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奥尔夫音乐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奥尔夫音乐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奥尔夫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语词律动及乐器演奏,感应歌曲的问答句。2.鼓励幼儿通过寻找不同颜色太阳,认知不同颜色。活动准备:挂图、各式物品卡、各色太阳卡、圆舞板、铃鼓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师: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正在这时候,一朵乌云飘过来。小老鼠担心一旦下雨,比赛就无法举行了。于是,小老鼠不停的问太阳在哪里?那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一起听听看。二、肢体律动1.播放音乐,教师做语词律动。问句一拍腿唱,答句一拍手摇头唱。问句二拍腿唱,答句二拍手点头唱。2.教师带领幼儿清唱,并做语词律动。3.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语词律动。4.教师以教室里的物品与幼儿做问答唱。5.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问答。三、寻找太阳师:我们都知道小老鼠怎么找太阳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先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太阳呢?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卡,让幼儿认知后,把图卡放在教室的四处。师:我们要开始找太阳咯!找什么颜色的呢?2.教师出示任意太阳图卡,幼儿替换颜色语词歌唱。问句一替换颜色唱,答句一将图卡藏于身后,问句二再出示刚才的图卡,答句二手指太阳唱。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教室各个地方的太阳。问句一遥望散步唱,答句一摊开双手摇头唱,问句二遥望散步唱,答句二拍手走到指定的太阳位置。四、乐器感应师:小老鼠把太阳都找到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可乐器宝宝说,他也会找太阳,你们信吗?让幼儿尝试在问句时用圆舞板敲奏拍子,答句时用参考资料,少熬夜!铃鼓敲奏节奏。播放CD,进行乐器演奏。师:乐器宝宝们真能干,小朋友们也很棒,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们辛苦啦!快把乐器宝宝送回来休息吧!收乐器。奥尔夫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肢体游戏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2、模唱唱名问答句,并体验游戏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挂图P1、P2、呼啦圈、彩色飘带、唱名卡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出示挂图P2、P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师:瞧,小动物们都在等着宝宝叫他们的名字呢,小猫、小马、小鸟、小鸭、小狗、小猪,宝宝点完了名一看,哈哈,大家都到齐了,于是宝宝带着所有的小动物一起去农场,在农场他们都非常的开心,高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二、感应特定节奏1、肢体律动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动物们唱歌的声音吧!播放CD,教师带领幼儿做肢体律动。动物叫声部分感应拍子,咿呀咿呀唷部分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第一遍幼儿听音乐观察老师的肢体律动,第二遍请幼儿自己创造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三遍站起来围圆圈活动。2、道具游戏(1)呼啦圈师:宝宝带着小动物们唱歌,还带着他们玩锯木头的.游戏。看看宝宝给小动物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呼啦圈房子,该怎么玩呢?原来,宝宝已经告诉了小动物们,他给每只小动物准备一间房子,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要跳到房子里锯木头。教师尝试让幼儿根据“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创编各种锯木头的动作。播放音乐,分组游戏。师:小动物们和呼啦圈一起玩真开心,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两个人玩一个呼啦圈,听到动物叫声就和好朋友一起抬着呼啦圈散散步,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两人一起用呼啦圈锯木参考资料,少熬夜!头。播放音乐,若干名幼儿示范,再请全体幼儿一起做。(2)彩色飘带师:小动物们用呼啦圈锯了好多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可还是不够,宝宝给小动物们又送来了另外一种道具,瞧!这是什么?嗯,飘带也会听着“咿呀咿呀唷”的音乐锯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哦!让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们吧!播放CD,幼儿听音乐锯木头。三、模唱唱名师:太好了,小朋友们真能干!宝宝要开始点名咯!宝宝这次想听听大家一起回答的声音,宝宝问‘dddslls’小朋友一起回答‘mmrrd’.1、教师请一名幼儿上来示范后,全班一起模唱答句。2、请男孩女孩分组换角色交换问答句。3、听音乐把乐器送回筐里。奥尔夫音乐教案3活动目标:1、听辨一种声音的音源;2、增强幼儿听辨音色的能力活动准备:碟片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带领幼儿一起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都玩过哪些游戏?带领幼儿一起回忆,让幼儿对自己所玩的游戏能够有更深层的认识;(2)、我们所玩的游戏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如:捉迷藏、抢椅子……同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到的这些游戏的玩法也告诉我们,对于能够大胆说出来的小朋友,教师应表示认可,给予鼓励。2、对我们刚才回忆到了我们以前所玩的游戏中,捉迷藏,通常我们所玩的过程中,都是一个人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去找,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把一个小朋友的眼睛蒙起来,让他去抓他身边的伙伴。3、规则:(1)、教师播放出音乐《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2)、教师出示铃鼓,将一名幼儿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幼儿都围在他的周围,教师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铃鼓,让蒙眼的幼儿听随声音的方向去抓身边的小朋友,鼓励参考资料,少熬夜!每位幼儿都参与游戏中去,反复练习,互换游戏角色,感觉其中的乐趣。奥尔夫音乐教案4活动过程:一、进入活动室。音乐《呼噜呼噜清洁歌》师:跟着老师来跳个舞吧!二、故事引入,出示小花猫图片师:咦!这是谁呀?(出示小花猫)河马医生送给小花猫一瓶神奇的沐浴乳,小花猫每天都用它来洗澡,现在爱洗澡的小花猫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也变爱清洁讲卫生啦!三、欣赏乐曲,了解曲式.1、欣赏乐曲,教师手指图谱,引导幼儿了解曲式。2、引导幼儿知道本首曲子的曲式是ABABA的形式。3、欣赏A段,感受A段有什么感觉?4、欣赏B段,感受B段又有什么感觉?5、感受颤音以及用肢体表现颤音。四、观察图片,模仿、创编洗澡动作1、欣赏音乐,教师依据乐句出示图片2、模仿并创编动作A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B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3、暖身操A段:拍的感应(肢体各部位做各种洗澡的动作)B段:颤音感应(肢体不同部位抖动)五、洗澡时间1、请幼儿拿洗澡工具,围成大浴缸2、商量道具乐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3、铃鼓A段舀水:拍的感应(铃鼓当脸盆舀水,不同方位)B段洒水:颤音感应(铃鼓举高摇晃洒水)4、刺刺球、水袖A段:拍的感应(刺刺球在身上擦)B段:颤音感应(大面积用力擦)5、创意想象还有什么乐器或道具可以拿来当作洗澡工具请学生发明,并配合音乐设计动作六、四拍顽固伴奏老师翻拍《创意游戏节奏卡》,学生手持不同乐器作敲奏*A段:顽固伴奏(敲奏四拍顽固伴奏型)*B段:交换乐器(乐器互相交换)活动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熟悉音乐旋律,通过图谱、肢体动作、道具来感应乐曲曲式,理解颤音的特点。2、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洗澡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乐曲图谱,A、B段字卡,小花猫洗澡图片5张,CD碟2、道具:铃鼓、木鱼(各分成幼儿人数的一半),小软球、水袖、沙球、小方巾(用篮子装着、人手一份)奥尔夫音乐教案5一、活动目标(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3)通过语词替换,培养幼儿应变能力。二、活动准备(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片(2)“骑转马”音乐碟(3)木马头饰(4)上行下行同音反复的音乐图谱三、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难点:幼儿听辨上行音、下行音、重复音。四、活动队形半圆形五、活动过程1、音乐入场。音乐《慢慢走》2、故事导入师:宝宝担心长针先生追不带短针小姐,他便骑着旋转木马帮他一起追。3、肢体问答师:去追短针小姐呀前我们要运动运动,热热身!现在老师拍腿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就拍手回答老师的。问句:拍腿(老师老师在哪里?)。答句:拍手(老师老师在这里)。(重复两遍)4、实物与人物名称(1)、物品方位辨认教室里的物品以及它的方位。师:刚才小朋友都能很快的准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谁唱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歌最好听。老师唱歌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也要唱着歌回答老师的问题噢!问句:老师唱“电灯电灯在哪里?”答句:学生指唱“电灯电灯在这里”问句:老师唱“风扇风扇在哪里?”答句:学生指唱“风扇风扇在这里”(可以找不同的物品多玩几次)(2)、图卡的辨认老师介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卡和字形,并贴在教室的周围。师:(出示人物图卡)小朋友看你能认出她妈?(幼儿回答完后老师将人物图卡贴在教室的周围)老师并依次问剩下的人物。5、音感:分辨上行、下行、重复音。(1)音名模唱老师弹琴与学生练习模唱音名音阶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个唱歌高手给小朋友唱歌呢!(老师弹琴)第一遍:CDEFGABC第二遍:老师弹唱小朋友肢体动作(由低到高—由蹲到站起)第三遍:动作并配上骑转马的音乐,幼儿表演。(2)、模唱上行下行同音反复。出示模唱图谱(图谱:上行以蝴蝶代表、下性以蜜蜂代表、同音反复以毛毛虫代表。)第一遍:上行:CDEFG下行:GFEDC同音反复:GGGGG第二遍:看图谱结合骑转马音乐模唱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6、骑马唱歌(队形:圆形)师:我们做了热身运动后就要出发去追短针小姐了,去的路上我们要骑上转马唱着歌噢!小朋友要仔细的听老师的问句。小朋友骑到正确的人物图卡面前并停下指唱答句。问句:老师唱“爸爸爸爸在哪里?”答句:学生指唱“爸爸爸爸在这里”问句:老师唱“妈妈妈妈在哪里?”答句:学生指唱“妈妈妈妈在这里”(依次爷爷奶奶问答句)六、活动结束师:我们骑着转马去追短针小姐了。(骑转马离开活动室)参考资料,少熬夜!
本文标题:奥尔夫音乐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8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