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基础知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劳动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个体行为与组织管理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资源及其稀缺性劳动力及其供求就业与失业失业的类型及其治理工资与工资率、工资的构成宏观调控政策资源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有限性是相对于人类社会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的是经济学存在的基础劳动经济学中的资源包括劳动力(与人口相联系)劳动(与就业者相联系)劳动力也叫社会劳动力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与之相对的是有劳动能力却无意愿或有意愿却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社会总人口结构图非劳动力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参与率简称劳参率指劳动力占一定范围内人口的比率总人口劳(动)参(与)率年龄别(性别)劳参率%100总人口劳动力总人口劳参率100%)()()(总人口性别该年龄别劳动力性别年龄别劳参率性别年龄别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动趋势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上升教育水平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利于女性工作人口出生率下降,女性抚养子女工作减少科技进步降低了工作要求,减轻家务负担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两种劳动参与假说(上)两种劳参率假说包括附加性劳动力假说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它们研究总劳参率与经济周期的联系,又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研究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女性成年人(主要是中年妇女)的劳参率两种劳动参与假说(下)共同点: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劳参率与经济周期不敏感表现为就业者与失业者,不表现为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不同点:中年妇女——二级劳动力与经济周期相关,变动大附加性假说:劳参率与失业率正相关悲观性假说:劳参率与失业率负相关同时存在就业定义也叫劳动就业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三层含义主体——有劳动能力(包括年龄限制和健康许可)和就业要求的人劳动属于社会劳动有酬劳动就业者就业者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与之相对的是失业者讨论:义工是不是就业者?从事家务劳动的家庭妇女是否就业者?就业率总人口就业率年龄别就业率性别就业率可类似定义100%总劳动年龄人口总就业人口总人口就业率%100该年龄别总劳动人口年龄别就业人口年龄人口就业率失业定义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造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度量失业的两个指标失业持续期失业率失业的影响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双重浪费当前劳动积累劳动:劳动能力可以自我恢复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失业的类型按造成失业的原因,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非正常性失业正常性失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供给在一定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是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统一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劳动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劳动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区别概念不同定义不同劳动资源有明确的边界,劳动力资源的定义则有不同的解释对经济的作用不同劳动资源短期内可通过挖潜迅速扩大劳动力资源则相对固定劳动资源是劳动力资源的联系劳动力资源是劳动资源的源泉劳动资源是劳动力资源的表现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稀缺性与资源闲置并存!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多选)相对性——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绝对性——将一直存在本质表现: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资源闲置:根本原因——生产力有限Y对X的弹性Y的变化率与X的变化率之比变化率指变化量与基期量之比YYXXE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对工资率的弹性也称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S:supplyW:wageWWSSES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的弹性也称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D:demandWWDDEd弹性的分类几种特殊的弹性无弹性,即弹性为0。粮食可近似看成例子单位弹性,即弹性为±1无限弹性,即弹性无穷大。如甲乙两家生产完全同质的商品,甲生产的商品对价格的弹性弹性的分类富有弹性,弹性绝对值大于1缺乏弹性,弹性绝对值小于1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确定短期劳动力需求确定工资率不变一般只与企业的生产策略有关长期劳动力需求确定政策引导,如生育政策劳动时间生活水平提高工资率变化闲暇增多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广义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是广义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主体劳动者企业客体——劳动(能)力体力智力劳动力市场的性质是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是一种等价交换(马克思主义则强调价值决定工资)这种交换的结果是决定了工资,工资即劳动力的市场价值(与马克思主义不同)能实现各劳动要素的结合及其效率本质属性:维护、反映和调节各方的经济利益(书中不明显)市场均衡均衡均衡状态均衡分析方法均衡状态:经济中各对立、变动的力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均衡分析局部均衡(A·马歇尔)与一般均衡(L·瓦尔拉)动态均衡和静态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同质的劳动力可以获得同样的工资充分就业不是完全就业在不同的条件下,充分就业的度量值也不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确定人口规模——劳动力供给总量适合劳动与否人口年龄结构劳动能力大小劳动力供给质量人口城乡结构——劳动力供给弹性资本存量————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市场均衡工资的决定基础:劳动力价值(马克思也承认这一点)决定因素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劳动的负效用:作为“瓶颈”,限制其他要素的作用发挥社会、历史因素: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工资形式工资形式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关键:以何种方式准确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工资包含两种形式基本工资福利劳动制度最长劳动时间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进行监督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集体谈判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工会劳动制度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定义:洛伦茨曲线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除以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的商范围:0-1之间意义:从0向1,说明越来越不平等当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当基尼系数处在0.2到0.4之间时,比较正常当基尼系数大于0.4时,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计算(略)效用效用: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能力效用的分类基数效用序数效用市场中个人与企业的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利益最大化两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实证方法研究“是什么”两个特点认识客观事实结论具有客观性规范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特点含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ObAPTPMPaIIIIIILTPAPMP宏观调控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行调整对个人收入分配关系进对个人收入量进行调控收入政策宏观调控花钱发钱分钱本章结束,谢谢大家!失业持续期定义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时间单位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率定义年失业率5%年失业率的两种极端表现所有社会劳动力一年中都失业1/20年5%的人全年都失业,而其他人都不失业%%100100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率周周平均失业持续期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占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年失业率52)(摩擦性失业含义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到获得就业岗位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变换所形成的失业正常性失业反映了市场经济动态性的自然特征基本特征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衡的不需要刻意解决技术性失业含义: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法而造成的失业影响短期:造成失业长期:对劳动力需求总水平无影响(思考)解决途径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技能开发结构性失业定义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如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的周期性变化对策: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职业技术培训人力资本投资季节性失业定义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行业表现气候状况对某些行业的生产产生影响气候状况对某些消费需求产生影响风俗习惯、节日需求不足性失业定义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仍不能就业而造成的失业最严重、最难对付却又最常见的失业表现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与季节性失业比较)对策政府介入刺激总需求,扩大有效供给:重点是投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的含义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基本工资相关的概念工资率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工资率(上)定义: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分类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周工资率月工资率年薪工资率(下)基本工资一般高于工资率乘以工作时间夜班工资加班工资工资率的影响因素制度工时(从而实际工时)带薪休假由工资率只能计算基本工资,除基本工资之外,工资还应包括福利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名义工资定义: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影响因素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工资制度安排,如最低工资制一般具有刚性实际工资: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计时工资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传统形式特点: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优点:时间是劳动的自然尺度,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缺点:激励效果不明显,对出色完成任务者没有奖励计件工资(上)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或作业量)计件工资率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特点低生产率的风险由工人承担,工人比较紧张工资的刺激性强计件工资(下)优点低生产率的风险小劳动过程的控制成本低缺点产品数量统计、质量检验、定额标准、生产和劳动组织等的管理成本大激励效果不明显,对出色完成任务者没有奖励两种工资支付方式小结计时和计件工资是两种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缺点:激励效果不明显,对出色完成任务者没有奖励不是仅有的两种方式,如协商工资效益工资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包括两个部分实物支付免费或折价的工作餐、商品和服务带薪休假延期支付:各类保险,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福利的特征以劳动为基础,但不与劳动量直接相关一定范围内的均等化与劳动量之外的因素有关,如带薪休假与资历有关年终人头奖等与企业业绩有关(个人奖仍然与工作量有关)法定性/法律强制性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采取福利支付劳动报酬的原因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降低人工成本变相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降低个人税负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延期支付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强企业的适应性实现各种基金积累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0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