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青蛙卖泥塘》教案【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青蛙卖泥塘》教案【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青蛙卖泥塘》教案【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第一篇】说教材:1、教材说明。《青蛙卖泥塘》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1篇童话故事,本单元的课文向孩子们传达了保护环境,用双手改造环境的绿色思想。《青蛙卖泥塘》讲述的就是青蛙如何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以前的烂泥塘被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看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青蛙就不再卖泥塘了。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课标中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和童话故事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学习生字词,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内容,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重点为: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难点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说学情: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对于语言也有了一些积累,在形象思维依然丰富的同时,逻辑思维也正逐渐形成,开始为跨向下一个年级段――中年级做着各种知识、情感、能力的准备。那么,在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除了继续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为重点外,要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把朗读训练和词语教学紧密地结合,在品参考资料,少熬夜!词析句中体验语文的魅力,让学生习得必要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体验、运用等各种语文能力。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语段阅读,都尽量教授并适时总结学习的方法,在愉快、分享中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说教法:1、创设情景,游戏激趣。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开课用小青蛙将孩子们情景带入,然后在黑板上通过图片、简笔画逐步丰满不断变化的泥塘。识字教学时,由于考虑到识字很枯燥,我用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为分好组的字娃娃起组名的方法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整节课我力争让孩子们快乐识字,轻松阅读。2、读中有悟,习得方法。语文课堂应该是个灵动的课堂,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都应该让孩子们在学、练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方法。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悟得规律,如在识字过程中找到今天所学生字读音上具有相同点的`地方,又如在交流识字途径的过程中发现生活处处可以识字的窍门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运用课件,整合资源。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设计制作了简单实用的课件,适当的动画、精美的画面,试图为本课的童话色彩增加一笔亮色,也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直观的感知途径。说过程:由于是《青蛙卖泥塘》,故事具有承接性,因此我的教学流程为: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理清内容→重点学文,感受变化→学写生字,交流评议。具体过程如下。一、初读课文。青蛙卖泥塘的故事很有趣了,想读吗?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字读完课文后多读几遍。(课件出示生字)2、检查生字读音。3、记忆生字。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4、检查读词。5、读通句子,不要添字掉字,读出节奏。6、整体读课文,做到通顺流畅。识记生字是二年级阅读课第一课时的重点,我在这一部分浓墨重彩,用各种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识记。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由句到篇,层层落实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的教学目标。将初读文,学生字落到实处。三、快速阅读,理清课文内容。在青蛙买泥塘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小动物给青蛙提出了建议?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在向孩子们灌输整体感知,理清线索的观念,同时也是对多次读文的一次从形式到内容的考察。四、学习课文6—8自然段。1、我们先来看看野鸭告诉青蛙,泥塘里的水太少了,那么青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自由朗读课文,分别画出想和做的句子。2、指名朗读,重点指导青蛙是怎样做的(引水),感悟青蛙引水的不容易。3、小青蛙种了草,引来水,泥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青蛙心里会想些什么?接下来青蛙又听取了其它小动物的建议,泥塘又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学习第7自然段。【第二篇】听了你的吆喝,小动物们都想来池塘看看,瞧,谁先来了?(野鸭)野鸭,野鸭,你买我的泥塘吗?为什么呀?看来,野鸭也不满意呀,谁来读读,读出他的不满意。《青蛙卖泥塘》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喝”。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揭题导入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2、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猜测?(指名回答)你们真会想象!小青蛙到底是怎么卖泥塘的呢?他卖出去没有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讲解“蛙、卖”)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2、教师检查读生字。(1)带拼音认读生字。注意读准“舒”是翘舌音,“撒”是平舌音,“坑、挺、泳、愣”是后鼻音。(2)去拼音认读生字。3、读课文,读通顺词句。(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中,看看能否把句子读得更通顺些。(2)学生自由读。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卖出去没有?原因是什么?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4、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他觉得自己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想把它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5、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1)结合图片。①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②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2)启发学生回忆平时在哪儿、什么时候听过吆喝。(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三、指导书写1、学生认读“蛙、卖”等8个生字。2、学生自己记字形,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3、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里怎样写才好看?(指名交流)4、师范写,重点指导。蛙:右边是两“土”字叠加,注意横画长短分布。搬:中间的“舟”字横画不穿头。卖:与“买”字做对比分析。5、学生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说)同学们讲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卖泥塘吗?接下来我参考资料,少熬夜!们继续学习课文。二、研读课文,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3~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为什么?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不满意的语气读出来。(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老牛遗憾的语气)(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野鸭嫌弃的语气)(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有什么不同。(一次比一次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1)想:①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②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2)做:①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②砍竹子,引山泉水。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灌足了水)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7、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泥塘边经过?他们说了些什么?8、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的训练。出示:(1)一只小鸟飞来了,他说:“。”(2)来了,他说:“。”(3)来了,他说:“。”9、“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指名读青蛙的话)10、青蛙说:“多好的地方!”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好?把这些句子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11、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12、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鼓励学生大胆表达)13、难怪青蛙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三、回归整体,拓展思维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组织讨论:青蛙为什么没有卖掉泥塘?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3、同学们说得真好,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我建议,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好吗?四、分角色表演故事1、学生在小组内把故事讲一讲。2、试着把课文分小组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小组在全班表演。4、对演得好的小组进行奖励。[教学板书]21、青蛙卖泥塘青蛙卖泥塘老牛——没有草野鸭——水太少小鸟——缺点儿树蝴蝶——缺点儿花……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劳动创造美好)[教学反思]《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是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我在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故事人物的感情变化及故事发展。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一点不足,就是没有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青蛙从卖泥塘到不卖的变化,以及对第11自然段中“卖泥塘的吆喝”的教学不够完美。《青蛙卖泥塘》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学会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和同学演一演这个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阅读第五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准备词卡、泥塘景色的图片、动物头饰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书写“盖”和“尽”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重点读好第五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认读词语:1、借助前一课所学的词语,回顾故事前面的内容。2、认读本课词语,正音。二、读一、二自然段,过渡切入教学重点:1、引读一、二自然段。2、大家看,青蛙又在卖泥塘呢!(吆喝“卖泥塘哟,卖泥塘!”)指名读。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受泥塘的变化:2、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小动物们又给青蛙提了哪些建议:①交流:有谁来了?说了什么?找到文中句子读一读。②教师引读第三自然段。③师扮演青蛙,学生扮演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师生交流: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说?青蛙应该怎么做?(相机板书:“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等词)3、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青蛙是怎么做的:
本文标题:《青蛙卖泥塘》教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1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