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角色假定”的惊人力量
“角色假定”的惊人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我们人人都能理解。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榜样——你最想成为的那一个人。如果没有现成的,也可“组合”一个。然后,作角色假定,心理学上也叫内模拟,即每时每刻把自己想像成你所希望的“那一个”人。不仅言谈举止要像,更重要的是思想行为要像。时常反省自己:“如果是他(她),会这样想,这样做吗?他(她)会怎样想,怎样做呢?”因为,心态和行为是紧密相连的:积极的心态导致积极的思维和行为,而积极的思维和行为必然养成积极的心态。有一个法国人,42岁了仍一事无成,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简直倒霉透了:离婚、破产、失业……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和从生的意义。他对自己非常不满,变得古怪、易怒,同时又十分脆弱。有—天,一个吉普赛人在巴黎街头算命,他随意一试。吉普赛人看过他的手相之后,说:“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什么?”他大吃一惊,“我是个伟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吉普赛人平静地说:“您知道您是谁吗?”“我是谁?”他暗想,“是个倒霉鬼,是个穷光蛋,我是个被生活抛弃的人!”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问:“我是谁呢?”“您是伟人”,吉普赛人说,“您知道吗,您是拿破仑转世!您身上流的血,您的勇气和智慧,都是拿破仑的啊!先生,难道您真的没有发觉,您的面貌也很像拿破仑吗?”“不会吧……”他迟疑地说,“我离婚了……我破产了……我失业了……我几乎无家可归……”“嗨,那是您的过去”,吉普赛人只好说,“您的未来可不得了!如果先生您不相信,就不用给钱好了。不过,五年后,您将是法国最成功的人啊!因为您就是拿破仑的化身!”他表面装作极不相信地离开了,但心里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伟大感觉。他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就想方设法找与拿破仑有关的一切书籍著述来学习。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开始改变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换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表情对他。事情开始顺利起来。后来他才领悟到,其实一切都没有变,是他自己变了:他的胆魄、思维模式都在模仿拿破仑,就连走路说话都像。13年以后,也就是在他55岁的时候,他成了亿万富翁,法国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土。把成功的景像视觉化把梦想图像化,想像成功的情景,像一部电视片一样,每天对自己播放,不断表达对自己梦想的信心。一遍又一遍的想,加深印象,默默地对自己讲,同时向别人讲。如果连做梦都不敢,那梦想真的永远不能成真。想像的心理暗示作用和内心塑造功能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很多宗教或各家各派修炼方法中,都有“暝想”的内容——处于放松状态,充分发挥想像,进行积极暗示。美国的一些心理教育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把某高中篮球队一群球技不相上下的年轻人分为三组。第一组规定一月内不得在球场练习投篮;第二组一个月内每天在球场练习投篮一小时;而第三组一个月内每天想像练习投篮一小时。一月后,对三组球员进行同场测试。结果,第一组的投篮平均成绩退步了;第二组的平均成绩进步了2%;以上两组的结果均在意料之中。出人意料的是第三组(想像练习组),平均成绩也一样进步了2%!世界上很多武术中都有一种训练方法,就是想像自己突然受到各种攻击时的应变方式,天长日久,这项训练会大大提高修炼者的反应速度和抗暴能力。“想像”是最理想的训练场,那里有你所需要的一切设备设施、环境条件(而不用花一分钱);在那里,你不会有任何失误,你总是胜利者。经常想像成功的景像,必然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使自己的目标更清晰,并在心里凝固下来。我们不仅要想像未来成功的情景,还要想像(回忆)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即使只是一次小小的成就,受到的一次小小赞扬。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过去的成功情形就会立时浮现,这是一份内心的鼓励,它可以使人重获力量,增加自信,恢复乐观。切记,应尽量避免回想过去的痛苦和失败经历,原因同上。比天空还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那里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重复操练,养成习惯据研究,一种举动或行为,只要每天重复操练,21天后就可养成习惯。我们不断重复,强化自身的“积极因素”,使之溶入我们的血液,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邱吉尔的演讲功力世人折服,其演讲的措词语调和手势中透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二战中最困难的时刻,英国军民的精神支持,几乎全靠邱吉尔每天的广播演讲。可是有谁知道,邱吉尔青年时特别害羞,一讲话就睑红,期期艾艾,唯唯喏喏。当他确定了自己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后,决心彻底改变自己的弱点。于是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自演自看,自讲自听;每一句词语,每一个语调,每一个神态,都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锤炼,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磨炼、提高。几年后,他便风度翩翩,语惊四座。你最后悔的是什么?如果别人工作你也工作,别人休息你也休息,别人娱乐你也娱乐,那么别人得到什么,你也只能得到什么,要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就得付出别人不愿付出的东西。尤其是在你还年轻的时候,还有机会竞争的时候。比利时一家杂志,曾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搞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题目是:你最后悔的是什么?并列出了十几项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被调查者选择。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有7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至事业无成由此我想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40岁的人被医师告知患了绝症,最多再活三年时间。因此他为了使自己最后的生命更有意义,拟出一个『三年要做十件事』的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写一本书、学一门外语、搞一项发明、辨一个工厂、游30座名山、看50个城市等等,而且计划出后便立即付诸行动。在过了二年零八个月的时候,10项目标全都完成。可当他再到医院复诊时,却发现是医师当时拿错了病历,自己根本没有患病。这也是一个经验,如果别人工作你也工作,别人休息你也休息,别人娱乐你也娱乐,那么别人得到什么,你也只能得到什么,要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就得付出别人不愿付出的东西。尤其是在你还年轻的时候,还有机会竞争的时候。有67%的人后悔年轻时,错误地选择了职业。应该说,错误不在选择了什么职业而在于选择了安稳。有三个大学的同学同时被分配到县市机关工作。几年之后有一个不甘心总这样打水把地的看领导眼色因此要求调到了企业。另外两位没动心。又过了几年,又有一个辞职下海。剩下的一个仍未动心。再过了几年三人相聚的时候,到企业的那已当了大厂的厂长,辞职的那个已成了富翁,而在机关的这个却后悔不该满足于每月可吃几百元的皇粮。按时下的择业观念,许多人的第一目标也是要有畀涝保收的稳定收入。到时候能拿工资、到时候就可领福利。但他们却忘了没有了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动力也就发掘不出潜力。不是天下伯乐太少而是自己埋没了自己。有63%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我就亲眼看到这样的景象,上初中的女儿晚上放学回来,正在麻将桌上的决战的夫妻不耐烦地一挥手「自己泡面吃去!」还有一对夫妻、每人拎着一只鞋在屋里追打自己上小学的儿子,惨叫声惊得四周为之不安,而且这些父母当时并不后悔甚至认为自己做得「很对」。直到多年以后,发现按照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方法」,并没有使子女成才和受益的时候,他们才会后悔『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有58%的人后悔锻炼身体不足。忘了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60岁以前想用身体换一切,60岁以后想用一切换身体。」世界之上,还有什么东西能比身体健康更宝贵,有人曾经提出一个口号,叫【小牛不倒只管推】。作为一种精神,也许值得提倡。但强行去推『病率』和『坏率』,就只能越推越病,越推越坏,缩短小牛的生命,降低小牛的价值。最有趣的是只有11%的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钱。对于还没有赚到很多钱的年青人和中年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很好的安慰。有钱虽然能够办很多事情但赚钱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年轻的时候后悔还可以改进;年老的时候后悔,想补救也来不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经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抚心自问:『我什么事情最后悔?』人生没有你想的那么长能快乐就尽量去快乐吧!到哪里寻找送信人1899年2月22日,阿尔伯特•哈伯德用了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了一篇题为《致加西亚的信》的随笔,发表在自己办的杂志上。哈伯德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居然大受好评并且一版再版,甚至在2000年被评为有史以来全球畅销书第六名。不过,更让人意外的是,哈伯德在一百多年前的随笔,看起来却像写于今天。书里的主角,其实不是“加西亚”,而是“给加西亚送信的人”。19世纪末,美国和西班牙因为古巴而开战。在宣战前,美国总统麦金莱有一封极为重要的信件,要交给古巴的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将军。但后者为逃避西班牙军队的追捕,正转战在丛林里,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然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重要。哈伯德强调的重点是: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而且他毫无保留地接受、并出色地完成了送信任务。很显然,罗文的故事让阿尔伯特•哈伯德受到极大的触动。他这样写道,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其实,阿尔伯特•哈伯德对罗文的故事大发感慨并不是偶然的,作为“曾为了三餐而替人工作,也曾当过老板,知道这两方面甘苦”的小企业家,在美国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深知员工的敬业、服从、勤奋、忠诚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看到了那些“道德不健全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并且努力地去劝告他们振作起来,成为一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人”。也许这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有人说,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变化”、“创新”等时髦概念时,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然而,我们却又无法回避,员工的忠诚、敬业、道德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公司的管理者,我们所面临的变化也带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那些经济起飞所依赖的基本商业精神――信用、勤奋和敬业。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工作时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不思自省,却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责任心。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在企业、政府机关、学校中蔓延,付出很大的努力都无法彻底消除。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我们怎能顺利前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罗文默默地接过总统的信,独自去完成这个艰巨得难以想象的任务时,像他这样的人是多么宝贵,否则,他的故事也不会如此感人,这本关于他的小书也不会如此长盛不衰。书里所宣扬的,其实是一种信念的力量。美国曾有本畅销书叫《信念的魔力》,书中指出:“信念往往能驱使一个人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信念是原动力,是能够把你引向成功的无穷力量。”罗文的信念便是千方百计把信送到,“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其实,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高度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敬业使一切人可爱。马路在维修,敬业的工人会礼貌而耐心地照看行人通过;敬业的大楼清洁工会跪在地上愉快而勤奋地擦地板,热情地向每一个出门的人问好;敬业的幼儿园阿姨比妈妈更加耐心,因为她们的职业使她们更了解孩子……敬业的精神面貌本身能让人们对任何一种看似卑微的职业肃然起敬。一次,和朋友谈起敬业这个话题,朋友在日本待过一段时间,对日本人的敬业印象深刻。他说,他们大到为客户服务,小到上街前化个妆,全都毫不马虎、力求完美。一次在一家电器城看产品,朋友不懂日语,只好用英语咨询。年轻的店员英语极差,但他绝不以一句“Sorry,Idon'tspeakEnglish”就把他打发掉。店员拿出小本和笔,请他写汉字和画图,然后以肢体语言加蹩脚英语加汉字配合图画来努力回答他的问题。实在没辙了,就小跑着去找一个稍懂英语的同事来,直到朋友得到满意的回答,
本文标题:“角色假定”的惊人力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7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