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李延年简要事迹观后感及感悟【汇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李延年简要事迹观后感及感悟【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李延年简要事迹观后感及感悟【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功勋李延年的事迹观后感【第一篇】在观看《功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很多人对于志愿军指导员李延年的表现,赞叹不已,敬佩不已。同时,那些曾经在战场上牺牲的烈士,必然是表达深深的敬意。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思想,那么也就没有写这篇文章了,笔者想要说的便是李延年所带领的七连战士,最终取得胜利的秘密所在。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首先,打仗真的不是仅仅拿战士的生命拼来的,而是运用得当的指挥艺术。这一点在李延年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比如说在锄奸行动过程中,李延年冒着巨大的风险,相信自己的战士,从而除掉台湾派过来的奸细,这一次行动足可以看出李延年的果决和睿智,也看出志愿军上下一心、互相配合的团结精神。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只是为坚守366。6高地做铺垫。在坚守366。6高地的这场防守战中,我们充分看到李延年个人的指挥能力,尤其是在战场上学习战争,临机决断,屡次挫败敌人的疯狂进攻,堪称神来之笔。先是利用时间差,巧妙躲开敌人的狂轰滥炸,绿色作文网快速增援,然后就是发挥神枪手的特殊技能,组建狙击小组,重创敌人的指挥系统和重火力配置。再后来则是充分调动战士的求胜心理,发挥好每个战士的主观能动性,打坦克、炸毁敌人火药库和燃料库,从而涌现像罗厚财、陈衍宗以及陈排长等众多英雄。可以说,李延年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指挥部队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是依靠硬拼的打法,取得成果。其次,“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这句话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为何整个七连的战士各个不惧生死,能够和敌人周旋到底。一方面则是他们都想当英雄,怀着必胜的信念,杀敌立功;另一方面则是在指导员李延年的教育下,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认识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意义,愿意在李延年的领导下与敌人以命相搏。由此可见,李延年带领的七连后来改名为“泰山连”,在其出色的指挥下,积极调动官兵的作战积极性,上下一心,怀着必胜的信念,从而最终守住366。6高参考资料,少熬夜!地,战胜不可一世的美军。李延年简要事迹观后感及感悟【第二篇】笃定信念跟党走1928年,李延年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时,他跟着同乡来到东北长春一家粮食加工厂当学徒,说是当学徒,实际上他还要服侍老板,时常挨打受骂,满肚子都是苦水。1945年10月,怀着“跟着共产党为穷苦人打天下”的朴素想法,李延年在长春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革命战士。“那段时间虽然累,但大家士气高昂,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李延年随部队执行扫除长春外围残敌的任务,白天紧张战斗,晚上抱着枪打个盹,时刻准备投入战斗。在战斗中一直表现英勇的李延年,1947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辽沈战役打响后,李延年所在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0纵队参加黑山阻击战,负责阻击兵力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我们连夜急行军,双腿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预定地点修筑工事。”李延年清楚记得,当时部队正在抢修工事,敌人以数倍兵力扑了上来,我军英勇抗击,一批批战友血洒前沿阵地。一个战友牺牲了,另一个就立即补上去,许多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斗一场接着一场。辽沈战役结束后,李延年又参加了平津战役,作战勇敢的他多次立功受奖。1950年8月,李延年参加湘西剿匪期间,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战火硝烟写忠诚几十年军旅生涯,李延年最难忘的一场战斗,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高地收复战。1951年10月,李延年担任志愿军某营七连指导员,他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高地实施反击。“敌人的炮火猛烈,我们营接到命令执行强攻任务。”李延年回忆,自己所在营攻击时,发现敌人每隔3分钟左右就会进行一轮炮击,掌握这个规律后,他和战友利用这个间隙悄悄摸上去。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把高地夺了回来,但电台被炸毁,后方指挥所无法知晓他们的情况。敌人一轮又一轮压向我军阵地。李延年所在连只剩下40多人,其他连队情况更差。全营弹药严重不足,打完弹药的官兵靠捡拾敌人的武器,打退敌人一波又一波进攻。李延年冒着炮火到各班了解情况,及时对阵地人员进行组织动员,将友邻连队剩余的战士编成班,明确指挥关系,继续投入战斗。战斗中,李延年被一发炮弹的碎片击伤,鲜血渗透衣背,他却浑然不顾,带领官参考资料,少熬夜!兵坚守阵地,直至得到上级命令才撤出。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1979年,年过五旬的李延年作为广西军区原某边防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边境自卫作战,多次冒着炮火硝烟深入前线传达上级指示,组织运送伤员,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荣立三等功。随后,李延年被提升为师副政委。他一直战斗在边防一线,直至1983年离休。38年从军路,李延年留下的是冲锋的身影。永葆本色当好兵多年来,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李延年淡泊名利,坚持原则。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去距离不远的学校给学生作报告,都是骑自行车前往。干休所工作人员对他说:“您年纪大,又是一名战斗英雄,可以要求派车保障出行。”李延年却说:“我只是尽了一名战士的本分,不能向组织提要求。”李延年的妻子患病10多年,儿女不在身边,家里也没有请保姆,从买菜做饭到添衣喂药,妻子的大部分生活起居都由李延年来照顾。他常说,党给了我们这么多待遇,没什么后顾之忧,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作为老战士,我见证了牺牲战友的忠诚和无畏,有责任把战友们的故事讲好,把革命传统传下去。”离休后,李延年先后担任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给学生们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他坚持常年读书看报听广播,刻苦学习党的理论,经常纸笔不离手,随手做笔记。他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类政治学习书籍,书和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理论要点和心得体会,一笔一画写满对党的忠诚。这些年,李延年把自己在枪林弹雨中获得的各类奖章证书,捐献给了博物馆、军史馆。“作为一名军人,在战场上要惊天动地,走下战场要甘于平淡。”李延年说,“我这辈子就想当一个能打胜仗的好兵,把自己的一切交给祖国。”功勋李延年的事迹观后感【第三篇】《能文能武李延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成功塑造了“李延年”这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完成了黑格尔所说的现实主义要写“这一个”艺术典型的任务。《能文能武李延年》打破了国产战争剧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人物建构模式,即军事主官抓打仗、政治主官参考资料,少熬夜!抓思想,塑造了一个作为战斗英雄的指导员形象。作为指导员,李延年的思想动员能力无疑是高超的:战士对于战场有恐惧心理,他通过处理逃兵小安东事件激发战士的战斗信念;有战士在队伍里遭受歧视,他严肃批评,并用“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让大家团结起来;面对敌人的离间诱降战术,他带领罗厚财等人逼近美军驻地,并成功击毙国民党特务王觉仁;每一名战士的英勇事迹,他都要求文书在《战场日志》中详加记录,从而激发大家的战斗荣誉感;每次战斗打响之前的思想动员和战斗结束后的总结,也是李延年的常规工作方式……当连长被抽调到营部后,李延年将指导员和连长的职责一肩挑,同样展现了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面对敌人对346。6高地开阔通道的炮火封锁,他通过观察炮击间歇时间,成功带领部队通过了炮火封锁带;面对美军的坦克群,他通过前出阵地挖反坦克壕沟和狙击小分队对坦克观察孔的射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面对敌人密集炮火,他通过建构两层高低不同的防线迷惑敌人,利用敌人炮火没有覆盖的反斜面避免轰炸减员;他还通过观察美军的动向确定其弹药库位置并派人将其炸毁,从而坚持到规定的防守时间,赢得了阻击战的胜利。这样,一个能文能武、有血有肉的志愿军战斗英雄形象就烙印在观众心中。事实上,政治干部能文能武是人民军队普遍真实的情况。通过对李延年这一战斗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能文能武李延年》既重现了英雄自身,也重现了战争,因而带给观众可深入体悟的历史与审美空间。真实还原历史场景作为《功勋》中的英雄传记单元剧集,《能文能武李延年》没有完整追溯李延年丰富的革命和战斗经历,而是截取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346。6高地防守阻击战。这次战斗让李延年成了活着的一级战斗英雄。所以,讲好这一次战斗故事,是电视剧吸引观众的重点。电视剧对典型环境进行了逼真还原。《能文能武李延年》来源于真人真事,其被观众认可的前提之一是高度还原故事发生的历史场景,重现当年的战斗氛围。据报道,剧组历时一个月在吉林复原了346。6高地,战士的武器、演员的妆容、密集的炸点、呼啸的子弹等也都符合时代特点和战场氛围,而手提式摄影带来的运动模拟感进一步强化了战斗的紧张感。另外,整场战斗的进程也被高度还原。一开始是营长的战术安排,让观众从整体上了解战场环境和战斗任务。然后是李延年带领七连坚守346。6高地,通过几次反复争夺,战斗愈加激烈,不断有战士牺牲,人数不断减少,战斗单元也不断重编,指挥员也被重新任命。同时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参考资料,少熬夜!化,对阵地的防守也在李延年的带领之下采取新的战法,形成不断推进的战斗层次感和叙事节奏感,紧扣着观众心弦。电视剧还以李延年为中心,延伸展现了整个连队的感人故事。如被歧视的解放战士罗厚财熟悉坦克,他教会狙击小分队对付坦克后,毁掉两辆美军坦克英勇牺牲,用生命实现了要当战斗英雄的誓言。又如踩到地雷后被美军巡逻分队子弹击中,也要坚持到冲锋号吹响才松开身体而壮烈牺牲的李源。另外,文书、小安东开始对战争怀有恐惧,但最后都经过战火洗礼成了勇敢的战士。这些具有不同身份和鲜明性格特点的战士形成了一幅英雄群像,既生动展现了战斗的残酷复杂和真实多样,也深刻地说明了战斗英雄与战斗集体之间的紧密关系。李延年1945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等。在这个过程中,部队收编了大量解放战士。这是客观的历史情况,李延年所在的七连就有许多这样的战士。一些战士未经深入的思想洗礼和战斗锻炼,在部队面临诸多问题,如再度叛变(赵福根)、畏战脱逃(张安东)、受人歧视(罗厚财)、敌人离间(皮特王)等,导致士气低下严重影响战斗力。虽然以往的影视剧如《亮剑》《跨过鸭绿江》《红日》《大决战》等也涉及对该群体的描写,但《能文能武李延年》对这些情况的正面展示和具体解决,进一步显示了该剧艺术创作上的现实主义态度和追求真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树立永恒精神丰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奔赴前线,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传奇和英雄颂歌,形成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电视剧在6集的简短篇幅里生动地向观众传递了这种精神。我们为什么要打这一仗?这是每一名走上朝鲜战场的战士都必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电视剧开篇就独具匠心地通过李延年处理逃兵的段落进行了回答。战斗就要打响,战士小安东却当了逃兵。连长愤怒地要枪毙他,但被指导员李延年及时制止,然后电视剧给了李延年长达16分钟的“独白戏”:李延年向战士们讲述了小安东的身世和他与二妞的爱情;讲述了自己看到的老百姓遭受轰炸的惨状,“血把河都染红了”;坦诚向战士讲,可能看不到和平来临的场景了,但“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李延年从个人故事入手,用平实的语言讲清楚了普通战士、千万家庭和新中国之间的血肉联系,其中浸透了对国家、民族、亲人深沉的爱,激发了战士为国而战的勇气,让战斗胜利有了坚定信念的基础,也深深感动了今天的观众。参考资料,少熬夜!面对武器和后勤保障都远超我们的敌军,我们靠什么以弱胜强赢得胜利?电视剧将志愿军战士“钢少气多”、不怕牺牲、顽强战斗、智慧灵活的革命英雄主义充分展现了出来。在面对炮火支援、坦克开路、弹药充足的强大敌人时,李延年和他的战士没有退缩,勇敢承担阻击任务。同时因为李延年熟悉战士的具体情况,在战斗中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搞狙击、炸坦克、修工事,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术迷惑敌人,利用战场地形最大限度地保存力量。到最后,李延年让每名战士将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自己。正是这一群为了祖国和平抱着必胜信念的战士,让346。6高地成为美军无法逾越的天险和志愿军精神的高峰。历史不会忘记过去,人民不
本文标题:李延年简要事迹观后感及感悟【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00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