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鲁迅的故乡ppt课件【精选4篇】
好文档,供参考1/22鲁迅的故乡ppt课件【精选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鲁迅的故乡ppt课件【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鲁迅的故乡ppt课件【第一篇】我说课的题目是《故乡》。说课的形式比较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问题就是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和突破问题。下面我就按分析教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步骤四个部分向各位老师说课。一、说教材《故乡》编选在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编选了反映少年生活的几篇文章,有《孤独之旅》、《心声》,还有少年视角的《我的叔叔于勒》。因为《故乡》中有少年闰土的描述,所以也被收入在内,但如果真的以为此文是单纯写少年生活的,那就太肤浅了。《故乡》写于1921年,后编入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1919年12月作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的真正的现实生好文档,供参考2/22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品是相当有深意的。二、说教法教学理念是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选择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教材编排的知识缺乏系统性,而知识不系统往往是制约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其实这是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对立了,教改要求老师不能局限于对文章的讲解、主题的概括、写法的分析上,而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文章的主题美、结构美、语言美、技巧美,新课改是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主要的教学理念是:1、力求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小说就是要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叙述语言的精妙,欣赏小说的艺术美。欣赏鲁迅先生名篇,最重要是读懂、读透,能比较好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具体到学习《故乡》这篇小说就是(1)学习对比的表现手法;(2)了解对话描写好文档,供参考3/22和心理描写的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掌握这两种描写方法,提高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能力。这是本文的重点。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但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岁的少年还是生活与社会的门外看客,他们对近距离的师长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难体会。要他们把握半个多世纪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文中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我”,若说把握起来还较容易的就是“闰土”,这个人物在小学教材中已出现过,而且鲁迅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浓墨重彩,前后对比鲜明。“杨二嫂”及“我”则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们的性格成因相当复杂,且文中介绍不多,但能否准确掌握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却与把握好主题有较大关系。因此,本文的难点:第一,引导学生把握“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及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引导学生把握“我”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理解文中关于“希望”的含义突破难点时,单纯凭借老师讲解往往事倍功半,应以“发展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学生的确不明白时再好文档,供参考4/22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因此,在教法选择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说学法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我们长期孜孜以求的目标。教法学法大同小异,因为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生也就也大体用类似的方法学。1、比较法:与古诗词中游子怀念、眷恋故乡的情感比较,思考故乡变化原因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3、以写促读法:初步感知全文后,写简短的读后感,体悟作者的思想。4、自主学习法:“闰土”形象学生可自主分析5、讨论法: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自由讨论。6、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希望”部分,熟读成诵,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7、讲析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8、练习法:“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一秘§四、说步骤好文档,供参考5/22(一)诗词导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好处:1、温故知新,语文味浓。2、操作方便,简便易行3、反差强烈,引发思索。)(二)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2、写50——60字的读后感,对作者思想感情初步感知,为理解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分析小说1、情节: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2、人物:(1)闰土:在小学出现过,而且刻画时浓墨重彩,前后对比鲜明。故学生可以自主分析,突破学习重点。(2)杨二嫂:协作质疑,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突破学习难点。A、对小说的社会环境解析(对比闰土看瓜所言)——世风日下缘于经济凋敝,人穷志短。B、杨二嫂是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嘴快、好文档,供参考6/22手快、脚快——尖嘴利舌、小偷小摸、造谣中伤)。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义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衬托了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她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3、主题: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当然憧憬未来,但未来是有希望的吗?《故乡》中关于希望的阐述,是一段寓意深长的独白,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觉悲凉的成年知识分子,对前途对未来难以确知的希冀的表露。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奋斗,必然落空,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看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奋斗,百折不挠地去实践,希望终能实现。联系1934年作者所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行动,才有路;有实践,才有希望。希望来自奋斗,鲁迅先生要我们明白的就是这一点。(四)练习目标检测上相关练习题备注:有些教参上确立的教学重点,比如景物(自然环境)描写等,因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在此不再作为教学重点。好文档,供参考7/22五、总结通过《故乡》的学习,学生们解决的不仅仅是对课文主题的准确把握问题,同时也要求初步学会分析小说的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笔下的故乡,为以后学习鲁迅的作品打下较好的基础。鲁迅的故乡ppt课件【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教学难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目标: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教学流程:师生互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好文档,供参考8/22第一课时一、话题导入,激活思维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学生发言)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二、整体感知(先播放朗读课件,再让学生自己读)同学们,阅读1篇小说,就如同认识一个人一样,只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才能与他相知交流。从这篇小说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发言总结:1、感知人物: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我”问题设计:在众多人物中,谁是小说主人公?(众说纷纭,预计会落在“我”和“闰土”上,让学生展开辩论)教师总结: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好文档,供参考9/22物。2、感知情节(师生互动)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课文学习做准备。给学生创造自由发表观点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三、品味作品。整体感知小说情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1、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话,并表现小说的写作意图。(学生复述情节)2、感知主题:此次回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围绕“沉重、失望”,并自圆其说。)教师总结: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与激动,而“我”却以沉重的心情感叹物是人非。在离开故乡时,发自内心的呼喊:渴望人与人的沟通,渴望新生活。3、神游《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变)4、问题: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①人变(以闰土为例展示课件,对比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少年闰土:(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好文档,供参考10/22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中年闰土:(外貌)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对“我”的态度)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第二课时②景变(课件展示)二十年前: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美丽)二十年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好文档,供参考11/22村,没有一些活气。(阴晦)5、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罢了,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6、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记忆中的故乡如此美丽,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如此让人失望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来自于人的变化:儿时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的“悲哀”。7、在表现人物二十年前的关系变化时,你觉得哪些情节最能触动你的灵魂?(学生发言)分析示例:一声“老爷”呼出了小说的主题儿时亲密无间的伙伴,二十多年后的聚首,一声悲惨而又冰冷的“老爷”生生把两个本该是“西窗剪烛”“夜话巴山”的朋友隔成了两个迥异的世界。这中好文档,供参考12/22间,隔着的应该是推不倒的大山,填不尽的汪洋,即使是愚公、精卫也奈何不了的山河。8、这也带给作者深深的思考:齐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教师总结: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9、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所起的渲染、烘托作用。10、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理解小说主题。11、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带着思想去朗读。四、关注社会1、话题链接: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就像是一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是无限广大的。于是作者写道:(课件展示)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同学们认为作者对待希望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有了希望不去实践,也就无所谓有;只有勇于实践,希望才能成为好文档,供参考13/22现实。3、与闰土对话小说中的闰土,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小说中的故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代表。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我们,感受着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此时此刻,你想对闰土说些什么?
本文标题:鲁迅的故乡ppt课件【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66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