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品德与社会》教案精编5篇
好文档,供参考1/16《品德与社会》教案精编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品德与社会》教案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品德与生活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举一个同学间发生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事例。师述:同学之间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矛盾,那么该如何处理是最恰当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同学之间》共同讨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做?二、美好回忆。好文档,供参考2/161、师述:升入三年级了,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请你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2、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讲。(对存在偏差的帮助、关心,如帮人打架、做作业、抄袭等要正确引导。)三、设身处地。1、师述:在与同学相处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想?请看下面的两个事例。2、指名读第一个王楠楠的事例。你能想象到楠楠当时的心情吗?你帮助过人吗?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帮助体验互相帮助和分享的快乐)3、指名读第二个朱灵的事例。你知道尹瑜是怎样说服她的小组同学的吗?你能体会到朱灵当时的感受吗?(帮助学生懂得不能因为别人的有某方面的缺点就排斥他人。)4、指名读第三个乔典事例。你被人冤枉过吗?当时的心情如何?你能为乔典出出主意,帮他解除烦恼吗?(帮助学生体会被人冤枉的感受,理解同学间要互好文档,供参考3/16相信任。)5、指名读第四个王辉的事例。如果你是王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帮助学生体会到与他人相处中要理解与尊重他人。)6、指名读第五个周青的事例。你能体会周青的感受吗?(帮助学生懂得不能起侮辱性绰号)7、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写一写再说一说:不会劝阻的原因。劝阻的原因。8、你们班上也发生过这类事吗?四、送他一缕阳光。假如你的同学有这样一些内心的阴影,你能不能做个“阳光使者”,送给他一缕阳光,帮他驱散心中的阴影,打开心扉?1、分别指名朗读和讨论三个事例。(1)告诉学生不能嫉妒,要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告诉学生同学间交往要尊重有各种困难的同学。(3)帮助学生懂得要帮助和尊重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好文档,供参考4/162、举班上的一些事例来讨论。五、黄金法则。师述:人与人相处有一条黄金法则,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呢?1、读书,了解意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应该怎样对待别人。)2、填一填,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说明。你想要别人关心你,别人也想要你他。你想要别人尊重你,别人也想要你他。3、相反,如果你对别人不好的话,那你也就很难让别人对你好。听故事《蜗牛和蝴蝶》六、总结。读读名言结束课文。《品德与社会》教案2〖教学目标1.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而自豪的态度。好文档,供参考5/16〖教科书分析参见第34~35页。〖教学准备教师要阅读和准备有关四川都江堰和新疆坎儿井的相关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参观瞻仰一下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吧!”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讨论“农业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们明确,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果水的来源主要依靠自然降雨,不可能那么及时,不可能尽如人愿,或旱或涝,没有定数。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完全受自然降雨的控制,人们形象地把这种农业叫做“靠天吃饭”。如果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完全由人利用灌溉来控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于是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就注重兴修水利,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所以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3.探究活动一。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4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好文档,供参考6/16挥作用的?”通过探究知道:岷江经常洪水泛滥,2000多年前,秦朝的李冰父子率众修建了都江堰。利用建在江中的“鱼嘴”“飞沙堰”“金刚堤”对岷江进行“三七分水”,平时七成水流进内江,用于保证浇灌成都平原的田地;三成水从外江流走。遇到岷江发洪水,利用鱼嘴附近的闸门进行“倒三七分水”,三成江水流进内江用于灌溉;七成水从外江泄洪,使得成都地区旱涝保收,造就了一个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直到今天都江堰仍在继续为人类造福,所以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我们为祖先的伟大创造而感到骄傲。4.探究活动二。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5页新疆坎儿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水?”通过探究知道: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干旱少雨,天山上融化的雪水太宝贵了,如果在地表流动,会很快地从干涸的土地上渗漏掉,或被强烈的阳光蒸发掉。所以,新疆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在戈壁滩上运输和使用水源的地下暗渠工程―――坎儿井。正是有了坎儿井,才可以减少水的损失,以便用到最需要的农田里,正是这一古代就创造出来的节水灌溉工程,在因为干旱而草木不生的戈壁滩上,才创造了一个个神奇的绿洲。好文档,供参考7/165.教师。教师肯定学生的探究,鼓励他们今后多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给教师的建议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或者在黑板上绘制都江堰和坎儿井的示意图。〖建议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和关注程度。《品德与社会》教案3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生活的调查,了解社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并明白它们与工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2、了解社会生产部门中的各行各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变化着,相应地,人们会随着行业的变化,可以变换行业。3、引导学生运用调查了解的探究学习方式,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4、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好文档,供参考8/16课前准备:1、给学生分发调查表,让学生了解家里或周围的人正在从事的行业。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互动,生成话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一个话题: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看了这个话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提问,师相机归纳小结: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他们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师:今天,我们就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探讨。二、唤醒生活记忆,拓展生活经验(一)他们为我做什么?1、感受一天中有多少行业的劳动者为我们辛劳师:刚才同学们问了,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我们不妨从一天的生活说起,今天早上你们吃了什么?(学生交流早上吃的早餐)师:早餐真丰富!当你手捧香浓的牛奶,品尝可口好文档,供参考9/16的小菜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经过多少人的手才到我们手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有多少行业的劳动者已经开始了忙碌?2、观看录像(出示课件)晚上在路上各种车辆在行驶;很多奶点的工作人员开着小型车进配货场领奶,从大车上卸奶,装到小车上;送奶员来自己的牛奶供应点领牛奶,骑上自己的三轮车送奶;送奶员到达自己服务的小区,保安查他的证件,允许他进入小区;送奶员把牛奶放进了奶箱;环卫工人清理垃圾;蔬菜批发市场呈现出忙碌的景象;运菜的人在赶路;运菜的人把菜摆在摊点上;小区内清洁工把扔在外面的垃圾放进垃圾箱;公路上,洒水车在洒水,清洁工在扫街道。3、交流讨论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观看录像的感受)好文档,供参考10/16师: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好!4、说自己日常生活师:从白天到夜晚,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请说一说你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可能会说,我们穿的衣服先有农民种棉花,再由工人纺纱织布,然后裁剪,最后做成衣服;还有人运到商场,有人卖衣服,然后我们的爸爸妈妈去买;在学校不懂的问题,教师会教我;有的同学家离学校很远,他们坐车来学校,司机会帮助他们;出去游玩时,导游会给我们讲解,安排路线;邮递员给我们送报纸,让我们了解很多信息;我们住的房子先由设计师设计,然后由建筑工人修建楼房,还有装修公司的工人来我家装修……)。师:生活中有这么多不同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试着把这些不同的行业分分类。5、学生填表(学生在书上填表)师:同学们,你们想对这些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人说点什么吗?请闭上眼睛默默地在心里说吧!(学生虔诚说心里话)三、小结好文档,供参考11/16第二课时一、上节回顾二、反思思考:假如……师: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行业的人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也许我们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选一个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学生交流,他们可能会说假如农民都不种地了,全世界的人都吃不到粮食,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都会饿死的;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停止劳动,我们就会没水洗澡,没水喝,都要渴死了;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我们的生活会是一团糟;假如所有的医生都不上班,病人会痛死的;假如学校没有老师,我们会没文化,也不会从老师这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假如没有解放军保卫我们,就不会有幸福与和平……)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师:是的,我们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三、挖掘课程资源,进行访问活动师: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有的我们经常见面,却很少关注他们;有的我们满怀好奇,却没办法见面。你好文档,供参考12/16们想不想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一)确定沟通方法师:有什么办法?(学生交流:采访、打电话、写信、上网发E-mail)师:想不想现在就去采访?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模拟的小队采访活动(二)讨论活动计划师:要保证采访成功,要制定采访计划(媒体出示小队采访计划,学生讨论分工)师:小记者们,出发吧!(学生分组到教师办公室、学校餐厅、校园、门房、商店采访)交流采访收获师:请每组派一位同学上来介绍你们组采访的情况(实物投影访问记录,学生汇报采访情况)师:通过采访活动,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采访后的感受)师:我们一起大声地为辛勤工作在不同行业的人们说声:“谢谢你们!”四、问题拓展延伸,走向生活师:同学们,活动进行到这儿,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好文档,供参考13/16(学生交流,师归纳:有这么多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师:今天的活动虽然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相处是长久的。在生活中,让我们面带微笑,带着问题去面对每一个劳动者。我们还要努力学习,今后更多地参与社会、关注社会,让拥有的知识和本领去创设更加美好的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案4教学目标: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教学过程: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好文档,供参考14/16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4、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5、布置作业观察
本文标题:《品德与社会》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90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