分类对症下药,能做的都做了,唯独剩下一类人无法解决,那就是“无钱安门窗的”。“群众的利益是我追求的目标!”困境面前,她主动想办法、找出路、多方争取,甚至于自己借钱帮助群众安装上门窗。身边干部群众都一再问他:“这钱是送的还是借的?”她面带笑容地说:“等将来你们有钱了,再还我把,如果实在没有,那就当我恭贺你乔迁之喜的贺礼吧。”当时群众都纷纷被感动了,仅在两个星期内,XXX就实现了新房全入住的目标,这年的10月,成了XXX村的“乔迁月”,她帮助群众搬家,帮助群众整理家务,和群众一起“唠家常”,一起置办家具,忙的不亦乐乎。(五)健康路上成了“猪脚妈妈”。2019年初,在排查全村医疗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时候,她遇到了一家人,小女孩父母均患有贫血症,小女孩患有地中海贫血,按照医生的说法,这病能治好的微乎其微,都是在过一天算一天,走一步算一步。听到这些,她哽咽了,喉咙硬的说不出话来,“怪不得1岁多了,还不能蹒跚学步、还不能呀呀学语。”此时,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一番话不由自主地在她脑海中浮现。为让小女孩健康路上不掉队,她四处打听,请了单位领导上门出主意、想办法,请了医疗领域的老朋友上门看诊,请了经商的朋友资助就诊,并帮助办理转诊转院有关事宜,把能做的都做了个遍。在大家的大力帮助下,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小女孩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每月定期输血维持生命。转眼间,小家伙两岁了,会说话了,她基本每周都会去看看这个小女孩,都会买些猪脚、红花生炖了给小女孩补血,时间一长,小女孩一看她进入家门,便跑过来笑呵呵的扑到她怀了,嘴里亲切地叫着“猪脚妈妈”,就这样,她又多了一个“孩子”。(六)培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一直以来,XXX村因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基本没有致富产业,贫困群众大多靠劳动力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但这两年来,XXX村年轻劳动力都不愿意外出了,他们在村里就找到了挣钱的路子。500亩三角梅、1500亩紫薇花、500亩果蔬、肉牛
本文标题:村干部先进事迹【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66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