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点解读【汇集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7信息技术2.0微能力点解读【汇集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信息技术2.0微能力点解读【汇集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信息技术微能力点解读【第一篇】提升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从而呈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从过往培训学员作业中发现,该能力点有部分教师存在提交材料不完整的情形,要引起重视。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一、微课程设计方案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表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二、微视频好文档,供参考2/17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三、学生体会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没有规定时间。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材料一: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优秀指标: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逻辑性强,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呈现形式恰当支持内容表达;将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教学实施做了关联思考;对微课程的教学应用环境、技术条件、学生能力做了充分考虑,预见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了应对方案,操作性强。这些大家都很熟了,不再拾人牙慧图片。特别注意:在上交材料时,一定要附上学习任务单及相关练习。好文档,供参考3/17材料二:微视频依据上述方案开发并提交微视频,视频长度不超过10分钟。优秀指标: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深入浅出,启发引导性强;内容呈现形式与讲解新颖;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表达;使用文字、标注、变焦等提示性信息促进学生理解重难点;注重使用提问、测验等交互方式;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微视频必须与设计方案相对应;要时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另外,制作微课时,要注意对微视频进行视频化处理,可参阅本公众号文章(点击兰字):[微课还要视频化]和[微课文字要视觉化]两篇推文。(这两篇文章写于2016年1月份,时过境迁,大家就将就看吧,别扔砖!图片)材料三:学生体会两位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以录好文档,供参考4/17音或视频形式提交。注意:两位学生哦!3、可借助的技术工具[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相信会选这个能力点的教师都知道。不多说了。[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就解读到这,因为大家都会,所以写得比较简单。信息技术微能力点解读【第二篇】[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能力点的难度不高,因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在日常的课堂中已司空见惯了。但也存在着有些教师在上交的材料中没有体现技术运用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认真去阅读测评规范的能力描述。我们可以先看下该能力点的[能力描述]: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从而丰富学习小组产生方式提高小组成员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保证小组成员平等地获得学习资源及时了解并有效推进小组学习进展促进小组成员及时交流与深度互动推动了集体智慧的沉淀和分享好文档,供参考5/17在这里首先明确了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学生的参与度,学习资源的获得,小组学习进展情况掌控等。接下来,我们分析下完成该能力点测评要关注的问题。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一、实施计划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形式的文档,如WORD,PDF等。二、技术使用记录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形式的文档,如WORD,PDF等。三、学生反思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要求2份学生反思,每份时间不少于2分钟。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材料一:实施计划提交一份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好文档,供参考6/17施计划,至少需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活动计划(时间、分组策略等)、过程监控举措、学习成效评价、技术环境设计等。优秀指标:计划完整,设计合理、结构清晰;有助于学习目标达成;技术在小组形成、成员协作、交流讨论、互评展示、资源分享等方面作用明显;技术能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满分作文网技术有助于集体智慧的沉淀与分享;技术的应用有效支持了教师的监控和评价反馈。要注意的问题一、计划的完整性: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活动计划(时间、分组策略等)][过程监控举措][学习成效评价][技术环境设计]等。二、要充分说明技术在小组形成、成员协作、交流讨论、互评展示、资源分享等方面中所起的作用。三、技术是否能支持教师的监控和评价反馈。材料二:技术使用记录用照片或截图的方式呈现技术使用的过程或重要环节,建议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活动环节、任务等)。要注意的问题好文档,供参考7/17提交的照片或截图要突出呈现出技术的使用,并配上说明文字。材料三:学生反思请两位学生分别回顾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并描述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视频形式提交,不少于2分钟。优秀指标:学生对过程的描述清晰、完整;学生对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准确的表述;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主体角色明显,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强;技术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感受到了合作意义与集体智慧价值。要注意的问题1、要求提交2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2、要突出表述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3、每个视频的时长不少于2分钟3、可借助的技术工具[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比较多,但有些工具受到了教育部手机不能进校园的限制。可借助的技术工具主要为三类:好文档,供参考8/17一、诸如希沃班级优化大师之类的教学活动管理工具。二、协作学习或资源共享平台或工具。如:Zoho、Groove、有道云笔记等。三、即时互动交流工具。如:微信、QQ、钉钉等。信息技术微能力点解读【第三篇】[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点与[C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共同之处,也有区别的地方。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技术环境和创新性的方法三个方面。待后文解读[C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再进行分析。[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点单从名称上就知道,该能力点对技术是有一定要求的,故对部分教育欠发达地区和信息化教学应用不多的教师存在一定的难度。测评规范将[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点归属于混合学习环境,就意味着课堂活动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和实施的。[个人看法]:对三个环境的理解,恐怕从支持教师的集体教,支持学生的集体学,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三个角度和三个不同的教学理念来理解更为好文档,供参考9/17妥当,若强加上硬件环境进行划分,测评规范中部分C环境的能力点在具体落实和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争议。对于三个环境的定义和理解,目前各方持不同的看法,没有明确的说法,有点象下面视频中的[大杯][中杯][小杯]问题。本人才疏学浅,不想也没有能力去讨论三种环境及各能力点划分问题。本人只想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能用技术和硬件环境来束缚和绑架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在开展和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时,不必太过纠结硬件环境问题。回到正题,我们分析关心下完成该能力点测评要关注哪些问题。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两项:一、活动案例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二、学生反思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时长不少于2分钟。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好文档,供参考10/17材料一:活动案例请提交一份在教师支持下学生用技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案例描述,案例中需要包括问题情境、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成果、教师的支持以及信息技术的作用。建议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优秀指标:活动案例设计合理、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呈现了完整的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情境描述清晰准确,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学生掌握了用技术解决问题的必要策略;选用的技术工具能够在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技术工具操作便捷,使用方法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与借鉴。要注意的问题问题情境描述、学生用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技术工具的作用活动案例要包含的内容问题情境|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成果|教师的支持|学习资源|技术工具及作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作用描述可围绕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技术是否能帮助学习者表达观点和理解。好文档,供参考11/17技术是否作为探索知识的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比观点。技术是否能描述、模拟有意义的真实世界问题、情景和情境,作为背景支撑学生在做中学。技术是否支持小组合作与共同体知识建构。技术是否支撑在反思中学习,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反思“他们所学会的”以及“他们是怎样学会的”)等等。建议:在上交材料时,附上相关学习资源或资源链接。材料二:学生反思请两位学生分别回顾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并描述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视频形式提交,不少于2分钟。优秀指标:学生对过程的描述清晰、完整,解决问题的过程逻辑清晰;在发现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技术使用充分,主体角色明显,自主解决问题意识较强;学生对问题有批判性思考,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和合理结论;学生掌握了运用技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要求可以看出,视频要呈现的内容有:好文档,供参考12/17学生对过程的描述在发现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主体角色明显学生掌握了运用技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策略注意:需要两位学生的反思哦。3、可借助的技术工具[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比较复杂,往往都是些学科工具或课件。一、技术作为支撑知识建构的工具。如:思维导图、学习交流平台等能帮助学习者表达观点和理解的相关工具。二、技术作为探索知识的信息工具。如:EXCEL图表或几何画板、仿真实验室等学科工具帮助学习者对比观点。三、技术作为背景支撑做中学。如:几何画板或仿真实验室等学科工具用来描述、模拟有意义的真实世界问题、情景和情境等等。信息技术微能力点解读【第四篇】数据可视化旨在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当前,学生学习数据的可视化在学情分析及相关总结报告中,是一个极为活跃而又关键的方面。好文档,供参考13/17数据可视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传达与沟通信息,让数据包含的内涵简洁清晰和易懂。同样,[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和[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也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二者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学情分析重要对数据的分析,数据可视化重在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数据内容更加直观和清晰。能力提升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能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的呈现与解读,从而借助图像、图表等可视化形式直观地呈现数据;选择合适的图形、图像对数据进行合理解读;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释问题;探究、发掘数据间的潜在联系;为准确、多角度分析与解读数据提供支持;为合理使用数据分析结果奠定基础;该能力点要求提交的测评材料[数据分析视频],有部分教师认为有难度。下面就相关问题,就谈谈个人理解的看法。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两项:一、数据及呈现结果好文档,供参考14/17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表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EXCEL,PDF等。二、数据分析视频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长不超过5分钟。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材料一:数据及呈现结果提交一份学生数据及数据可视化呈现结果。优秀指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数据条理清晰,存储规则一致,是真实的教育教学成果;应用恰当的图表方式呈现数据分析结果,清晰直观,可读性强;所选择的图表形式准确传达关键信息,有助于挖掘隐含教育教学问题。应用恰当的图表方式呈现数据分析结果该如何理解?数据可视化主要的呈现方式就是信息图,而信息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表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点解读【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02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