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范仲淹古诗【精选4篇】
好文供参考!1/12范仲淹古诗【精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范仲淹古诗【精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御街行——范仲淹【第一篇】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5、范仲淹罢宴——范仲淹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的故事【第二篇】教材分析:《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1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课文共有7个自然好文供参考!2/12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讲述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介绍了范仲淹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苦读诗书、划粥割齑、拒肴、闭门苦读。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本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学生情况分析: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可以读懂课文内容。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刻苦学习的品质,因此“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范伸淹的资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废寝忘食”翌词,能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好文供参考!3/1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3)领悟并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读文中具体描绘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在形式多样的品读中感悟人物的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培养学生刻苦读书的美德。(2)启迪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领会并学习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一心为民的精神品质。重点难点与关键:1、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2、难点: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雨乐”的思想境界并树立这样的志向和抱负。3、关键:抓住文中描写范仲淹言行的关键语句,好文供参考!4/12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出示ppt:两首诗词《江上渔者》《岳阳楼记》与范仲淹画像。(1)谁能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诗词?(指名朗读)诗词的作者是谁呢?(指名介绍范仲淹)(2)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他不仅是北宋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乖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3)范仲淹是伟大的政治家,他有一句被后人传颂的最有名的诗句,展示了他伟大的政治抱负,谁知道那句诗?课件出示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指名读)谁能说说从这句话的意思?好文供参考!5/12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查找。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情?(二)检查字词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闭门不出贫寒划粥割齑于心不忍千载难逢和衣而眠佳肴(出示ppt: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种的音。)只身只得只煮米粥一只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个小故事?给每个故事概括一个小标题。想好后,与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写了几个小故事?每个故事从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小标题是什么?这几个小故事有好文供参考!6/12什么联系?(四个小故事:苦读诗书、划粥割齑、拒肴、闭门苦读。)(2-5自然段,这四个故事都是写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板书:苦读诗书、划粥割齑、拒肴、闭门苦读3、小组讨论:你认为本文可以分几部分?(三部分,第1自然段:总括;第2-5自然段:具体些范仲淹刻苦读书故事;第6、7自然段:写范仲淹伟大的政治抱负及做法。重点是第二部分。)四、品读感悟。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3、摘抄本课成语及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1、学生齐背第一自然段。2、课文第二部分讲了哪四个小故事?二、学习交流、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1、轻声读第一个故事,想想:范仲淹求学的哪些行为让你深受感动?画出让你感受深的句子,适当做些好文供参考!7/12批注。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1)出示句子: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教师:对比读,你读懂了什么?(2)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读书十分刻苦吗?ppt出示句子:“累了……饿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句。教师:“废寝忘食”是什么意思?一个“苦”字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引导学生用句式“了,就用”来说话。(课件出示)(4)师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二)学习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过渡:那时,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课文第三自然段就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读书生活。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认为最能代表范仲淹好文供参考!8/12清苦生活的是哪个词语?2、师:范仲淹对于这种极其艰苦的生活介意吗?他的哪些行为让你受到感动?画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注。3、交流汇报,相机点拨。(1)范仲淹他怎么样读书?就“凌晨鸡鸣即起”引导学生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2)师再次追问:“同学们,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4、小结学习第一、二个故事的方法:读文---画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注----交流所得。(三)自学第三、第四个故事。1、提出要求:按照学习第一、二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三、四个故事,先自己思考,再在组内交流,有不同建议的在全班交流时商讨。(学生学习,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2、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好文供参考!9/12(1)师:范仲淹生活如此的清苦,他的好友想帮助他,先是送银子后是送佳肴,可是范仲淹都(拒绝、粗茶淡饭)。(2)ppt出示语言描写的句子“仲淹兄,快去看哪,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将来再见也不晚。”此时此刻,你觉得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3)指导朗读重点句。(四)学习第三部分(6、7自然段)。过渡:范仲淹立下如此志向,他又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后人对他的评价又如何呢?1、指名读第6、7自然段。2、(ppt出示句子)理解并积累句子“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和“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三、总结全文。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如:人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并为之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四、拓展延伸。1、搜集范仲淹的诗词。2、找找其他名人读书的故事,读一读。好文供参考!10/12板书:范仲淹的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苦读诗书、划粥割齑、拒肴、闭门苦读“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的故事【第三篇】在范仲淹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后衍生成一成语为:断齑画粥。人物简介【第四篇】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严密官制、劝课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推行法制等10条建议,遭保守派反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病死于赴颍州途中。善于诗词散文,风格清新明健。有《范文正公集》,好文供参考!11/12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生活得非常简朴,每天只吃一碗稀粥,凉了以后分为四份,拌几根腌菜和醋,早晚各吃两份,吃完继续读书。成语“断齑画粥”就来源于范仲淹的苦学事迹。他的这种生活很像孔子的弟子颜回的经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考中进士之后,范仲淹进入仕途,参与政事。他在担任右司谏时,多次进谏,得罪了太后和宰相—当时,年幼的宋仁宗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被贬到了苏州。后因治水有功,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开封知府。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著。宋夏交战,已经52岁的范仲淹被任为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亲临前线视察。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奖拔人才,阻止了西夏的入侵,成功地化解了多次边境危机。多年的仕途和军营生涯,让范仲淹看到了北宋朝廷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如果不改革,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开始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初期,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触碰到当权者利益的改革最终失败了;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被贬,范仲淹也在其中,几好文供参考!12/12年之后郁郁而终。在新政中,范仲淹非常重视教育和治学。他早年就主持过应天府府学,从来都是诲人不倦。有时,还用自己微薄的俸禄招待学生们吃饭,他还联络和资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宋初三先生”、张载等。为了给国家培养实用人才,范仲淹还提议将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转向讲求经旨的义理之学和注重实用的经济之学。此后,考试内容开始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论思维,学校教育减少了死记硬背、脱离社会实际的章句记诵及词赋学问。这些改变在儒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它彻底改变了儒学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少数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而范仲淹就是这些革新的主要推动者。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本文标题:范仲淹古诗【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91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