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4篇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4篇【导读】这篇文档“中国大历史读后感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中国大历史读后感1《中国大历史》读后感7篇最近看完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从小就喜欢历史。我印象中自己真正看完的第一本书就是《上下五千年》。那套书一共厚厚的三册,是写给小学生看到的,多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历史。上学时开学发的新书,历史课本从来都是第一时间拿回家先翻完了的。但是,断然不敢说自己懂中国的历史,事实上我真正开始对中国历史开始有点自己的理解,那都是上大学之后的事了。即便是现在,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也只是翻过一两本书,看过些别人讲述的历史故事,而把历史当做一门学问,好好研究一下,就当这本《中国大历史》是个开头吧。这本书很早就听过,这次翻看,没我想象的晦涩,但是有些内容确实值得多次研读。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是什么力量或者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中国?一、地理环境因素“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正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在物质不丰富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国家。按照作者所言,纤细黄土示意耕种,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国社会形成了小块耕地的操作。泛滥成灾的黄河,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能够调度全国资源,来帮1助灾民恢复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设施;中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抢夺也需要国防上的集权。游牧民族每当天气干旱气候不好的时候就偷袭中原,抢夺粮食,所以要修建长城这样的防御设施。这一点可以通过全国的国防线与十五英寸的等雨线符合作为印证。二、家族组织与社会秩序中国的农耕方式使人们有一种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倾向,那么儒家思想中对于家族伦理道德的强化也使得家族成为中国最牢固的基层组织。要让这种基层组织稳固下去,提倡家族团结就是一种必然。“对待其他人的好意,也务必有亲疏之分,有如血缘关系之远近。所以认为个人或凭私利观行事,或对旁人一视同仁,可能对现代读者富有吸引力,但在古代中国却不和世纪,首先在法律上即会产生纠纷。迄至20世纪,中国仍缺乏对个人做人权保障的能力,遑论在基督诞生之前。事实上整个君主时代中国始终维持着一部大体不变的刑法,这套刑法也按社会组织,亦即家人亲疏之分责成个人安分守己,至于各人尚有何种权力,也只能由这社会体制而定”。不同于西方。在西方,公民的自由权推广始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封建主与城市特权阶级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公民权利从特权阶级推广至全民。但在中国,在历史上从未产生过城中绅商与官僚的冲突,“中国的官僚从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实上中国官吏在城墙之内,权利最盛”。所以,中国人的亲疏远近十分的明显,无论是多少思想的渗入,都不能超脱家族组织。所以中国人,准确说汉族人不像其他国2家和少数民族,有明确的宗教信仰或是图腾信仰。在中国,家族延续是唯一的信仰。在这种信仰之上,形成了其他的各类圈子,组成了这种小圈子内异常坚固,小圈子外格外松散的家族秩序。三、中国的历史性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一样,秦国开始的全面政治改革是一种彻底的翻新,目的在于构建政治上的统一。“这种政治上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梳理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从此之后,经历历朝历代,这种着重于中央集权的体制,使得中国人保持着一种集团性格,称之为“集权主义”并不为过。另外,中国一直缺少一种司法体系,儒家的法律思想离不开家族观念,法家虽然有平等的法制观念,却败在了中国官僚政治下。总而言之,其后的几千年,无论是恢弘的汉唐帝国,还是到后来外族统治下的元清时代,虽中间偶尔制度上的进步,但仍拗不过这种强大的历史性格。中国历史中不乏非凡之人物,他们改变了中国的朝代,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进度,却从未在历史性格中带来什么改变。四、现在中国作为一个怀疑者,觉得发生时间离我们越近的事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去验证。新鲜的事情可以作为新闻,但不一定会写入历史。但是诚如作者所讲:“严格说来,写一本成为定论的现代中国史,刻下时机尚未成熟。3中国的长期革命有如一个大隧道。需要100年时间才能摸索过去。当这隧道尚在被探索的时候,内外的人物都难于详细解说当中弯曲的进程。即是革命人物也会被当前困难的途径迷惑,而一时失去方向感。今日的原始资料充满着愤怒和焦躁的文字,强调事情之衍化不如理想。可是着眼于宏观历史,我们不能不以积极的目光视之。我们所说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有何意义?这就是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我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来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贯,又从超过人身经验的角度看去,则它们有其意义;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我想最后这段话,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历史学在今天应有的现实意义。篇2对于非历史专业的人来说,对中国的大历史是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的。我抱着了解中国历史的态度买了这本书,没想到有一些惊喜,与大家分享。一是关于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作者的论点论据有意思,论据有二,一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缔造黄土文明的同时,也给沿线人民带来巨大的自然灾害,出于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考虑,必须集全国之力建造水利工程;二是长城的走线与15度降雨线基本重合,也就是说农业中国需要统一的政权来应对草原上游牧民族的持续骚扰。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了中央集权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能够稳定地传承几千年。4二是关于财税政策的重要性。财税政策关系到小自耕农的基本生存状况,更关系国家政权的稳定。以往我们读历史,只会看到各种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从来没有用现代国家的眼光去考量历史中的国家,他们是如何纳税的,国家的财税收入从哪里来。这种观点可以解释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个别人、个别行业的进步缺乏整个商品经济社会的支撑。而清初盛世的背后,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落后太多的商品经济,如果说有的话。因此,鸦片战争的结局早已注定,对外通商是时代必然。三是关于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特质。中央政权更关心整体政权阶层的均衡,对小自耕农只能考虑到保障基本生存的阶段,“牺牲了质量以争取数量”,“使各地区勉强地凑合一致,因此他们背世界的潮流而行”,而整个地表现内向。这是整个国家的特质,也是文化的特质,表现在建筑空间中,同样也是内向的。总的来说,这本书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值得推荐,只是如大部分读者所言,深度不如《万历十五年》,某些地方的推理比较粗糙。作者说因此怎样,我们却看不出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部分解释比较牵强。举个例子,作者讲“中国人缺乏坚强的民族观念也构成赵宋王朝的一大弱点”,因为“古典文学重“文化主义(culturism)”而轻国家主义”。恕我孤陋寡闻,后面那句话听说的不太多,如果这个观点正确,也应该有较长篇幅去论证,一带而过让人很难信服。如果作者能够以写作《万历十五年》的心思去琢磨其他各个朝代,这本书会厚实很多。53《中国大历史》的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此书是他的大历史观的代表作,作为华裔历史学者,在本书中他的写作思路与思维方法十分新颖独特,在阅读过接受单一教育与思维方式的中外作品后阅读此书,发现要了解中国历史,阅读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华人学者的著作为最佳选择,因为他们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又能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去分析历史问题。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是接受到一些新的思维方式与考察历史的新视角。第一,我对作者“大历史观”的理解。刚开始翻阅目录时,发现各章都是描写不同的朝代,认为不外是中国通史的简写版罢了,但阅读本书过半后发现自己对大历史的理解开始实在是过于肤浅。虽然本书贯穿古今,但其中是选择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典型事件或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来反映整个大时代的特征,以小见大应是大历史的一个特点。另外,大历史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共性与个性的反映,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与前后历史阶段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将断代史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本书注重中外联系与对比,把中国历史有机地融入世界历史中,寻找东西方文明的共性与个性。第二,措辞严谨。本书虽然篇幅有限,但是作者尽可能地对历史事件与现象的表述严谨,有争议的问题都列出不同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的历史结论或来源于考古,或出自种种历史现象的归纳概括。凡是有待商榷的结论,作者都使用“可以推测”等言辞进行表述。6第三,质疑精神。本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敢于突破常说,充满了质疑精神,对前人成果批判地继承。比如对焚书坑儒、霍光执政、王莽改制、五胡乱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提出了异于主流史学界的见解,当然都以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或推断。第四,联系现实。作者将古代的历史现象与近现代的历史特征进行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也反映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比如分析东汉政权的衰亡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之源是地方政府的权力衰弱,作者由此分析出新中国面临要重建基层政权之艰难。第五,从三代到魏晋南北朝的叙述的特色各有不同,选择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评析,并不拘泥于同一层面。从小的历史现象着手,进行详尽的分析,引人入胜,同时反映出大时代的特点,立足点十分新颖。本书前半部分的特色内容:从西安这座古城展开,西安华清池的历代大事件,黄土土层对中国文明的潜在影响,反映出夏朝的经济特点;详尽论述甲骨文与人祭,表现商朝的文化特征与后世中华文化一统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西周井田制与间架式结构的建立及其对后世的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提出的不同观点与基层组织、社会秩序间的关系;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秦帝国统一的内在因素,论述这种早熟的帝制对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不利影响;分析两汉兴亡的不同原因,西汉因对外战争造成财政困难而衰落,东汉则因地方权力的衰弱而导致中央集权的崩溃;分析魏晋南北朝后重归一统的重要外因是五7胡乱华导致地方豪强大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避免地方割据局面的进一步加深;曹操之罪在于打破君主的天命神话,北魏通过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实行使地方基层的社会组织得以重新构建,对中华民族重归一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总之,阅读《中国大历史》后带给我的收获就是从细小的历史细节反映宏观的大历史特征,要将中国历史前后融合去理解,历史的继承性与创新性都应受到重视。只有做到将古今中外的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对中国历史有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篇4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首先,作者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8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
本文标题:中国大历史读后感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57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