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文言文《孙权劝学》的阅读答案(精编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0文言文《孙权劝学》的阅读答案(精编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文言文《孙权劝学》的阅读答案(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文言文《孙权劝学》的阅读答案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划线的词。①见往事耳()②即更刮目相待()③及鲁肃过寻阳()()2、翻译下列句子。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好文档,供参考2/103、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4、你认为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5、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是如何说服吕蒙的?6、比较我们以往所学的仲永与本文的吕蒙,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参考答案:1、①了解②重新③到了……时候,到。2、①相隔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了。②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自以为大有所益。”4、军中多务。5、“略”6、“略”文言文《孙权劝学》的阅读答案2文言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好文档,供参考3/10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丙]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好文档,供参考4/10(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色愈恭,礼愈至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D.益慕圣贤之道自以为大有所益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蒙乃始就学。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②蒙辞以军中多务。12、[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劝后辈读书,劝说方式有何相同之处?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13、[丙]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14、[丙]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参考答案:好文档,供参考5/109.B(B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向/在;C周到/达到(要求);D更加/益处)10.D11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关键词:“以是”“假”)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推辞。(关键词:“辞”“以”)12.相同之处:孙权和宋濂在劝勉后辈读书时,都是现身说法,以个人读书经历来勉励后辈。(2分)启发: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2分)13.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或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靠近皇帝身边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14.“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阻力,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目标)。(意思对即可。)文言文《孙权劝学》的阅读答案3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好文档,供参考6/10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14.解释加点词语。(3分)(1)治经为博士邪()(2)见往事耳()(3)及鲁肃过浔阳()(4)即更刮目相待()(5)肃遂拜蒙母()(6)唯傅修期耳()15.翻译句子。(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卿言多务,孰若孤?16、出自本文的成语有两个,它们是:和(2分)好文档,供参考7/1017、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4分)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1分)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1分)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参考答案:乙文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14.(3分,每题分)①“邪”通“耶”,语气词②了解③等到④重新⑤于是,就⑥罢了15、(2分,每题1分)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杂来推托。②你说事务繁杂,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16、(2分,每空1分)吴下阿蒙、刮目相待17、①(1分,意对即可)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好文档,供参考8/10性,刻苦学习。②(1分,意对即可)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③(2分,一点一分,意对即可)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武人,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长进。文言文《孙权劝学》的阅读答案4《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木兰当户织'B.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小题2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好文档,供参考9/10以为大有所益小题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A小题4B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D中二者都是“用”;A:应当/对着;B:去/完成;C:了解/认清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好文档,供参考10/10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A中“卿”B中“孤”D中“自”都为人称代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B中“邪”通“耶”;C中“贴”通“帖”;D中“扳”通“攀”。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B中应是“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文标题:文言文《孙权劝学》的阅读答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69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