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员工安全知识培训本讲内容提要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危险源辨识安全小常识和安全警示标识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指什么?安全生产的定义–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辞海》安全生产的指什么?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是企业生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是落实“安全第一”的基础和前提–综合治理•是全面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根本安全生产指什么?安全生产基本原则–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坚持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坚持“三同时”原则–坚持“三级教育”原则–坚持“三不伤害”原则–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永煤安全管理理念从零开始,向零奋斗–释义:安全是员工最大的福祉,是生产的根本、效益的保障,任何时候对待安全都要不推诿、不懈怠、不耍滑。–要时刻把员工的生命、健康放在心上,视员工为亲人,带着良心和真心抓安全,带着关爱员工的深厚感情抓安全,打造牢不可破的安全长城。永煤安全管理理念“从零开始,向零奋斗”拓展与延伸–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生产组织零违章、操作过程零失误、–设备状态零缺陷、系统运行零隐患、–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事故零效益。永煤安全管理理念安全“三化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管理精细化–安全行为人性化永煤安全管理理念01234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零”理念对标:践行安全核心理念,开展“零理念”对标。–落实“一号工程”:把安全作为政治上、组织上、管理上、责任上、投入上和技术上的“一号工程”落实。–深化“双基”建设:规范组织建设、推进安全达标,抓基层、打基础,夯实安全根基。永煤安全管理理念012345安全管理模式–健全三项机制:健全以安全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安全效果为导向的奖惩机制和动态达标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完善四大体系:完善科技支撑体系、职工培训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推进“五自”管理:推进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构建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的地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是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基本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煤炭法公路法民航法建筑法其它……《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设备的,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二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明确的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是:–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权利;–除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外,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知情权,有权了解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批评、检举、控告和拒绝权;–紧急避险权,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应急撤离;–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保护用品的权利;–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明确的从业人员的三项义务是:–自律遵规的义务,即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要求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发现危险报告的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应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危险源辨识选厂危险源辨识–山体滑坡选厂附近的山体易在雨季造成山体塌滑;–尾矿库降雨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溢坝、溃坝等恶性事故;–火灾包括机械、电气、化学品、山林火灾等;–机械伤害破碎机、传动机构等易造成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厂区内各种机动车碰、撞、擦、挂等造成伤害;–触电10K伏、35K伏高压线路,各类电气设备造成伤害;–压力容器由于自身缺陷或使用不当造成爆炸事故;–淹溺浓密池、尾矿库库区易发生跌落淹溺事故;–高处坠落超过水平面2米以上未采取保护措施;–危险化学品使用NaCN等药剂时由于防护不当造成的伤害;–核辐射核子称、密度计中放射源丢失或防护不当造成辐射安全小常识1、什么是“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2、什么是“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有关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3、什么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4、什么是“三级教育”?–公司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且不得少于40学时。安全小常识5、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什么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6、高处作业“三宝”是什么?–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7、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是什么?–高挂低用8、距离坠落高度多少米以上属高处作业,需要采取保护措施?–2米以上。安全小常识9、安全检查一般查什么?–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与整改;10、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有哪四种,各代表什么含义?–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规定。安全小常识11、发生电气火灾怎么办?–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扑救,防止触电二次事故;1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①将安全梢拉开。–②将皮管朝向火点。–③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④熄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安全小常识13、机械设备必须做到“四有四必”?–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14、操作多少伏以上的电器设备时,必须使用防护用具?–380伏15、氧气瓶、乙炔瓶安全摆放距离是多少?–焊接作业时,氧气、乙炔瓶距离不低于5米,距离明火应不低于10米。安全小常识16、起重机驾驶人员要了解并保证做到“十不吊”:①超过额定负荷不吊。②指挥信号不明、吊物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③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吊。④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不吊。⑤歪拉斜拽不吊。⑥吊物上站人或有浮放物不吊。安全小常识⑩违章指挥不吊。⑦氧气瓶、乙炔瓶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不吊。⑧吊物有刃角不垫好不吊。⑨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吊。安全警示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安全警示标识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事故经过:2001年8月17日下午,河北某机械厂职工李某正在对行车起重机进行检修,因为天气热,李某有点发困,他就靠在栏杆上休息,结果另一名检修人员开动行车,李某没注意,身体失去平稳而掉下,结果造成严重摔伤。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习惯性违章事故,李某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高空作业没有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在不安全的地点休息,另一名检修人员没有检查行车附近是否有人就冒然启动,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二)–事故经过:1999年3月15日,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孙某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正面,立即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案例分析:这是一起由于违章野蛮作业造成的事故,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事故经过:2002年5月5日19时,某化工厂压滤岗位值班人员孙某与刘某于20时到厂外餐馆吃饭,都喝了半斤左右的白酒,约22时才返回车间。回到车间后,孙某去睡觉,刘某由压滤岗位串岗到原料岗位。因喝酒后头晕,他将身体靠在了吊料口专用活动门上。活动门门轴已经损坏,刘某一靠上活动门,就连人带门从4米高的平台上摔了下来,造成右腿骨折。案例分析:孙某与刘某无视工厂规定,在班中外出饮酒,回到工厂刘某又串岗,这是造成此事故的直接原因。车间劳动纪律管理不严,当班工人离岗近两小时,值班班长竟没有发现;厂门卫未检查出门证明就随意放行当班工人,就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四)–事故经过:1998年某月某日,外单位人员陈某到选厂参观学习,在中午就餐时饮酒。13:00左右,陈某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独自一人上岗参观。陈某酒后意识模糊,当他走到303岗位想走近路,在305皮带机尾处跨越当时正在运转的305皮带,跨越时腿部被机尾滚筒卷住,遂身体被滚筒挤压。岗位司机发现后,立即停车,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案例分析:陈某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极差,严重违反了胶带运输机安全操作规程中“无论皮带运行与否,严禁跨越皮带”和“严禁班中饮酒”的规定。车间安全管理不严,外单位人员酒后上岗后竟无人及时发现和制止。结束语欢迎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新员工安全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0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