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取消耗材加成后公立医院运营困境与对策研究
取消耗材加成后公立医院运营困境与对策研究通过调查270余所综合医院取消耗材加成后医疗收入结构、收支结余情况及财政拨款情况,分析该项政策对公立医院的影响。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01年颁布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相关内xx省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要求,自2013年起开始取消药品加成,并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下半年陆续取消耗材加成,到当年12月底全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在此背景下,公立医院运营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通过对取消耗材加成后xx省公立医院医疗收支结构、医疗服务价格、财政补偿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全面深化医改工作和医院管理者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以xx省270余所综合医院2016-2020年的收入、支出等数据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xx卫生健康统计年鉴》。1.2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首先,查询2016-2020年《xx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收集与公立医院收入、支出相关的数据,发现2016-2018年未单独统计化验收入和卫生材料收入,无法对取消耗材加成前后的医疗收入内部结构进行对比。其次,重点查询2020年《xx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与综合医院收入、支出相关的2016-2020年数据,发现该部分数据能逐年反应医疗收入内部构成,具有可比性。第三,将2019-2020年公立医院收支结构与综合医院收支结构对比,发现二者统计口径差异很小,以综合医院5年数据为样本来分析取消耗材加成后公立医院运营情况具有可行性。最后,对所收集的数据使用Excel表格进行筛选、录入、计算、汇总和分析,探讨取消耗材加成后公立医院运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结果与分析2.1医院业务收支结余情况需进一步优化2.1.1医疗收入结构分析。公立医院尚存在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偏低的情况。2016-2020年,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虽持续增长,但增长比例低,最高比例为取消耗材加成后的第1年(2019年)29.94%;2020年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较2019年低0.42%。2016-2020年医疗服务性收入平均占比28.77%,其中门诊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21.1%,住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32.3%;2020年住院医疗服务性收入比2019年降低0.55%。取消耗材加成后,2019年和2020年平均耗材收入占比(14.36%)比取消加成前的耗材最高占比(14.25%)高0.11%。2019年和2020年平均检查收入占比(16.13%)比取消耗材加成前的检查收入最高占比(16.03%)高0.10%。2019年和2020年平均化验收入占比(12.90%)比取消耗材加成前的化验收入最高占比(12.01%)高0.89%。2016-2020年xx省医疗服务收入平均占比28.77%,检查检验及药品耗材占比71.23%。取消耗材加成后医疗服务性收入平均占比提高到29.73%,但增幅较小,说明取消耗材加成后公立医院的实际收入情况与腾出费用空间、调整收入结构的改革目的尚有差距。2.1.2业务支出结构分析。2016-2020年,xx省公立医院人员经费占比逐年上升,但未超过政策规定的标准;药品占比呈下降趋势,与药品集中采购、降低采购价格有关,但药品占比还有下降空间;医改重点关注的耗材支出占比5年来呈上升趋势。2.1.3收支结余情况分析。2016-2020年,xx省公立医院虽然每年收支都有结余,但结余率不高,5年平均结余率5.97%,且结余包含财政拨款收入。扣除财政拨款收入,公立医院每年收支结余均为负数。收支结余不同程度的负数值,说明医院的发展仍不能摆脱对业务收入的依赖,且基本不能满足医院持续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需求。2.2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尚未到位取消耗材加成以来,医疗服务价格虽有调整,但调整项目相对较少,所占比例低,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多年未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无收费,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低于医疗服务成本。以xx市为例,xx市医疗服务价格(2016版)所列的医疗服务价目共计4179项,取消耗材加成后仅对其中1554项价格进行了调整,价格调整项目占总医疗服务项目37.19%。其中,价格调增的项目1493项,占总医疗服务项目35.73%,价格调减的项目61项,占总医疗服务项目1.46%。2.3财政投入需进一步加强2016-2020年,财政拨款收入仅占综合医院总收入的7.19%;2019年是取消耗材加成的第1年,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7.5%,比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占比减少0.12%。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财政增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经费,财政拨款收入占综合医院总收入比例为13.84%。3讨论与建议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除与医院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现代化管理程度有关外,还与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政策与补偿机制密切相关。3.1加强医院管理,持续优化医院业务收支结构药品耗材相继取消加成,公立医院应采取积极措施,从提高医疗服务性收入、降低检查检验收入、降低运行成本、增加收支结余等方面加强自身管理。3.1.1提高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降低检查、化验、药品、耗材收入占比。公立医院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优化医疗服务收入结构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医院在管理中应对照医疗服务价格标准,结合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标准,认真分析,制定长短期计划,并按计划落实。医院、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各司其职,通过制定规划、加强医保政策学习、多科联合检查、将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纳入绩效考核、开展综合考核等措施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性收入,降低化验、检查、药品、耗材等收入占比,优化收入结构。3.1.2优化支出结构。(1)制定药品在支出中的占比目标,将药占比控制在20%以内,并将目标分解到各科室。鼓励医务人员使用保基本的基药、国产药,尽量少用或不用进口药、辅助药、自费药,每月对科室药占比进行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2)加强医用耗材管理。建立医用耗材二级库,实行定期盘点制度及不定期抽查制度。对高值医用耗材实行交接班管理,资产管理相关部门联合定期对科室库存医用耗材进行盘点,避免因人为原因、人情原因及其他管理不善造成医院资产流失的情况。(3)加强人员经费管理。合理设置医院岗位,以岗定人,严把用人关。在严格遵守人员经费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前提下,按医改人员经费比例比上年增长的要求,适当安排人员经费。(4)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编制的严谨性,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充分考虑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规模,结合工作任务、有关开支定额标准变化因素等,合理编制支出预算。严格执行无预算不支出,对预算执行率较低的项目,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根据实际情况调减预算。3.2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明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触发标准、约束条件,以及开展调价的时间与次数。探索价格调整总量确定规则、调价综合评估指标等配套措施[2]。对通用医疗服务项目和复杂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建立不同的动态调整机制,让触发通用项目的机制更简明,价格走势更平稳,让触发复杂项目的机制更灵敏,在可控范围内,突出重点、小步快走、轮动调整。特殊情况下允许灵活选择调价,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有突出价格矛盾、配合重大改革任务需要等。3.3合理加大政府投入公立医院承担了急诊急救、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公共卫生以及对基层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等公益性职责。各级政府应严格落实财政投入的主体责任,合理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推动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本文标题:取消耗材加成后公立医院运营困境与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81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