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精选5篇
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精选5篇【导读】这篇文档“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精选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第一篇】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全镇形成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的良好氛围,经镇政府研究决定,利用清明节前后的有利时机,在全镇集中开展一次以制止婚丧事大操大办、平坟还耕、清理土葬及清理丧葬用品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广泛宣传各村、各部门要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广播、高音喇叭、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各种手段,采取多种形成,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健康向上的民俗传统,摒弃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宣传教育的重点是:1、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活动的意义;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实行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反对铺张浪费行为;弘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2、大力宣传《梁山县殡葬管理规定》、《梁山县移风易俗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意见》、《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清理整顿丧葬用品市场的通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争做移风易俗的模范。3、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活动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查处丧事活动中的违规违纪、大操大办、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这次清理整顿的时间为XX天,从4月1日开始,到4月XX日结束。主要任务是要严厉查处一切偷埋土葬、乱占耕地、筑坟立碑的现象,遏制封建迷信、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平除、拉倒公路两侧、所有耕地以内的坟头墓碑。2、清理20XX年3月1日以来私自土葬的遗体,限期起尸火化,并按规定缴纳起化费。3、清理整顿丧葬用品市场,消除制作、销售、封建迷信用品现象。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村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以村为单位,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大力开展平坟还耕活动;大力提倡不留骨灰或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的做法,积极鼓励以村为单位,利用荒山脊地,兴办公益性墓地,有条件的,可兴办劳动人民骨灰堂或骨灰室,对骨灰进行统一管理。要将2006年3月1日以来,各村死亡和火化的底子核实清楚,对私自土葬的.,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决不姑息迁就。建立健全各村的红白理事会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协调和服务任用,禁止丧事中的大操大办等封建迷信行为。四、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村要根据年初签订的责任状,对照任务找差距,再掀殡改高潮。镇里实行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并抽调了宣传、民政、武装、土管、司法、派出所、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强有力的办事机构,集中精力靠上抓。各村要明确一名主要领导具体负责,责任到人,确保任务的完成。整个活动期间,镇里将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织督导组,对各村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镇进行通报。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第二篇】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是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裕,传统风俗中的一些陋习、糟粕卷土重来。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自强的传统美德,破除陈规陋习,将移风易俗的观念更深入人心。2月17日上午,xx中心小学一年级五班xx中队的队员们,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移风易俗我助力”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家长代表讲解了移风易俗树新风的重要性,然后学生分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随后和路人签订《移风易俗树新风》承诺书,此时艳阳高照,晴空万里。队员们热情高涨,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向社区居民和路人宣传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绿色环保、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小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影响作用,把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向家庭和社会延伸,签订《移风易俗树新风》承诺书,把移风易俗的理念更加深入的渗透到每家每户当中,倡导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传承家庭美德,破除陈规陋习,抵制大操大办,树立文明新风尚,做移风易俗的传承者。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合理表达自己对移风易俗的深刻理解,弘扬了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生自觉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促进了学生养成健康科学的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全体少先队员树立远大理想、崇尚科学、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推动了全校师生文明礼仪的.进步!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第三篇】我镇将以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的韧劲和坚强有力的举措,以三个强化为统领,着力营造强势推进的浓厚氛围,切实把移风易俗活动抓紧抓好。一是强化教育引导。一如既往的在全镇上下利用《移风易俗倡议书》、明白纸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强化典型推动。在全镇范围内选树一批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加强对各村红白理事会的管理,打造工作样板,抓好辐射带动。三是强化制度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机制,用制度来规范约束,用制度来管事管人,达到以制度促规范提升的目标,真正使文明新风在辛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第四篇】20xx年以来,正阳关镇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这一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镇上下迅速掀起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推进文明和谐正阳关建设。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建设。制定并下发了《正阳关镇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正阳关镇移风易俗工作专项督查考核奖惩办法》,成立了由王宏霞副书记任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民政、团委、妇联、公安、工商、土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了宣传发动、综合治理、督导考核等工作小组。与各村、居、单位签订了《村干部践行移风易俗承诺书》,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村、居、单位的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年终考核等先进的重要依据。同时,认真组织好日常监督检查。坚持每季度调度一次、每半年测评一次,并把结果通报全镇,及时掌握和公开移风易俗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指导所驻村健全《村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村(居)级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培养起了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工作,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了《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同时印发了《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在农村(社区)道德讲堂,将移风易俗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作为必讲内容。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了部分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大部分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三是突出专项治理,净化社会风气。突出重点、集中治理是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为此,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规定,成立专门班子,抽调精干力量,按照“严、实、广、细”的要求,扎实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严”,就是对违反政策规定的人和事,坚决予以打击处理,不放宽政策,不徇私讲情;“实”,就是把好群众举报、调查取证等环节,做到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广”,就是治理的覆盖面广,涉及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具体行为,也触及到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点;“细”,就是具体治理中,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不压制、不激化,避免因简单粗暴而引起人为争端。特别是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现象,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了重点治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全面铺开农村环境整治脏乱差工作,在农村组织开展让门前净起来,让村道净起来活动,对集贸市场、固定摊点内外环境卫生也进行彻底治理,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倡导文明新风。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篮球赛,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送戏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同时,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建立了正阳关镇综合文化站,内设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等,有各种乐器、音响等娱乐设施。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正阳关镇文体广场、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绿化带等设施,是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以及全民健身的好去处。全镇12个村(社区)均建立了文体活动中心等室内外场所、农家书屋等,面向群众开放,并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总之,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许多方面与兄弟乡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后,我们将按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再接再厉,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深入抓好移风易俗工作,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新型生态文明乡镇。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第五篇】近年来,xx镇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这一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了“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系列主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一、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我镇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利用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和乡贤骨干队伍及农村广播、宣传栏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镇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在农村(社区)道德讲堂,将移风易俗作为必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二、出台规定,规范行为针对出现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等现象,镇党委、镇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移风易俗工作的落实。为每个村(社区)指定至少2名包村干部,逐村指导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从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环节入手,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和婚丧事具体规定,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充分酝酿讨论、表决通过。目前,全镇17个村(社区)都讨论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对婚丧喜事的宴请人数和桌数,违约处理方式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由村党员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全面监督工作落实,逐步改变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三、加大投入,强化服务。移风易俗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所以,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截止目前,全镇17个村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广场,统一配备了音响等文娱设备,全镇共评选出“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369个(人)、十星
本文标题:移风易俗会议简报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2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