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参考4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参考4篇】语文,还是一个人文素质衡量术语,指人的内部言语机制品质和外部言语技术能力综合水平。下面是网友给大家分享的“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参考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三.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四.教法设计:边读边想法。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第二篇】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适时地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学生分析:学生都知道搭配的简易方法,而且很想动手操作,但要抽象出数学原理,还得进一步学习新课。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育软件)、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老师想和家长们成为好朋友,新朋友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一般都要握握手。2、老师随意与家长握手,有意让秩序乱起来,有意重复握。3、师:刚才老师已经与多少位家长握手了?(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也没记住呀?(太乱了)4、师:是呀,太乱了!老师也不知道握了几个了。下面老师要是再握一次手,你们说应该怎么做?(注意点什么?)5、学生说,教师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看来同学们都同意要有一定的顺序。6、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你们刚才所说的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这节课我们就用有顺序、不重复的思考方法一起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搭配)二、自主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感悟有序。讲述:元旦到了,小红的妈妈为她准备了2件上装,3件下装。(课件出示)提问:从上装和下装中各选一种穿,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生:5种、6种……)到底有几种?你们能有序地来搭一搭吗?(学生搭配)展示搭配:(学生边说边摆出两种不同的方法,一共搭出6种。板书2×3=6)():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汇报、交流,理解2个3和3个2两种不同搭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并初步感悟到搭配的有序性。]2、选择方法,体验有序。改变条件:把裤子增加到4条。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连一连吗?(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搭配)教师收集材料,展示结果。学生表述搭配的方法和结果。板书:2483、测验证、发现规律。(1)再次改变条件:上衣增加到3件,裙子4条时,请猜想一下又有几种不同的搭配穿法呢?(生:有12种)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的?(生:从236,248中可以推测到求两种事物的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能用乘法算……)(2)求证猜想。任务:请随意选择两类事物,搭一搭、数一数有几种?再把这两类数据乘起来,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验证)(3)反馈:师:你一类选几,另一类选几,数出来是几?乘起来呢?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略)(4)师生共同小结两类事物的搭配,求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乘的方法来计算。(祝贺猜想正确。)点评: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而又丰富的研究材料,通过摆一摆、连一连、猜想和验证等数学活动,并有理有据地表达数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在摆中感悟,连中体验、猜想中推理,交流中总结,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讲述:刚才小朋友们自己探究出一个规律:求两类事物的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现在我们就来用一用这条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引出要搭配的服装。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喜欢)今天老师介绍你们认识一位新朋友。(播放课件情境图)(课件出示):嗨!大家好!我叫贝贝,今天天气真好!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游乐园。我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可是我该穿什么衣服去呢?你们愿意帮帮我吗?(愿意)师:贝贝从衣柜里挑出了几件衣服。(课件出示:五件排成一排)师:这些衣服中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你来。生:有两件上装,三件下装。师:那是什么样的上装和什么样的下装?(引导学生说出颜色)师: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就是一种穿法,那么你想让贝贝怎样穿呀?指名回答。2、切入课题。师: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就是把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进行搭配。搭配中的学问可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搭配中的学问)师:从同学们的建议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把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让贝贝自己选择,好吗?(好)二、自主探索,学习有序的搭配方法。1、提出活动要求。师:请同学们先听清老师的要求再动手操作好吗?同桌两人合作,拿出信封里的学具,一个人摆,另一个人数,看看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动手操作。师:现在开始。3、学生汇报,到黑板摆一摆。(1)请少于六种的小组展示。师:(拍三下)同学们摆完了吗?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把刚才的学具收到信封里,比比哪组最快?123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摆法展示给大家看?请到黑板摆一摆。你们一个摆,一个数,行吗?下面的同学请仔细观察,看看他们是怎么摆的?和你们摆的一样吗?(对着摆的同学:)你们摆了几种?其他同学看清楚了吗?(2)请六种的小组展示。教学反思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搭配》教学反思。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本节课,我向学生提供了五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问题、早餐搭配问题、解密码锁问题、路线选择问题、拍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提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景串,以小红想打扮得漂亮些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整天的活动为线索,巧妙地设计了帮小红搭配衣服、吃早餐、开密码门、选择路线、及拍照等五个情景,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反思《《搭配》教学反思》。二、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将认识服饰搭配、配餐、路线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操作、方法多样,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从而充分领悟到: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观念等。三、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拍照等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关注个体差异不够到位;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总之,作为数学老师,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为之不断探索。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第三篇】教学目标: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2、明确写作要求及思路,激发写作的兴趣。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如何明确写作思路。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二、展示优秀作文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三、经验交流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2、听了他们的总结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写作中该注意哪些问题?A、思路清晰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写作心得。板书设计:A.思路清晰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教学反思: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写作心得。这样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会更有帮助。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第四篇】内容简析课文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且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知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会认“苇、秆、绣”等生字,会写“苇、秆、颜”等字。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难点: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具准备挂图或其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课题。)2.瞧,这就是翠鸟了。(出示挂图或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是怎样的吗?3.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从课题看,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生字,互相帮助纠正读音。3.教师检查: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4.重点指导“颜、绣、脆、箭、溪”等较难写的字的书写。5.小组交流: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有了哪些了解?说一说自己理解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6.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外形、活动。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各方面有何特点?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语。2.课文第1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引导学生鉴赏、朗读。如:①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
本文标题: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94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