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四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样本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样本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四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样本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母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教法学法教法:“情景设置法”、“质疑引读法、”、“朗读感悟法”、“提问法”、“点拨法”等。学法:“圈点标注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质疑法”。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1篇课文我们到认识了性格古怪而又淘气可爱的猫。其实老舍先生家还有一只动物——母鸡。他是不是也像喜欢那只猫那样喜欢它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老舍先生家的《母鸡》。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2、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3、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三、阅读质疑1、通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参考资料,少熬夜!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一向讨厌→母鸡←不敢再讨厌过渡: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态度发生如此变化呢?四、自主探究(一)指导探究一至三自然段。1、轻声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呢?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1)讨厌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重点语句解析: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读: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它那嘎嘎的叫声总是——(没结没完)特别是到下蛋的时候,母鸡差不多是——(发了狂)3、揭示总分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看板书:作者先总说讨厌母鸡,再分别叙述了讨厌母鸡的理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总分)4、请用讨厌的语气齐读课文1、2、3自然段。5、老舍先生对待母鸡的情感,前后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二)指导探究四至十自然段。1、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2、交流重点语句:(1)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参考资料,少熬夜!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三)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的写法特点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3、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4、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5、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6、总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五、作业布置1、熟练朗读课文。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板书设计猫──古怪、可爱(围绕中心句写)\突出特点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同的认识)/附:相关链接1、词语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趁其不备:趁人不防备的时候。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参考资料,少熬夜!警戒:戒备。文中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表现了这位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与辛苦,也表达了作者的敬意。鸡雏:幼小的鸡。颤颤巍巍:抖动摇晃的样子(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欺侮:欺负。反抗:用行动反对;抵抗。消瘦:形容身体极瘦。凄惨:凄凉悲惨。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心情。2、多音字似:shì(似的);sì(相似、似乎);恶:è(凶恶、恶劣);ě(恶心);wù(可恶、厌恶);差:chā(差别、差距);chà(差不多、差生);cāi(出差、差使);cī(参差、参差不齐)。四年级语文教案2《槐乡的孩子》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学习时间:1~2课时学习准备: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2、教师准备学习网站;学习过程: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1、从“_”认识略读课文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2、再读课文。思考:参考资料,少熬夜!(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1、打开网站:(1)积累词语;(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2、反馈学习情况: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四、巩固练习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课后记:语文园地一谢家湾小学知识目标:1、完成习作。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情感目标:熟练背诵古诗。能力目标: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1、导入: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4、评议(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参考资料,少熬夜!(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二、习作指导1、导入。2、生选择写作题材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3、写法指导: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4、生拟定提纲、评议。5、生起草。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7、生各自修改。8、誊写文章。三、日积月累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2、指名横着诚。3、揭示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4、齐读巩固。四、读读认认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4、齐读巩固。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五、读读背背1、师范读古诗。2、师引导。3、生模仿读。4、比赛读。5、师生合作、表演。6、竞赛背诵。六、展示台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2、了解展示准备。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参考资料,少熬夜!4、评选优秀展示组。四年级语文教案3《可贵的沉默》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2、理解词义。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索性:直截了当,干脆。参考资料,少熬夜!阻止:使停止行动。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依然:依旧。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期待:期望、等待。追逐:追赶。沉默不语:不说话。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继而:接着。稚拙:幼稚笨拙。3、读课文,理清条理。(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样本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2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