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要点(4)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要点(4)第九章劳动关系与员工保障管理一、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及其法律特征(1)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P265)(2)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P265)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直接的联系;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作为关系一方的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即所在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其劳动规则及有关制度。2、劳动关系的内容(1)劳动关系的主客体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劳动者的组织(工会或职代会)、用人单位。(P265)劳动关系的客体:是主体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P266)(2)劳动关系内容是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P265)3、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问题及改善途径:(略)二、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是双方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P268)2、劳动合同的特征(P268)合同的当事人是特定的,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目的在于保证劳动过程的实现;合同双方存在管理上的依从关系,即主体之间具有从属性。3、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包括目的合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和程序合法、行为合法)(P269)4、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应体现三个方面: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合同的客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体的表现为法定条款和协定条款两部分。重点为法定条款:(P270的七点)5、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确认为无效的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P272、273)6、劳动合同的解除(P273)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协商解除两种。三、劳动争议1、劳动争议及其分类(1)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P275)(2)劳动争议的分类个别劳动争议:指单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争议。集体劳动争议:指职工一方达到法定集体争议人数,且争议标的相同,以集体选派代表提出申述的劳动争议。(P275)2、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依法处理、平等、调解、及时。(P276)3、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和途径(P276-279)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一般可以先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可经由以下途径解决:一是通过劳动争议委员会进行调解:是在组织内部解决的方法。劳动争议委员会由员工代表、组织代表、工会代表三方组成。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二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一个带有司法性质的行政执行机关,其生效的仲裁决定书和调解书具有法制强制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同级工会和组织三方代表组成。三是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四、劳动安全与健康1、劳动安全与劳动健康(1)劳动安全是指保护员工不受到与工作相关事故的伤害(如工伤、中毒、职业病等)。(P280)(2)劳动健康是指员工不因为劳动条件等原因而影响身心(如工作环境很差,员工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劳动而致使健康受到影响)。(P280)2、劳动安全和健康工作的任务(P281)(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并予以实施。(2)执行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3)抓好从企业领导到特种作业人员及全体员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教育培训,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4)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事故,能得到及时救护和治疗。(5)开展劳动保护的研究与改造,抓好尘、毒的危害治理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6)对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保证女职工享有特殊的假日制度和劳动保护3、劳动保护(1)劳动保护(P282)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做好预防和消除工伤事故,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及所采取措施的总称。(2)劳动保护的任务(P282、283)保证安全生产,满足员工安全与健康的需要;加强技术改善,做到文明生产;实现劳逸结合,保证劳动者有必要的休息和娱乐;做好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工作;组织好工伤救护,保证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就能立即得到救护和治疗;做好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和救治工作。(3)劳动保护的内容劳动保护的内容包括三个: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与健康、劳动保护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是为消除生产中引起伤亡事故的潜在因素,保证员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在技术上采取的各种措施的综合。包括机器设备的安全、电器设备的安全、对接触化学物质者的安全保护、动力锅炉的安全、厂房建筑的安全、以及对井下和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等。(P283)劳动卫生健康:是指在劳动生产中为了改善劳动条件,避免有毒有害物质危害职工健康,防止发生职业中毒和职业病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P284的八点措施)劳动保护制度:包括生产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和生产技术管理的制度。(P284)4、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管理(1)员工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改善生产工艺;加强设备管理;技术性方面的措施;工程性措施;员工个人方面的措施和组织制度方面的措施。(P286)(2)员工健康管理措施包括针对劳动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危害的措施;针对视屏健康问题的措施;针对工作场所暴力问题的措施;针对工作压力大与情绪紧张问题的措施。(P288-230)五、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遇到困难时,从国家、社会获得一定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P291)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等。(P292)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社会保障生育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则主要是社会保险。(1)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指当个人生病或非因公负伤时,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与医疗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现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P292)(2)失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失去工作的员工在失业期间获得一定收入补偿,并促使其再就业。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覆盖了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职工。(P292)(3)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能依法获得经济收入和生活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大致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这里主要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P293)(4)工伤保险是指员工在因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员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员工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的一种制度。(5)生育保险是指对女性员工生育子女时所花费用的补偿,以及在生育假期内不能获得基本工资的补偿。(P294)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任务(P295、296)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社会保障范围、标准和水平。第十章职业生涯管理及发展一、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1、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管理(1)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P304)(2)职业生涯管理是指个人和组织对职业生涯的设计、职业发展的促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P304)2、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1)从组织角度看:(P305)有助于组织深入了解员工的兴趣、愿望、理想,以便合理安排工作,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助于协助员工制定职业计划,帮助个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2)从个人角度看:(P305)能增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能让员工更好地确立人生方向和奋斗策略,处理好职业生活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3、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施恩的九阶段理论(P306-308)(2)萨柏的五阶段理论(P308、309)(3)金斯伯格的前期职业生涯发展三阶段理论(P309)(4)格林豪斯的五阶段理论(P310)4、职业选择理论(1)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包括:因素匹配(职业要求与择业者的知识技能匹配);特性匹配(职业要求与择业者人格特性匹配)(P312)(图例)能A力B程职业要求C度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交际能力能力要求(2)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将人格分为六种基本类型,相应地把职业也分为六种类型,职业选择取决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作用。(P312-314)5、职业锚(1)职业锚是指一种指导、制约、稳定和整合个人职业决策的自我观。是人们在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核心。(P315)(2)职业锚的类型(P316~318)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纯挑战型职业锚;生活型职业锚等。二、职业规划1、个人职业规划是个人确定职业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过程。(P320)做好个人职业规划要注意的问题:(P321)以充分认识自身条件和相关环境为基础;进行职业规划时,要避免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职业生涯设计要留有余地,执行中要有灵活性;既要了解自己,又要了解专业。2、组织职业规划是组织为员工发展确定道路和应采取的行动。(P321)(1)组织职业规划的内容设定目标任务;制定职业道路计划;制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计划(P321)(2)组织参与职业规划的意义(P322)有助于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并增强他们对组织的信赖度和忠诚度;有助于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主动性、成就感和创新意识;有助于为员工创造上升空间,满足员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职业发展1、职业发展是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即组织教育培训。(P323)职业发展涉及到组织、员工自身、员工的直接管理者三方责任。其中,组织负有主要责任。(P323)2、职业发展的必要性(P322)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降低员工流动带来的成本;有利于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员工增强对组织和经营管理者的认同感,形成和谐的雇用关系。3、职业发展的实施(1)员工自我评估是指员工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气质、性格以及自己职业发展的要求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自己合适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P325)(2)组织评估是指组织利用相应的信息,对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作出相应的评价。(P328)(3)职业信息的传递即组织要及时向员工提供有关组织发展和员工个人的信息,以增进员工对组织的了解。(4)职业咨询是指整合职业规划过程中不同步骤的活动。它是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多次或连续性的咨询活动。(P328)(5)职业道路引导职业道路是指员工在一个组织中的经历和发展轨迹。(P330)职业道路主要了解下列四种:(P331~333)传统的职业道路:是基于过去组织内的实际发展道路而制定的一种发展模式;网状的职业道路:既包括纵向的工作序列,也包括一系列横向的发展机会;横向的技术道路:即允许员工在企业内进行横向调动,以便让员工接受新挑战;双重的职业道路:是指让员工有机会选择更多的职业发展门道路。第十一章人力资源外包一、人力资源外包的原因和意义1、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根据需要将一些重复的、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交由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并向对方支付相应报酬的一种活动。(P348)2、人力资源外包的原因(P34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管理学习要点(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9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