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对于cs专业的研究人员来说是门初步课程。
《计算机网络》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课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谢希仁编著(使用OfficeXP或Office2003演示动画)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课件制作人声明本课件共10个Powerpoint文件(每章一个)。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自由修改此课件(增加或删减内容),但不能自行出版销售。对于课件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订。课件制作人谢希仁2004年5月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第1章概述(有*号的标题表示最基本的内容)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1.2.1分组交换的产生*1.2.2因特网时代*1.2.3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1.2.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1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1.3.2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第1章概述(续)*1.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1.4.1带宽1.4.2时延1.4.3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第1章概述(续)*1.5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5.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1.5.2划分层次的必要性1.5.3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1.5.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1.5.5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1.5.6OSI与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1.6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Internet)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网络。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的意义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1.2.1分组交换的产生是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6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提出要研制一种生存性(survivability)很强的网络。传统的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的电信网有一个缺点:正在通信的电路中有一个交换机或有一条链路被炸毁,则整个通信电路就要中断。如要改用其他迂回电路,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这将要延误一些时间。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背景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新型网络的基本特点网络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而不是为了打电话。网络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不局限于单一类型的计算机。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因而大大提高网络的生存性。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有冗余的路由。网络的结构应当尽可能地简单,同时还能够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请注意名词“结点”“结点”的英文名词是node。虽然node有时也可译为“节点”,但这是指像天线上的驻波的节点,这种节点很像竹竿上的“节”。在网络中的node的标准译名是“结点”而不是“节点”。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回顾一下电路交换的特点两部电话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更多的电话机互相连通5部电话机两两相连,需10对电线。N部电话机两两相连,需N(N–1)/2对电线。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连接方法需要的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的平方成正比。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使用交换机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交换机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交换”的含义在这里,“交换”(switching)的含义是: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电路交换举例A和B通话经过四个交换机通话在A到B的连接上进行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用户线用户线中继线中继线BDCA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电路交换举例C和D通话只经过一个本地交换机通话在C到D的连接上进行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用户线用户线中继线中继线BDCA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数据效率低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这导致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报文分组交换的原理(一)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假定这个报文较长不便于传输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数据数据数据报文分组交换的原理(二)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首部首部首部分组1分组2分组3请注意:现在左边是“前面”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的原理(三)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假定接收端在左边)。数据首部分组1数据首部分组2数据首部分组3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首部的重要性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的原理(四)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数据首部分组1数据首部分组2数据首部分组3收到的数据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数据数据数据分组交换的原理(五)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在转发时也没有被丢弃。报文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H1A分组交换网BDECH5H6H4H2H3H1向H5发送分组H2向H6发送分组注意分组路径的变化!结点交换机主机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注意分组的存储转发过程H1A分组交换网BDECH5H6H4H2H3H1向H5发送分组结点交换机主机在结点交换机A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结点交换机C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结点交换机E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最后到达目的主机H5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注意结点交换机有多个端口ABCDEH1H5H2H4H3H6高速链路结点交换机12341234123412341234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结点交换机在结点交换机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结点交换机处理分组的过程是: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主机和结点交换机的作用不同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结点交换机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充分使用链路的带宽。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自适应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存储转发原理并非完全新的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三种交换的比较报文报文报文ABCDABCDABCD报文交换电路交换分组交换t连接建立数据传送报文连接释放课件制作人:谢希仁ARPANET的成功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生根本变化早期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星形网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昂贵的中心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分组交换网则是以网络为中心,主机都处在网络的外围。用户通过分组交换网可共享连接在网络上的许多硬件和各种丰富的软件资源。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从主机为中心到以网络为中心主机终端以主机为中心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主机分组交换网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2.2因特网时代因特网的基础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但这三个阶段在时间划分上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部分重叠的,这是因为网络的演进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然的。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ARPA研究多种网络互连的技术。1983年TCP/IP协议成为标准协议。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ARPANET——进行实验研究用的科研网MILNET——军用计算机网络1983~1984年,形成了因特网Internet。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关闭。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发展的第二阶段1986年,NSF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1991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1993年因特网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45Mb/s(T3速率)。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各网络之间需要使用路由器来连接。有时在结构图中可不画出路由器。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国家主干网地区网地区网地区网路由器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可能要经过多种网络。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国家主干网地区网地区网地区网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ISP网络所代替。1994年开始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NetworkAccessPoint),分别由4个电信公司经营。NAP就是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的结点。在NAP中安装有性能很好的交换设施。到本世纪初,美国的NAP的数量已达到十几个。从1994年到现在,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级结构网络。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多级结构的因特网大公司地区ISP网络接入点NAP(对等点)公司校园网主干服务提供者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本地ISP地区ISP地区ISP地区ISP本地ISP本地ISP大公司大公司网络接入点NAP(对等点)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可能经过多种ISP。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今日的多级结构的因特网大致上可将因特网分为以下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NAP国家主干网(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网或PC机上网用户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2.3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因特网协会ISOC因特网研究指导小组IRSG因特网研究部IRTF因特网工程部IETF因特网工程指导小组IESG…RGWG……RG…领域领域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IABWGWGWG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InternetDraft)——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建议标准(Proposed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草案标准(DraftStandard)因特网标准(InternetStandard)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各种RFC之间的关系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历史的RFC实验的RFC提供信息的RFC6种RFC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2.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3)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4)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5)中国
本文标题:,对于cs专业的研究人员来说是门初步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8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