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观看“春暖特殊家长会”观后感4篇
观看“春暖特殊家长会”观后感4篇多篇精选范例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春暖特殊家长会》观后感1星期五,我们看了一部感人的片子,讲了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没能和家人团圆的故事,让我感动不已。在这些孩子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有两人,一个是五岁的小金梅,还有一个是和我一样大的12岁的龙英。小金梅虽然只有五岁,却已经成为奶奶不可缺少的小帮手了!她每天要砍柴,帮奶奶做家务。她只有一个玩具,就是一根毛线绳,她会编许多东西,如降落伞、小蜘蛛等。她每天都要看小学生们背着书包去上学,也经常到学校偷学。在片子里,小金梅在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上,站在教室门口一动不动,可在快结束时,小金梅哭了,因为她太累了,回到家,金梅又向奶奶要书包,要爸爸妈妈,奶奶看着哭泣的小金梅,只答应给她买一个芭比娃娃的书包,却没办法答应她见她的爸爸妈妈。在节目中,小金梅表现出对亲人的失望,却在见到父母时,开心地哭了!在金梅所在的县里,像金梅一样的学龄前儿童一共有30831人,幼儿园27所,入学率只有10.47%。另外一个让我感动的人是龙英。龙英每天5点就起床了,她用一个小时,把家里所有的活都干完了。她每天必须在6点时出发上学,因为上学的路需要三个多小时,她有时会带一些土豆放在半路上的一片小树林中,因为她吃的早饭要支撑她度过一天,到放学回家,大约8点才吃晚饭,所以她放在小树林中的土豆,是维持她回家的能量,也有一些同学会偷吃她的土豆,但龙英从不计较,因为大家都会饿的!在上学路上,龙英要翻过两座大山,走十几公里山路,每天往返6小时,才能完成一天的上学、放学工作。就是在这样的上学条件下,龙英刻苦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看着这样的故事,我深有感触。小金梅关心他人、不屈不挠的品质让我感动;龙英坚持不懈、宽以待人的品质,让我敬佩。我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每天上学、放学都有家长接送,中饭吃得好,吃得饱,可还会有浪费,有父母的关心,却还经常生父母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生活在父母的身边,不用为温饱而发愁,不用为如何去上学而烦恼,更不用在寒冬里打地铺。爸爸妈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多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回报父母,回报老师!《春暖特殊家长会》观后感2当我们衢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些孩子正在为不愿意上学、不想写作业而找借口的时候,而在我国的西部省份贵州,农村孩子的入学率竟然是10。4%,这样的一个数据,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整个《晚会》分四个单元:《春天来了》,《孤独的童年》、《我想有个家》、《艰难的上学路》。分别讲述了贵州松桃县5岁的唐金梅、6岁的裴国艳整整3年没有见到过爸爸妈妈的故事……广西马占山县古寨乡琴堂小学13岁的学生陆泽利被寄养在姑妈家每天把想念父母的心事写在小纸条的故事……四川凉山州普格县孟甘乡12岁的小学生龙英每天上学要走3个多小时山路的故事。每个留守儿童的故事都催人泪下。特别是唐金梅、裴国艳这两个小朋友,他们幼小的童年缺失父母的照顾,留在爷爷奶奶身边,金梅的奶奶不能给孩子提供上学的费用,而这个孩子为了能学到知识,站在教室外整整一节课,以至最后站累哭了,这太让人感动了。她的奶奶在教她知识时,竟然说出了3+4=5,在感到好笑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震撼。现在我国包括学龄前儿童在内,全国在农村有5800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生计,长年在外打工,而这些孩子留在家里,忍受着孤独寂寞,独自承受着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没有父母的呵护,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以及成长发育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还出现了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许多问题,这个群体的数量相当庞大,生活和心理状况堪忧。《晚会》以“特殊家长会”的形式,让长时间与家长没有见面的留守儿童,通过视频,使这些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通过展示留守儿童面临的生活窘境,倡导全社会奉献爱心,弘扬社会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急迫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人父母常回家看看,假如春节买票难那就夏天回家。踏上归途的路去感受亲情,看看你们的孩子,年迈的父母吧。更期待社会各界,想农民工之所想,急农民工之所急,建立扶贫济困的长效体制、机制,真切期望“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社会风气发扬光大。《春暖特殊家长会》观后感3看了这个特殊的家长会后,给我的感触很深。当时我们同学就说:“我们去支教吧。”大家都觉得好。可是另一个同学说了一句让我们大家都醒悟的话,她说:“难道我们去支教,那些没有书读的孩子就一定有书读吗?”是呀,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家沉默了…说真的,看到前面的俩个小孩时,我流泪了,我很感动。看到小金梅站在教室门口,那渴望的养神,不停地盯着黑板上那一笔一划的粉笔字,她甚至都不肯休息离开一会儿,直到下课前几分钟,她忍不住哭了,哭着说:“我站累了,我好累。”她说她想上学、想有一个书包、想有自己的桌子、凳子。那一刻,我的泪不由得滴下。当她回家哭着跟年迈的奶奶说她想上学,年迈的奶奶看着伤心的孙女,自己也忍不住抹起眼泪,她很无奈,家庭的贫困实在供不起孙女。看着哭着的小金梅依偎在年迈的奶奶身边,那一个画面让我感到很心酸,奶奶的'无奈和孙女的渴望,那种心情,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心情。五岁的小金梅,却有六年没有看见过父母。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小金梅而言,那仿佛就是一个世纪。这六年里,她只有奶奶的爱,“爸爸妈妈”对于她而言只是俩个词,她很少感到父母的爱,哪怕是一个拥抱。对于她而言,我是幸运的,我没有被留守过,童年时的我,拥有父母的爱。孩童时的我,也曾经渴望上学,所以那种心情我能体会。幸运的是我的父母送我上学直到现在。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位老师带着十几位乡下留守儿童,坐火车去城市里探望打工的父母,这则新闻还附带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位年轻的老师一手抱着一个孩子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在她的前后都是孩子,孩子们手中提着大包小包,还有一个铁路工作人员,帮着老师照顾者这些孩子。这一张照片既让我感到又让我感到难过,感动的是这位年轻的老师,她拥有无限的爱心,为了让孩子感受多一点父母的爱,不远千里的带着孩子来看望他们的家长,难过的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城市里默默无闻,拿着最低的'工资,做着最劳累的工作,但是却没有一点的时间回家看看自家的老小……经济在发展,城市在发展。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可是谁曾想过,剥夺的是留守儿童的爱。让我们一起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让幸福充满千万家。《春暖特殊家长会》观后感42月28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关于留守山区儿童情况的节目——《春暖20xx——特殊家长会》,看罢走出放映室,我的心里只有两个字——沉重。节目中几个孩子的身影还在我的脑海中浮现:3年没有见到过父母的5岁孩子唐金梅和6岁孩子裴国艳,被寄养在姑姑家的13岁孩子陆泽利,每天上学要走3个小时山路的龙英……他们只是我国5800万留守儿童中的典型代表。580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它差不多是我国一个中等省份的总人口数量!这个数字中,隐藏着多少个生活、学习及心理成长方面的问题,饱含了多少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想到此,我不由一声长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肩上的重量!节目中的留守孩子,人们深深为他们物质上的贫困而叹息,对我来说,更关注的是他们心灵上的孤独寂寞和教育上的种种缺失!3+4=5,看到这个场景我们可能感觉好笑,也可能感觉震撼,但我们更要理解曾不识一丁的奶奶的无奈!这就是当今中国农村所面临的活生生的现实!今天的农村,绝大多数年轻人为了家庭生计背井离乡来到了城市,他们或拖儿带女,或夫妻结伴。为了工作方便,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了后者。这样便把老的小的留在了家里。同时也留下了数不清的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认为最突出的是教育问题。爷爷奶奶对孙儿孙女的关心,用无微不至形容还觉不够,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孙辈们就好!他们一味迁就,有时不计后果。对待孙儿孙女,就像服侍皇帝。物质上的一切要求,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满足,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做到底会怎样?娇宠、自私自利,懒惰、不求上进,成为了当今多少儿童的通病。想到几十年后我们国家的栋梁就是他们,我不由感到透骨的寒冷!这样的孩子,能够支撑起社会的大厦吗?这样的接班人,能够使中国继续保持繁荣昌盛?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教育工作者,都不能不思考和忧虑这样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经济实现了腾飞,但我们的教育,却没有飞起来。面对这么多的留守儿童,我彻夜难眠!他们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而且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携起手来,用无尽的宽容和爱,去融化他们身上的种种冰棱,让他们健康成长,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标题:观看“春暖特殊家长会”观后感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35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