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3A育人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13A育人模式的探索及实践吴淑珍张梁平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的变化:高校大众化进程加速,大学生规模空前扩大;信息时代到来,大学生思想呈多元化倾向;8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自我中心、独立意识增强;……,这些新变化给传统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挑战。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与国家前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004年初,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了《多元文化思想影响下学生思想工作创新研究》院级课题(何军书记主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2004年12月,学院张晓琴副书记主持了《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课外生活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校级课题,重点探索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对于大学生成长的影响。2005年,学院又成立《“3A”育人模式研究》(参见尾注1)(吴淑珍主持,张梁平主研)课题组。2005年9月,以05市场营销专业(应本)1、2班为实验对象,开始3A育人模式的探索,后总结提炼,形成了《多维互动育人平台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入选为重庆工商大学2006年度宣传思想工作交流材料。一、3A育人模式的构建思路和内涵要求3A育人模式,即为全员:All_student,全程:All_process,全面:All_arround,围绕全体学生,学校、家庭、学生、社会四维一体,全程、全面地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激励平台,在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互动网络,多重激发学生成才的原动力,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一)、3A育人模式的核心理念——“两力”、“三发展”1.“两力”:打造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学生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知识和技能等因素的组合,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概括起来说它体现为五个“力”,即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3A育人模式的进行,以“五力”为培养目标,通过系列班级活动,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空间,密切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关系,共同营建育人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学习能力是指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获得新的技能的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是指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指能自我调适行为规范,适应社会伦理要求,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2.“三发展”:追求全员发展、全程发展、全面发展(1)全员发展。追求“全员发展”核心理念,强调不论学生的知识能力高低,学业如何表现,每位学生都要关心班级建设和发展,通过参与编写“班级日志”,演讲主题班会,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对话、相互协作,在对话、协作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全程发展。强调树立过程意识、全程意识,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天,学生通过日志,用文字记录在学校生活的每一天,全景地展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动态过程,多维度、全方位地透视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3)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学会做人,要要求学生提高文化业务水平,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做事。借助于班级日志、记录课堂、专题活动、2日志点评等,可以提高学生做事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二、3A育人模式的基本构架与实践探素(一)基本架构3A育人模式是一种多重动力驱动、立体交互激励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本位,围绕教学和科研建立网络化的动力传输渠道,在教师、学生、学校(学院)、社会、教学、科研之间搭建纵横交错的互动式动力驱动网络,使学生在全程记录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既有来自教师的激励,又有为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其他个体要求以及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和压力。该模式的基本构架如图“3A育人模式”框架图”1所示:(二)具体实践3A育人模式实现育人理念的途径方面,具体来说,其关键主要在于“一个平台,两个关键,三项技能,四维互动”。即:一个平台:班级日志;两个关键:制度育人,理念育人;三项技能:说写做;四维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校、社会与学校。3A育人模式以“班级日记2”为关键平台,要求全员参与、逐日坚持,并进行“学生、家长、社会、学校”的“多维点评”,无形之中,让学生受到了来自“团队”的方方面面引导、熏陶。通过《班级日志》、《记录课堂》《点评》等开展,全体学生在“隐形课程”、软环境”中,受到了陶冶、感染,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得以加强。学生个体也在这些具体实践中,思想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升。1、一个平台《班级日志》由全体同学执笔,逐日全景式记录社会、学校、学院、班级的综合情况,较好地留下了社会时事、学校学院大事,乃至每位同学成长的足迹。一部完整的、全景式的《班级日志》,对班级的成长,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意义。《班级日志》也很好地成为了学院、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等互动交流、沟通的平台。《班级日志》的运作虽然是一项艰苦漫长的工作,组织者、参与者,只要有充分的恒心、毅力与创新精神,就有成功的可能性。“班级日志”以“日志”为基本形式,坚持近3年,形成了100万字的日志。“班级日志”有五个特色:(1)同学撰写。要求学生记下一天之所见、所感、所闻……,再由老师有针对性进行点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思想得以具体落实。通过“日志”,老师亦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2)全员参与。“日志”的写作,其基本要求就是“全员参与”。据调查,诸多班级都有过“日志”,后来大多无果而终,少数人参与是重要的原因。(3)全程坚持。写作期间,要求将学生轮流将在校期间的每一天,均作全程记录。班级日志一天不断,逐日记录,是毅力与恒心的最好注脚。就《包涵心语》(参见尾注3)材料来看,单独一篇周记,甚至十篇周记,其感动的力量都不够大,成功的关键,感人之深处就在“四年一事”上,这就是“日志”的精髓就是“坚持”二字。“日志”的“全程坚持”,学生会受到很多正面的熏陶与影响。(4)真实全面。特别强调“立足班级,放眼全局,特色亮点,客观纪录”的要求,强调“责任心”。(5)互动交流。完整的“班级日志”的形成,至少要经过四道程序:搜集修改,全面点评,文字修饰,打印成卷。2、两个关键(1)理念育人。3A育人模式,其出发点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人的理想和信念成才成长的根本。在坚持日志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人格理念、个性特征、团队意识等逐渐均逐渐提到了提升。并适时提出了一些理念,如“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持之以恒做一件事,合团队之力做一件事”等理念,随着互动交流的加强,学生逐渐接受,学生受到熏陶,就容易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正确人格理念。“日志”本身不是特色,但在完成这一工作中,学生感受到了难得的挑战。并且,通过“综合测评动态量化表”的构建,“德育进步奖”、“德育优胜奖”、评选“班级之星”等制度的创建,全方位地为育人理念的实现提供保障与激励机制。3“3A育人模式”框架图两个视角——个人视角看班级班级视角看社会班级建设——制度育人:综合测评数据量化德育进步奖德育优胜奖等时代精神——理念育人: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持之以恒做一件事,团队同做一件事班级日志社会家长班主任学生点评班导师任课教师全景式、原生态、完整记录学生成长历程:100万字多维点评互动交流:5万字原创真实特色责任水平日志撰稿原则创新诚信个性责任能力学生人文素质记录课堂创作组稿宣传日志工作内容全员参与逐日记录写做说学生技能素质专题精彩课堂10万字4(2)制度育人(参见尾注4)。做好日常学生工作的制度依据是《学生手册》,这是整个学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标准,具有原则性与伸缩性。当然,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3A育人模式主张根据本班级制订具体的班级制度。比如,05营销专业创设的《德育进步奖》、《德育优胜奖》、《学生手册补充细则》等制度的建设,就为育人提供了较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在于执行,对制度和规范的落实,制度不落实不仅形同虚设,而且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比没有制度会更大,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真正发挥制度规范在学生工作中的教育、监督、约束作用和自我管理,逐步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即自我教育,真正实现制度育人。3、三项技能班级管理中,特别强调对学生“技能”提高的解建,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本位。“3A育人模式”的构建以《班级日志》拟定、演讲、社会实践等平台,全面、全程提升学生的技能。(1)“写”能力——通过开展《班级日志》的写作,不仅使同学们对本学期生活有计划回顾,有总结的方向,更是切实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宣传能力等,更结合大学生“会读、能写、善说”的培养目标,切实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做”能力——大学生应立足于学校,着眼于社会。应主动与社会沟通交流,在这方面,主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平台来培养学生“做”的能力。(2)“说”能力——在日志撰写过程中,学生、教师、社会、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显然说能力的锻炼贯穿了全程。伴随日志的进行,说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升。4、四维互动3A育人模式是一个有机、开放的系统,除了强化教师、学生、教学、科研、社会、学校、学院之间的交互影响与驱动外,需要重视和强化上述主体内部各个体之间的互动效应,有序地建立多重、立体的动力驱动机制,使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充分的发挥。三、3A育人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3A育人模式以学生的全面学会为根本,以现代育人为关键,以现代化育人理念为支撑,以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过程性”管理为基础,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指导,按照教育要创新的时代要求,运用当代网络及计算机技术,构建起全员性、开放性、互动性、多维性的育人平台,根本培育、引导大学生走向成才之路。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学生互动等渠道,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构建育人环境,在教师、学生、学校(学院)、社会之间形成立体交互的动力驱动网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师、生的共振效应,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构建和实施3A育人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中,虽然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但其成效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2006年9月,学院将系列实践成果推广到06软件工程1、2班(应本)及06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1、2班,至今,3个专业6个班级238位同学,在班风、学风、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等,在同年级,同层次均处于前列。在推动该模式期间,吴淑珍老师在所带的三个专业6个班级238名同学中,成立了“班级日志”编辑部,近三来,以“全员参与,逐日记录”为基本要求,本着“原创、真实、特色、责任、水平”的理念,以“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创造历史”为目标,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坎坷,迄今完成了3个专业(6个自然班)240位同学撰写的1400余篇、共计100万字的《班级日志》(其中,点评5万余字)。全景式、原生态地记录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其中,06机电一体化专业,虽然为高职专科学生,且系理工专业,但至2006年8月28日以来,至今仍坚持《班级日5志·心路》的撰写,形成了30余万字的材料,反映了高职学生的成长历程,尤为可贵。可以说,《班级日志》成了3A育人模式的关键平台。(该事件为《重庆时报》2008年3月16日以《238名师生三年写成100万班史》为标题报道此事,同时国内数十个主流的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如新华网、搜狐、新浪、凤凰网、《烟台日报》、《青岛晚报》等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其间,6个班级中出现了国家级奖项一项(06软件工程1班时燕同学,赴北京参加华夏之星总决赛,获银牌),重庆市级优秀班集体(05营销1班),重庆工商大学优秀班集体、优良学风班2个,2007-2008学年第1学期,06软件1班在《线性代数》一科上成功申请了
本文标题:3A育人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0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