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计算专业实习报告范文【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计算专业实习报告范文【参考4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计算专业实习报告范文【参考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计算专业实习报告【第一篇】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在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的学习、生活都非常的有味道,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怀念,虽然是短短的十六天,接触一门之前不怎么熟练的编程语言,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和同学的耐心帮助下,把这段时间的学习也扎实地进行着,自己也做了详细的心得体会和笔记,最后的大作业对于自己来讲也是个很大的挑战,虽然并没有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做到熟练的应用,但是实习的过程中我所学到的知识,让我终生都会受用不穷的。一、实习简介1.实习时间安排。本次实习时间安排如下:从7月24日开始,至8月8日结束。2.实习工作安排。先是跟着老师一起学习python及人工智能的一些知识,完成课堂布置的相应作业,参加举行的考试,到最后和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老师布置的大作业。二、实习目的通过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门新的变成语言python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结合课堂老师布置的大作业,增强了工作实践经验,是自我增值,培养团队合作、与人沟通、吃苦耐劳、终身学习等素质和精神。增强对社会的现状及发展的感性认识,综合提高自己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三、实习经历老师前半段主要是给我们讲解了python语言的一些基本的语法,python语言有严格的缩进格式,这个是不同于之前学过的C语言;五个标准的数据类型:Numbers(数字)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Tuple(元组)Dictionary(字典);支持四种不同的数字类型:int(有符号整型)long(长整型[也可以代表八进制和参考资料,少熬夜!十六进制])float(浮点型)complex(复数);利用type()可以输出数据的输出类型,()可以获取数据的长度;还有切片等等一些语法知识的运用,也包括一些自己之前遗忘的知识,比如说脚本语言是什么,自己通过百度也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老师后半段主要是讲解了一些算法,K-means算法和KNN算法,也布置了相应的作业,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协商讨论、请教老师也完成了作业和最后的大作业。四、实习体会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虽然也是学习新的知识,但是和之前学校不同,长时间在学习和训练中来回,让自己更加熟练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经过这次短暂的实习,让自己对计算机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实习虽然结束了,再过几个月,我们真的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想想自己大学生活,有许多让我回味的思绪,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一起飞扬,飞向远方,去追逐我的梦!感谢老师的悉心安排与关心,感谢的这次实习机会,未来可期,继续努力!计算专业实习报告【第二篇】硬盘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运行计算机时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目前绝大部分都存储在硬盘上。硬盘在各种各样固定存储设备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它是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存储设备。必备常识篇说到了解硬盘,我们首要的一步是了解一些有关硬盘的常识。关于硬盘,最重要的不外乎结构、磁头技术、接口、容量、单碟容量、缓存、转速、数据传输率等概念,我们不妨一一来看1、结构现在绝大多数硬盘在结构上都是温彻斯特盘。从1973年IBM生产出第一块温氏硬盘以来,后来的硬盘基本都沿用了这一结构,即采用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其核心就是:磁盘片被密封、固定并且不停高速旋转,磁头悬浮于盘片上方沿磁盘径向移动,并且不和盘片接触。2、磁头技术硬盘读取数据是通过磁头来完成的。最早的传统磁头是电磁感应式磁头,这些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由于硬盘读、写操作的不同,这种二合一磁头就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对硬盘的设计造成了不便。后来的硬盘开始采用MR(磁阻磁头技术)磁头这种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磁感应磁头,而MR磁头则参考资料,少熬夜!作为读取磁头磁阻。这样便可以得到更好的读/写性能。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来感应信号幅度,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准确性也较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扩大了盘片的容量。然而,随着单碟容量的不断增加,终于到了MR磁头的读取极限,于是GMR(巨磁阻磁头技术)磁头诞生了,现在单碟容量超过5G的型号都采用了GMR磁头。进入20xx年后,几乎全部硬盘均采用GMR,GMR磁头技术是在MR的基础上开发的,它比MR具有更高的灵敏性。正在基于越来越先进的磁头技术,才使硬盘单碟容量越做越大成为可能,目前最新的磁头是基于第三代巨磁阻磁头技术。3、接口硬盘的接口方式可以说是硬盘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这点从SCSI硬盘和IDE硬盘的巨大差价就能体现出来,接口方式直接决定硬盘的性能。现在最常见的接口有IDE(ATA)和SCSI两种,此外还有一些移动硬盘采用了PCMCIA或USB接口。(1)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IDE接口最初由CDC、康柏和西部数据联合开发,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TA)制定标准,所以又称ATA接口。我们普通用户家里的硬盘几乎全是IDE接口的。IDE接口的硬盘可细分为ATA-1(IDE)、ATA-2(EIDE)、ATA-3(FastATA-2)、ATA-4(包括UltraATA、UltraATA/33、UltraATA/66)与SerialATA(包括UltraATA/100及其它后续的接口类型)。基本IDE接口数据传输率为/秒,传输方式有PIO和DMA两种,支持总线为ISA和EISA。后来为提高数据传输率、增加接口上能连接的设备数量、突破528M限制以及连接光驱的需要,又陆续开发了ATA-2、ATAPI和针对PCI总线的FAST-ATA、FAST-ATA2等标准,数据传输率达到了/秒。1996年昆腾和英特尔合作开发了UltraDMA/33接口,严格说来,这已经不能算IDE接口,而应称为EIDE接口,它采用PIO模式5,数据传输率达到33MB/秒。1999年昆腾又推出了UltraDMA/66接口,传输率为UltraDMA/33的两倍,采用CRC(循环冗余循环校验)技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了80线的专用连接电缆,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硬盘接口类型即为UltraATA/66。不过,在进入新世纪后,最有前景的硬盘接口类型则该是UltraATA/100了,它的理论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可以高达100MB/s。(2)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SCSI并不是专为硬盘设计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总参考资料,少熬夜!线型接口。由于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所以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系统占用率极低,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这种接口的硬盘大多用于服务器等高端应用场合。4、容量容量可以说是用户对硬盘认识最多的一个技术指标,它的单位是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影响容量的两个因素是单碟容量和碟片数量。顾名思义,单碟容量也就是在单张盘片上所能存储的信息容量,单盘容量越大,实现大容量硬盘也就越容易,寻找数据所需的时间也相对减少。现在硬盘的单碟容量是越做越大了,一般都可以达到20G。单碟容量提高的同时,硬盘的生产成本也随之而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硬盘厂商竞先推出高单碟容量的硬盘产品。你有时在检测硬盘时可能会发现厂家标称的容量和电脑检测的容量不一致,这是由于他们采用的换算单位不同,厂家多以1000进制换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而电脑中多用1024进制换算。5、缓存由于CPU运算与硬盘读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速度差异,为了解决硬盘在读写数据时CPU的等待问题,在硬盘上设置适当的高速缓存,以解决二者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硬盘缓存与主板上的高速缓存作用一样,是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当然缓存越大越好。目前IDE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到2M之间,主流硬盘的数据缓存应该为2MB,而在SCSI硬盘中最高的数据缓存现在已经达到了16MB。6、转速转速指的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其单位是RPM(RoundPerMinute,每分钟旋转次数),它直接影响硬盘的数据传输率,理论上转速越快数据传输率就越大。目前IDE接口的硬盘主轴转速一般为5400和7200rpm(转/秒),主流硬盘的转速为7200RPM,至于SCSI硬盘的主轴转速一般可达7200到10,000rpm,而最高转速的SCSI硬盘转速高达15,000rpm。更快的转速可以使盘片转动一周的时间减短,使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寻道时间减短,更快地寻找所需要的数据,同时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会提高,使读写速度加快。7、平均寻道时间这个指标指磁头从得到指令到寻找到数据所在磁道的时间,它是代表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需要注意的是它与平均访问时间有差别。平均寻道时间越小越好,现在选购硬盘时应该选择平均寻道时间低于9毫秒的产品。8、内部数据传输率参考资料,少熬夜!内部数据传输率是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可以说是影响硬盘整体性能的关键,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例如有的硬盘给出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131Mbps,但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s。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30MB/s到45MB/s,这比UltraATA/100的100MB/s低多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盘作为电脑的瓶颈,其病根还在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上。9、外部数据传输率这是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它与硬盘的接口类型是直接挂勾的,因此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目前主流硬盘普通采用的是UltraATA/66,它的最大外部数据率即为/s。而采用目前最新的UltraATA/100接口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即可达到100MB/s。对于SCSI硬盘,若采用最新的Ultra160/mSCSI接口标准,其数据传输率可达160MB/s,FibraChannel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将可达200MB/s!10、MTBF(连续无故障时间)它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时。这项指标在一般的产品广告或常见的技术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时可专门上网到具体生产该款硬盘的公司网址中查询。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技术指标外,影响硬盘性能的还有道至道时间、硬盘表面温度等因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说实话,一口气说这么多专业性挺强的内容,不但你可能难以消化,就是我的头都大了。但之所以坚持讲这些术语常识,只是希望你对硬盘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至于对硬盘一无所知。关键技术篇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由于技术的发展,硬盘的速度、性能在近几年里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究其根源,硬盘在技术上的突破只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使硬盘的单碟容量更高以能存储更多的数据(此项技术也就是在上面所说的.盘片及磁头上下功夫);改进硬盘的主轴电机以使其转速更高,从而减小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采用更先进的硬盘附加技术,以使硬盘的工作稳定性及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参考资料,少熬夜!正是这样一个思路,如今的硬盘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并将在新世纪里继续得以广泛的应用:1、RAID(Redunde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磁盘阵列技术RAID实际上可以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
本文标题:计算专业实习报告范文【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6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