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血管外科实习心得3篇
血管外科实习心得3篇血管外科实习心得范例作为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实习不仅重要更有其独特性,正是通过实习,让我们逐渐掌握怎样把学校教给我的理论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让我们慢慢褪变学生的浮躁与稚嫩,真正地接触这个社会,渐渐地融入这个社会,实现我们迈向社会独立成长的第一步。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几优秀的血管外科实习心得,供大家阅读!血管外科实习心得1在成为正式的医生之前,每位医生都会经历实习医生的阶段。在作为实习医生轮转的过程当中,我常常疑惑,实习医师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和习惯来学习临床案例,从而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合格医生。仅仅将轮转当成任务,却不主动地投入临床工作,不对临床中遇到的病例进行思考和钻研,对于实习医师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笔者想借此机会分享作为一名实习医师,在轮转血管外科期间学习临床病例的体会与心得,旨在引发实习医师对于轮转以及导师们对于教学的思考。在我轮转血管外科期间,病房内住了一位因高血压入院的青年女性患者,吸引我注意的是,她背部有多个散在的牛奶咖啡斑及神经纤维瘤,同时她父亲也有相同的体征。经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我们明确了此患者及其父均可被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I型,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后经过全面的检查,我们发现患者左肾动脉远端靠近肾门处有一直径约为2cm的动脉瘤,累及多个分支。之后,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郑月宏教授为首的团队,决定给此患者行体外肾动脉重建及自体肾移植手术,手术过程中在体外切除动脉瘤后,应用自体大隐静脉重建肾动脉,再与主动脉吻合。术后随访1年,患者血压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及再狭窄。这个临床案例整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患者罕见的体征、医师们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整个高难度手术的全过程。通过广泛地阅读相关文献,并同郑月宏教授进行探讨,我对于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肾动脉瘤的案例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们将这个临床病例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并写成报告,于今年年初发表在theEuropeanJournalofVascularandEndovascularSurgery杂志上。经过对这个案例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保持好奇以及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两周后我在血管外科门诊遇到一名中年男性患者,以全身多系统多发动脉瘤为主要表现,临床诊断为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因为郑月宏教授在2002年报道了中国第一个血管型Ehler-Danlos综合征家系,所以患者不远万里从安徽赶往北京寻求治疗。这个患者也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体征,包括特殊面容、皮肤弹力增加等。我们知道,全身多系统的多发动脉瘤常由结缔组织病引起,而其中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是非常少见的一种。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的动脉壁脆性明显增加,导致手术及介入的失败率显著增加。为了提高血管外科医师们对此病的认识和重视,我们撰写了相关的综述及报告,同其他的血管外科医师们分享、交流我们的发现。通过这个临床病例,郑月宏教授教会了我在学习过程中分享与交流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在轮转过程中提出问题、保持批判性的思维也是非常关键的。另一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手术,是对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年轻患者行的一期肿瘤切除术。此患者肿瘤起自子宫,通过双侧生殖静脉延伸至下腔静脉,最后至右心房。接触这个病例后,我对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中肿瘤的延伸途径产生了疑问,通过阅读大量的材料,同时请教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我发现文献中从未报道过双侧生殖静脉受累的情况,我们的案例有可能提示了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中肿瘤延伸的一种新路径。这让我认识到,能够不断提出问题、保持批判性的思维有助于我们进行有创造性的学习和发现。血管外科实习心得范例血管外科实习心得2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课程内容安排丰富,大量融入最新、最前沿的医疗与护理知识,聘请国内的护理专家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护理理念,使我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价值、前景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沈莹老师的慢性心衰患者的监测与自我管理,孙羽老师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护理,特别是邀请到香港理工大学高级临床讲师、香港护理专科学院ICU专科院士陈永强教授讲解的重症患者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想想以前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听取患者的主诉,汇报给医生,让医生去判断,机械地执行医嘱,这样的工作是多么的乏味、单调,体现不了任何护士价值,久之护士会丧失工作热情,价值感严重缺失,护理也只能永远依附于医疗。通过护理知识与护理理念的更新使我坚信护理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增加了我要改变现阶段工作的决心,从我做起,影响周围的人,让我们一起为护理事业、为患者的健康而奋斗!两个月的临床实践过的飞快,我有幸到了心血管的一些功能科去实习,特别是超声心动图室,我基本掌握了超声心动图报告上的正常值,了解异常值的临床意义,并且会看简单超声图,对心脏超声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在心外科手术室实习时,我有幸观摩了心脏搭桥术、主动脉夹层患者人工血管置换术,让我对心脏结构、解剖位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最难以忘怀的是在CCU实习,CCU老师操作的熟练度、规范性、工作态度、理论水平都使我佩服,CCU的护理管理非常棒,它的消毒隔离、无缝隙的工作流程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我们几个学员就会在一起学习讨论,有时还会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这种学习的方法能挖掘更多更深处的知识,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使我们越学越想学,理论结合实践让我们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以前一知半解的知识点也有了很好的弥补。一周的公共课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专科护士培养的作用,明白今后我肩上所担负的责任。省厅还安排了相关的护理科研、课堂授课技巧、PPT制作技巧等的讲授,让我们在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下,学会了论文的撰写、科研的开展等,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以前把护理科研当做是不可攀越的珠峰的我来说是一种核聚变,我非常庆幸抓住了这次学习的机会,为我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的,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品质。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的感到:观念、理念的改变才是促发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源泉,让更多的护士有机会接触新的护理理念,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相信这样的护理团队才能更优秀。血管外科实习心得3在我的理解中,有两种行业是无法计较得失的,一是教育,二是医疗,因为一个给予的是思想,一个是给予的是健康,这两者是一个人所必备的。而我们就是那个健康之门的“守门人”。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全科住院医生,现在结合在普外科轮转的所见所学来谈谈我轮转后的一些感悟吧。血管外科的病人可以说是全科病人的“加重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凡是来三甲医院就诊的,很大一部分是都有一身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有的甚至经历了多次手术。我所见到来就诊的患者很大部分是脚痛或者腿痛引起行走困难的,甚至有一些病人腿上常年带着的“烂疤”,反复地感染、疼痛,过了很久才来看病。有些病人治疗有效,有的病人后来治疗效果不好,甚至需要手术截肢。还记得有个老人家腿上绑着厚厚的一大块东西,仔细看了一下,这是小孩子的尿不湿啊。然后问老人家,他说:我这腿20多年了,烂疤也好久了,记不清了,好一阵坏一阵的,这疤流水,用尿不湿是吸水的,现在我是走不了了才来的。听着老人家的这番话还是蛮心酸的。其实老人家是多年的静脉曲张,后来又有静脉血栓的慢性期,腿部肿痛,足踝部出现了大片的溃疡。这让我想到为什么老人家没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后来询问才得知,老人家觉得腿静脉曲张就是不好看一点,走路没什么影响,后来腿部出现酸胀,他认为休息后好了就可以。直到出现“烂疤”,反反复复好不了,才想到要看病。像这样类似的病人,我们在社区可以遇到很多。可以说我们全科医生和病人关系应该是最密切的。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把好关,不要让疾病发展到难以诊治的程度再去解决问题?首先,我们一定要有良好的沟通,增加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凡事站在患者的角度,从病人的角度了解问题,从专业的角度解决问题。其次,类似静脉曲张这样还未被列入慢病的病种,老百姓对这样的疾病认识很少,而我们在这部分的宣传教育做的不到位。如果我们在今后诊疗中遇到的类似疾病,我们要多学习,多了解,多宣传。然后,在前面的基础上,我们要重点筛查高危因素的病人,对于“重点病人”做到“重点宣教”,早诊断,早治疗,需要转诊专科检查的,积极转诊,待患者从上级医院治疗回来后,我们依然要做到后续疾病的管理。从整体上来对待患者本身,做好跟踪随访,无论从患者发病、筛查、后续治疗,我们都要把它穿成“一条线”,任何一个环节缺失,这条线都可能“断掉”。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培训因为有自己的全科医学科,让我们有自己的专业归属感,全科的导师们一直强调让我们在轮转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我们自己的专业方向。通过在专科的学习,更让我明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在专科看病,从全科思考。我也体会到全科的老师们安排轮转计划的用意和苦心,回到我们全科自己的科室,通过对专科的学习和体会,再结合全科的特点,从全科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全科,通过在病房和门诊的学习,加深全科理念,我们既要学会“治病”,更要学会“防病”。我想这就是全科住院医师不同于专科住院医师的地方,我们学会的不只是“看病”,而是用结合了一种完善的“全科理念”去防患于未然。“全科”让我们做一个更好的“健康守门人”。
本文标题:血管外科实习心得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32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