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4篇】
好范文解忧愁1/22《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爬山虎的脚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突破方法: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好范文解忧愁2/22思,就好像登山队员一样一脚就一脚牢地往上爬。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爬山虎这一植物没有过直观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突破我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利用实物观察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准备:爬山虎实物,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感受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还欣赏了变化多端的火烧云。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观赏一种奇怪的生物——爬山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爬山虎都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读文后交流:①爬山虎是一种植物而不是动物。②爬山虎有脚。③爬山虎是靠脚向上爬的。……2、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三、学习生字新词好范文解忧愁3/221、学习生字①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师生共同纠正易读错的字音:“均、匀”要读准前鼻音;“重叠”的“重”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作chóng;“触着墙”的“着”不读zhe,应读zháo)②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③分四人小组讨论生字易错的地方及如何记忆字形。④交流讨论结果:“逐”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里面没有一点;“叠”的结构比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横;“茎”的第四笔是横撇,不能分成两笔写;“隙”字右边上面的小字没有勾。2、出示词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①抽生读②开火车读③齐读(词语的理解在分析课文中解决。)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1、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两个部分?生自读课文,交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好范文解忧愁4/222、放多媒体课件(一墙的爬山虎随风摆动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3、刚才你看到的画面上是怎样描述的?(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4、自己读这一段话,看有什么感受。(美)5、自己再一边读,一边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用手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6、再放多媒体课件,男女生分组读,一组读另一组就看画面,图文结合来体会叶子的动态美。7、作者怎么把叶子写得这么美呢?(认真观察)8、再放刚才的课件,提问: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下节课再解决。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欣赏到了爬山虎的叶子均匀地铺在墙好范文解忧愁5/22上,风一吹过美丽极了,那么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因为它有脚)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认识爬山虎的脚拿出准备好的爬山虎实物让学生观察,指导从脚的样子,形状,色三个方面去观察。1、交流观察的结果。(只要学生认真观察,这个结果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因为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2、书上又是怎样描写它的脚的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有关的句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3、自己读这些句子,读懂了用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教师巡视指导,并选择一份画得较好的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出来)4、爬山虎的脚如此细小,而且还藏在叶子的下面,为什么作者还是描写得如此细致呢?(因为作者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十分仔细的观察)哪个词说明了作者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呢?(注意)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好范文解忧愁6/22爬山虎既然有脚,那它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那它究竟是怎样爬的呢?1、分小组学习4自然段,自学要求为:①找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来;②找出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词;③在小组里演示一下它是怎样向上爬的。(生分组学习讨论,师指导)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①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②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板书)③抽小组演示爬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纠正。(要让学生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3、再放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这一段,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4、齐读勾画的句子,想想它是不是只是往上爬的?好范文解忧愁7/22你是如何知道的呢?(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因为前面二自然段说是一墙的叶子。)5、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请生自读5自然段,看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生自读这一段。汇报自读情况:①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②感受:生自由谈(师注意引导:“……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③带着对爬山虎的脚的这种精神再读最后一段。四、总结写作方法通过本文的学习,总结应该如何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句)1、观察要细致,不能只看表面,要全方位的观察。2、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坚持长期观察,而不是一时。五、拓展延伸好范文解忧愁8/22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板书设计:爬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虎颜色:嫩红(灰色)的脚爬触→巴→拉、贴(牢固)说教学过程【第二篇】●质疑导入师:“植物有脚吗?”(板书课题)。目的是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观察课题导入后,让学生实物观察爬山虎的脚、茎、叶柄等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让学生打开课本自读,看作者是用怎样的观察顺序来观察和表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写作方法爬山虎脚的特点作者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好范文解忧愁9/22写什么的总结(教师小结: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是嫩红的、几天后是嫩绿的、长大后是绿得新鲜、因为是绿色使人看了舒服;因为它长得整齐、均匀、茂密而不重叠,一阵风的吹过而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爬山虎的脚》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认识12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生词。2、朗读课文,背诵第2至第4自然段。过程、方法用读读画画说说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教学准备好范文解忧愁10/22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爬山虎图片教学设计一、创设条件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爬山虎实物,进行观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对爬山虎了解多少?可以给大家深入介绍一下。(教师指出什么是爬山虎的脚)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一)整体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各自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愿意站起来朗读吗?用比一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站起来分段朗读课文。3还想读吗?这次我们拿起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着自己概括一下写在旁边。4交流:谁来告诉大家,通过默读课文,你又了解了哪些内容?板书:叶子脚的位置、样子怎样爬触墙生存(二)细读感悟好范文解忧愁11/221、同学们通过默读课文,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不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爬山虎?来我们一起欣赏。(放录像)。2、喜欢爬山虎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3、下面我们就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深入学习,看谁收获最大。(学生分组活动,喜欢相同部分的在一起学习)(1)喜欢爬山虎的叶子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叶子的美展示出来。(2)想研究爬山虎的脚的同学可以画一画的学习方法。(3)想研究爬山虎会爬墙的秘密的同学可以采用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的学习方法。4、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愿意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吗?(1)当学生交流叶子部分时:a请他给同学们读一遍。(课件出示叶子画面)学生评价。b交流: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c指导朗读:爬山虎的叶子绿得如此新鲜,排列如此均匀,不仅静止的时候很美,动起来就更美了。请看好范文解忧愁12/22(课件演示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指名读。评价。(2)哪位同学画出了爬山虎的脚?愿意展示一下吗?a一生展示自己的画。b请同学们读一遍第三自然段,对照课文的描写评一评他画得怎么样。c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的画?能指着图给大家介绍介绍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是什么样的吗?(3)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呢?谁来为大家揭开这个秘密?a一生读第四自然段b哪位同学能够一边介绍一边用手代替爬山虎的脚表演一下?c自读第四自然段,用笔全圈出作者用了哪几个表示动作的词?d边读课文,边用手在桌子上做做这几个动作,体会体会。(三)学生质疑课件演示爬山虎的脚是怎能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范文解忧愁13/22四、交流收获,课堂评价: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爬山虎的脚。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收获。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善于观察的孩子。1、积累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句段.2、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最有特点的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巩固练习1、自学生字词。2、指导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以自读自悟为主,并体现综合学习的特点,如读读、画画、说说、写写等。拓展练习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抓住它的特点写一写。2、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否则会流于形式,学无所获。爬山虎的脚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好范文解忧愁14/22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3、背诵3、4自然段。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
本文标题:《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64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