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总结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总结4篇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总结(精选精选多篇)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总结【第一篇】一、主要做法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我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3月5日启动以来,在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第二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安排,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发现和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推动活动分层分类开展、压茬有序进行,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及“回头看”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全乡教育实践活动陆续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进。我乡开展区域化大党建、“三联六送”流动服务三省区群众的典型做法在云南卫视、云南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引起了中央活动办的高度关注。(一)坚持统筹推进重落实,增强教育实践活动主动性坚持超前谋划启动,及早预热升温,扎实安排部署,着眼摸清底数、打好基础,及早对班子配备、党组织设置和党员数量等情况进行专题调查摸底,做到了“四不漏”:不漏单位、不漏班子、不漏组织、不漏党员。全乡共有55个基层党组织,546名党员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单位和教育对象实现了全面覆盖、全部参与。为强化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乡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抽调干部38余名,成立10个督导组,组建办公室,内设3个工作组。同时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指导好分管领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分别确立1个党组织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从组织上保证了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乡党委在吃透中央精神、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鲁布革实际,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明确各工作组职责分工,形成了分工负责、相互协作、步调一致、高效运转的良好工作格局。采取统一部署、梯次展开、压茬进行的办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先行一步,乡和村(社区)及其他基层组织依次推进。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结合实际,统筹协调、灵活安排时间进度。乡党委于3月5日召开了全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村(社区)及其他基层组织于3月25日前相继启动,避免出现“一窝蜂”、“一锅煮”,顾此失彼的现象。(二)坚持规定动作不打折,增强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参考资料,少熬夜!性一是严把“三关”,坚持“五学”,确保学习教育质量。乡党委严把学习的内容关、时间关和质量关。一是做到规定篇目必读。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规定的“三本书”,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委有关政策规定和文件要求,认真学习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力求吃透中央精神,把握上级要求。二是保证集中学习时间。活动开始后,我们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统筹安排好工作、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决不允许以“工学”矛盾为借口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确保乡级集中学习时间达5天以上,村级集中学习时间达1天以上。集中学习做到全员参与,有应急任务请假的务必补课,保证不缺不落。同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做好学习笔记,在第一环节结束时抽查。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乡党委及时发放了必读的有关文件和“三本书”,统一制作了720本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手册发放到参学人员手中;邀请了县委宣讲团到乡宣讲2场次;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四风之害》、《第一书记》等7部优秀电教片、电影,并开展专题讨论;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邀请市委党校副校长张耀波教授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2场专题辅导,邀请县级包乡领导专题讲党课2次,班子成员到村级讲党课18次,开阔了全乡干部职工视野。首家组织机关32名党员干部到革命老区钟山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及廉政勤政教育,切实增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五学”(即:个人自学、领导讲学、集中研学、分类送学、组织考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省委规定的《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等书籍。各参学人员认真记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和电教片观看感,其中班子成员心得体会10篇,其他参学人员130余篇,电教片观后感130余篇。滇桂黔跨省区联合党工委整合教育资源,组织三县(市)六乡镇教育部门开展“四有”课堂教学模式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了三省区结合部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漂流党支部在活动中,采取流动服务、分类送学、业余自学等小型多样的形式,组织库区三乡镇渔民党员学习渔业养殖的信息、技术、政策等知识,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二是聚焦“四风”,开门纳谏,确保查实找准“四风”问题。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参考资料,少熬夜!见箱、公布督导组和活动办电话等形式广泛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体“会诊”,全面分析意见建议,运用集体力量找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四风”突出问题,并按照班子和个人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对查找梳理出的问题,领导班子积极认领,党员干部主动认领,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找准找实“四风”突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根据鲁布革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民族的特点,在听取意见“回头看”工作中,选派熟悉民族语言的党务工作组成征求意见小分队,流动入户用民族语言向当地群众征求意见,进一步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截至目前,我乡通过各种途径征求意见、建议,其中书面征求到650条,三联六送小分队下村走访座谈征集850余条,涉及到乡党政班子及成员、村(社区)“三委”班子及成员“四风”问题、教育活动的'意见建议。通过汇总梳理,采纳了可行性建议25条。党委班子主动查找“四风”问题18个方面71个问题,政府班子主动查找“四风”问题16个方面66个问题,班子成员初步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共计127条。三是开展“回头看”,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形、不变味。结合我乡实际,及时研究制定了第一环节“回头看”工作方案,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对领导班子和成员存在问题进行逐项排查、深入排查,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该“回炉”的坚决“回炉”,该“补课”的及时进行“补课”,严格杜绝“闯关”的思想,确保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为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奠定良好的基础。(三)坚持自主动作有特色,增强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鲁布革乡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乡村实际,以滇黔桂跨省区联合党工委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以打造三省区结合部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为目标,创新自选动作,找准活动载体,组建流动服务站和流动服务小分队,深入村村寨寨开展“三联六送”民生流动服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行“三联”群众。实行领导干部包村联户制度,党政科级领导每人负责一个村(社区)并直接联系服务5户群众;实行党员干部包组联户制度,按所在部门(单位)联系责任区,直接联系服务3户群众;实行流动服务联系千家万户制度,全乡165名干部职工挂钩联系农户563户,领导干部深入包村联系点调研200余人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0余项,帮助理清发展思路80余条,帮助协调帮扶资金和实物计50万余元。参考资料,少熬夜!开展“六送”流动服务。该乡针对乡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信息闭塞、发展不平衡等实际,成立党建共抓流动服务站、产业共兴流动服务站、社会事务共管流动服务站、稳定共保流动服务站、应急处置流动服务站,组建6支流动服务小分队。小分队由领导干部、党员职工、卫计人员、少数民族干部、法律工作者各1人组成,用群众听得懂的布依语、苗语等当地语言,开展“六送”流动服务,常年活跃在全乡各村寨以及库区周边省区村寨。送政策,理论宣传下村。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把党的支农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共举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3期700人次,召开群众会议200余场次,开展形势政策宣讲18场次。送科技,产业服务下村。科技服务小分队以校乡合作为平台,积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期400余人次。建立50亩的冬早生态蔬菜栽培技术和2亩的铁皮石斛栽培综合技术推广实验示范基地。送法律,信访维稳下村。开展“送法下村”宣传服务活动,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2场,发放宣传资料10300份,法律咨询解答60余件;全力排查社会热点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对出现的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掌握上访动态,及时提供快速处置预警信息,确保稳控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共来信来访5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5件,为人民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5余万元,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送文化,文体活动下村。组织文艺宣传队积极开展送戏、送图书、送电影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目前,开展文艺演出3场,送电影下乡30场,村村通维修60套,安装“户户通”450套,建设农家书屋9个,配备图书13500册。送健康,医疗服务下村。组织卫生服务小分队,上门开展免费送医送药活动、家庭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和妇幼卫生知识普及指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送温暖,扶贫济困下村。访贫问苦小分队深入各村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特困户、贫困户、重灾户104户,农村低保、城镇低保、救济救助款项万元,救助各类困难人群1007户2915人次。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600余人,发放各类惠民补贴万元。密织三张惠民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密织结对帮扶、事务代办、信息服务三张为民服务网,大力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建成乡级为民服务中心1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9个、自然村代办员58名,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行每周由值班领导带队、部门带着公章、干部职工带着感情的“上门服务”,构建起三级贯通、上下联动的服务代理网络。(四)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增强教育实践活动连贯性参考资料,少熬夜!聚焦“四风”查问题,把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尺,始终把解决问题贯穿于活动全过程,研究制定了听取意见中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事项立行立改工作方案,开展了边学边查边改专项行动,及时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并建立整改责任台账,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让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针对三省区结合部基层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工作机制不健全、矛盾纠纷较多等实际困难,成立滇黔桂跨省区联合工作委员会,建立“联合党工委—乡(镇)党委—产业党建联动区或行政村党总支—合作社党支部—专业党小组”模式的管理网络,构建“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的产业富民组织带动体系。目前,建成5个“产业党建联动区”,在渔业、林业、蔬菜产业、布依刺绣、特种养殖等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了5个党支部,针对库区渔民党员的流动性,组建水上漂流党支部,将渔民党员纳入党支部,实现区域资源整合、联动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对2个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同时成立三江航运联合党支部,将小学教育支部升格为党总支,9所村完小成立党支部。创新群团组织设置,优化服务方式,打破地域限制,于5月30日在鲁布革乡成立滇黔桂跨省区工青妇联合工委,积极开展党群共建系列活动,三省区相关领导深入鲁布革乡、三江口镇、马蚌乡中心完小开展“六一”联合慰问活动。围绕文件管理、公务接待、督促检查、学习会议等十八个方面,修订完善《鲁布革乡乡村两级干部管理规定》、《鲁布革乡严禁党员干部“飞四”等形式赌酒的具体规定》,为解决“四风”问题提供了制度保证。坚持第一时间整改。针对危改补助、扶贫物资发放等项目户的确定和补助发放,由联系领导督促村(居)委会,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整改过程中,做到过程公开、措施公开、结果公开、通过群众监督形成倒逼机制,推动问题解决。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农村基层各类矛盾。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争取投资2800余万元建设“美丽乡村重点项目”、省级重点村、通村公路硬化、人饮工程、码头等项目14个。针对重点项目推进慢,普遍存在拖沓现象,通过召开现场会、联席会议,推进项目整改落实。同时乡党委从严守政治纪律、科学民主决策、切实转变职能、树立良好作风、严格廉洁自律等5个
本文标题: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总结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41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