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53页)
第四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第二节教育与人力资本第三节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第四节中国的人口资源开发与就业图一第一节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一.人口变动趋势二.人口转变理论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一.人口变动趋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人口数量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年代估计的人口(百万人)这期间估计的增长率公元前一万年5——公元元年2500.04%16505450.04%17507280.29%18009060.45%190016080.65%195025760.91%197039682.09%198044481.76%199052921.64%200060571.24%这60亿人中,其中只有约9亿人生活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0.4%~0.7%;有24.6亿人生活在不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接近2%。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80亿,到2040年,继续增加到100亿。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中印日,南亚、东南亚等国家)世界人口变动的历史表明,第2次世界大战后迎来的“婴儿高潮”,创下20世纪60年代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0%的纪录;70年代略有下降,80年代和90年代继续有所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是依据联合国的中位预测,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71亿,增加到2025年的78.51亿,2050年的89.19亿人即本世纪前半叶增加28.48亿人,增长速度仍较快;2050年以后增长速度变得缓慢,但仍将不断增长。而在这中间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反而是人口数量增长多,增长快的国家。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切实加强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30年减少出生人口在3亿以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总(和)生育率(TFR)下降到2.l更替水平以下,净再生产率(NRR)下降到1.0以下,步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不过超载的“人口列车”并未停下来,2000年全国人口达到12.67亿。按照联合国的中位预测,中国人口2020年可增加到14.29亿,2030年达到14.51亿,2050年下降到13.95亿。人口预测只是一种变动趋势预测,不是预报;但是中国人口在21世纪30年代人口总数达到接近15亿时方可实现零增长,取得较多共识。届时将比现在再增加2亿左右,这对于已经属于人口过剩的国度来说,数量控制仍是长期的任务。(当前的计划生育问题有所放松的迹象,主要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以及社会保障问题)二.人口转变理论(三阶段)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动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衣食不足到多子多福,“北京人”的平均寿命14岁以下,到工业化革命再到现代观念革新,越是富裕的地方生育观念越容易改变)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很高,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从19世纪开始,欧洲进入这一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并逐步趋近死亡率,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出现静止状态,有的甚至在一个时期出现负增长。第三阶段:1.人口变化影响经济发展: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并产生了总需求的增加。促进作用:首先,人口过快增长会降低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阻碍作用:其次,人口迅速增加会使就业问题恶化。第三,过多的人口会破坏生态平衡。马尔萨斯(Malthus,R.T.):“人口陷阱理论”(ThetheoryofPopulationTrap),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停滞不前的原因。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投资。“人口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人口陷阱只有两种方法,一是抑制人口增长,二是通过大规模投资,一举突破B点。结论:评论:无论是马尔萨斯的人口命题,还是现代的“人口陷阱理论”都把人口与经济增长绝对地对立起来,对人类的未来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但是由于这个理论的假设过于简单,它并没有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对“人口陷阱理论”的批评:马尔萨斯及其追随者忽视或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技术和社会进步使一国避开人口陷阱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模型假定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联系。不完全相关—中国其次人口陷阱论的理论意义: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顾资源约束,听任人口盲目增长,必将损害经济发展,即使在某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但若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经济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十分迅速。二是人口素质普遍不高。三是人口城市化速度快。(对生态破坏性严重,中国城镇化速度相当于每年造两个波士顿)2.对策建议:(1)大力宣传和推广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计划生育,但老龄化问题随之而来)(2)将经济激励和政府强制结合,以使计划生育达到更好的效果;(独生子女的好处)(3)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和卫生器材,为节育.绝育.人工流产提供医疗条件;(费用,乡村)(4)提高妇女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培养事业型女性,丁克一族)目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教育与人力资本一.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二.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一.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它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代表人物:舒尔茨、克拉克等观点:“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古中国与日本,甲午战争)他认为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完整的。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1960年二是对现代经济增长做出了新的解释(除了投入的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有影响外还与劳动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一是扩大了资本涵义二.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的途径:体力上的投资(一杯豆奶强壮一个民族)智力上的投资(教育经费的增加,马关条约赔款)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的形成:1.保健设施与服务。2.在职训练,培训3.社会上存在的一切正规教育4.非在职的培训与学习5.为适应就业而进行的家庭迁移(流动、农民工)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健康资本存量增加,知识存量增加,就业资本存量增加。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5个:社会收益率个人收益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低收入国家23.415.210.635.219.323.5中低收入国家18.213.411.429.918.718.9中高收入国家14.310.69.521.312.714.8高收入国家—10.38.2—12.87.7世界20.013.510.730.717.719.0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4.318.211.241.326.627.8亚洲19.913.311.739.018.919.9欧洲/中东/南非15.511.210.617.415.921.7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17.912.812.326.216.819.7OECD国家14.410.28.721.712.413.3世界18.413.110.929.118.120.3教育的个人收益1、教育的直接个人收益受过较多教育的人和受过较少教育的人相比,在一生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的这种终生收入差别,就是教育给个人带来的直接收益。教育的间接个人收益教育的间接个人收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由于较强的能力而实现的消费支出的节省;(3)较健康的身体;(4)世代影响;(曾国藩)各国的投资教育收益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而且其教育收益率还高过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2.不同教育程度的收益是不同的。3.从收益率上来看,个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社会的收益率。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人们那么注重教育(观念的改变)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一)医疗保健状况(二)教育的基本状况及问题教育支出增加迅速,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教育资金分配的不合理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城乡)教育与实际需要严重背离(职业教育的悲哀)智力外流现象严重(发达国家吸引人才)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力投资战略选择1.全方位改善营养和医疗等服务,提高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吸血虫病)2.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3.减少智力外流第三节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一.人口增长与就业压力二.关于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理论探讨三.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战略一.人口增长与就业压力狭义的失业:一般就是指公开的失业。广义的失业:除了公开失业还包括了非公开失业,即劳动力的非充分利用。包括:(1)公开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2)就业不足。(3)形式上有工作,但未充分利用。伪装就业不足.隐蔽的失业.过早的退休。(4)健康受损,劳动者不能进行全日制工作。(5)非生产性劳动。(乞讨者)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情况严重:1960197019801990就业(千人)507416617244773110991600失业(千人)36466487986562088693失业率(%)6.77.47.88.2失业率与就业不足率(%)2527————二.关于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理论探讨古典失业理论:工资凯恩斯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工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工业部门吸引劳动力转移,直到吸引完剩余劳动力,二元结构消失。但现实并非如此,城市工业也存在着失业;农村劳动力也不是“无限供给”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1.两部门,即整个经济分为乡村部门和城市部门,前者生产农产品,后者则生产制成品。2.不存在剩余农业劳动,即农业(乡村)部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一)基本假设主要内容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经济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这种考虑主要是经济因素,但也包括心理因素。2.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其中,预期的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功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解释现实问题)3.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率成正比,而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政策含义1.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2.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对农业的开发和农村的综合建设问题。3.消除由工资补贴等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在工资上的要素价格扭曲,理顺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三.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战略1.在劳动力供给方面:降低人口增长率是最根本的措施。(1)发展经济(2)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3)消除要素价格扭曲现象(4)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小餐馆、环卫工人等)2.在劳动力需求方面第四节中国的人口资源开发与就业一.中国的人口资源状况二.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三.中国的就业一中国的人口资源状况1.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2.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3.城市人口比重偏低。二.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1.医疗保健事业2.教育事业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经济投资.轻视教育投资。三.中国的就业首先,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明显下降。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艰巨。第三,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5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9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