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汇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第一篇】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情况。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为家乡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并使之能为家乡经济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准备: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2、每位学生至少准备一样家乡物产(实物或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说说你知道的祖国各地的物产。二、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1、师:你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2、学生回答,列举家乡物产。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农产品、工业品、矿产资源等。3、编儿歌。学生根据提示“家乡什么多?家乡水多,千条沟,万条河。家乡产什么?产当归,产百合,产凤梨,产苹果……”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家乡什么多?家乡产什么?……4、拍手游戏: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念一念。教师先示范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玩一玩“拍手接龙”。三、家乡物产博览会。1、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2、教师向学生讲明活动步骤,明确任务,并参与到某一组的活动当中去。(1)自由分组,布置展台:每小组6~~10人,摆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2)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展台布置好后,大家根据展示的物产写好解说词,并推荐1~2名解说员。(3)参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4)评价: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参考资料,少熬夜!获?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3、小结:家乡物产博览会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物产真丰富,你想让更多人了解家长的物产么?那就得为家乡的物产作推销,作宣传。四、推销家乡物产。1、从下列方式中,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推销家乡的物产。A、设计包装。B、设计广告语。C、其他的方式。2、教师分发学生设计需要的卡片或纸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设计。3、学生上台展示。师:大家设计得都很认真,我们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吧!学生将设计的广告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的包装放在讲台上,并作现场演示。4、小结:从刚才的设计可以看出大家确实用了心思,接下来,我们来评选最佳广告语和最佳包装设计吧!5、评选最佳广告语、最佳包装设计。五、总结,提出希望。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第二篇】活动目标:1、布置学生观察母亲平日的工作与生活。2、通过各种方法查询资料,了解母亲及母亲节的来历。3、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为妈妈庆祝母亲节。4、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关爱母亲。活动准备1、查询资料,了解母亲节的来历。2、为庆祝妈妈的节日作准备。3、调查表。活动过程一、启发导入: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齐唱。同学们,这首歌曲在好几年前开始风靡,可如今仍经久不衰,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为什么呢?因为它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情意。2、今天我们这节课的活动主题就是妈妈的节日。板书课题。二、新课(一)了解自己的母亲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从小就享受着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我们怎样参考资料,少熬夜!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呢?1、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妈妈的年龄: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妈妈最大的心愿:2、根据自己的回忆,写一写妈妈让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3、根据和妈妈谈心的细节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把情况记录下来。4、观察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和家务的的情况,并做好记录。5、现在你对自己的妈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在小组里交流。(二)关于母亲节1、五月份有一个最深情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又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交流。2、你准备怎样庆祝妈妈的节日?在妈妈的节日中,你准备做些什么?(1)全班交流。(2)小组研究:哪些事更有意义?为什么?(3)小组汇报。3、在我们的心中,妈妈是最漂亮的人,用笔为妈妈画一张像,并送上一首《妈妈,感谢您》送给妈妈。(三)交流展示会1、把自己收集、调查的资料(诗词、成语等)展示出来,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2、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在小组里讨论。(四)体验大行动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坚持半个月,并写出体验日记。(五)一起吟诵《游子吟》。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第三篇】纸盒造型,除了训练学生纸工的一般技能外,最重要的功能是训练学生的“联想状物”(见到一个纸盒的形,联想到人或物的形象或局部形象)、“借形造像”(通过对纸盒的加工、组合成人或物的形象)的能力。教学要求:训练学生纸工的一般技能外,最重要的功能是训练学生的“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制作件“纸盒造型”成品一份。剪刀、刻刀、胶水、08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2、家里经常习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它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什么用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盒造型的作品。二、设计制作1、展示、观赏纸盒造型示范作品。说明:这些作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利用废旧纸盒原有的开头大小、颜色等特点,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请大家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认真思考原有纸盒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2、设计、确定制作一件作品。分析各自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纸盒,利用它们的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条件,联想设计,确定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3、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思考讨论:(1)制作过程中要运用哪些纸式制作的技法?(2)除了用旧纸盒,制作中还要用到哪些材料?(3)作品基本完成后,我们怎样把它装饰得更美观?三、评比展示比一比,看谁的纸盒造型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巧妙设计,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以及制作中的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要求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深刻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方法,积极宣传节约用水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了解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并乐意宣传。参考资料,少熬夜!2.学做社会调查,学写公益广告,提高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学准备1、制作标语用的彩纸。2、做调查: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3、利用双休日访问有关人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最近,我们学习了26课《水》后,听了新闻报道无锡太湖因绿藻现象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知道水的珍贵,知道人类生活离不开水。那么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2.学生交流。(洗脸、刷牙、洗衣服、淘米、洗菜等)3.除了生活用水,还有其它的地方用到水吗?比如在工业、农业方面的。(发电、造纸、种田、盖楼房、生产钢、铁、洗衣粉、奶粉)4.这水的用处可真大呀!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水,也是因为有了水,我们才有了这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有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5.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大量浪费水的现象。不信,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调查。二、小小调查1.调查家庭中浪费水的不良现象的同学作介绍。2.访问有经验的农民或水利技术人员的同学介绍如何在农田灌溉时减少水的浪费。3.把调查结果用图表形式表示出来。4.学生设计一个有关节水的调查方案。5.交流节水方案。三、谈节水,学成语1.打开水龙头,清洁甘冽的水便哗哗流淌。你知道自来水从哪里来的吗?(有的取之几百米深的地下;有的引自几十千米外的某条江河、某座水库,还要经过水厂的净化、沉淀、杀菌……)2.看来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自来水并非“自来”,而是来自不易!我们生活中的自来水需要许多道工序,许多人辛勤劳动才来的。所以我们要牢记古训DD“细水长流”、“饮水思源”。3.出示成语:滴水成河积水成渊细水长流饮水思源4.学生读背成语参考资料,少熬夜!5.说说与水有关的成语四、介绍节水小窍门1.一天,小芳的爸爸从外面找来一块砖头,小心翼翼地往厕所的水箱里放。你知道为什么吗?2.你生活中也有类似的节水小窍门吗?3.学生交流。五、编写公益广告1.出示三条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1)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2)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3)假如人类不珍惜水资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2.读后交流意思。3.学生编写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4.交流,选出优秀广告贴出来。六、知识竞赛1.同学们,现在你们对水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做一次小竞赛。2.完成150页上抢答题。3.评分。七、总结鼓动同学们,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尽管70%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剩下的%全部都是海水。而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大部分是不可以直接利用的。因为大部分淡水资源都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北极和南极,我们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得可怜,而在我们身边的水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特别像我们中国人口众多,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少,污染又特别严重,目前已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节约用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希望大家拿出行动来!不但自己要节约用水还要向你身边的人宣传节水的好办法,让所有的人都能珍惜水源,爱护环境。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珍惜水资源,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本文标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06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