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最新4篇)
写作好帮手1/16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最新4篇)【导读】这篇文档“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寓意。智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寓意。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点拨。教学过程1、由题目设问导入。写作好帮手2/162、带着“给主人公加定语”,这样的一个问题朗读课文。读完之后,同学们用“一个___________的皇帝”谈自己对皇帝的初步认识和评价。3、用两个字概括故事的情节,教给学生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4、文中的各类人物与这两个字有什么联系。5、分组合作讨论,“骗”与“贪”的关系(教给学生析因阅读法),明确童话寓意。6、提供中国古代文言文《狂人之细布》的材料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阅读,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明确童话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批判或揭露。狂人之细布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绩师。(南朝《高僧传(初级)》)────────〖注释〗写作好帮手3/16绩师:纺织师。加意:特别用心的织。恨:不满意,嫌。参照注释疏通句意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7、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会想些什么,展开想象,口头作文。板书设计小孩无揭皇帝欲受骗子财行官员位助百姓生传《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整个事件的脉络。2、情感目标:深刻领悟全文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寓意。教学重、难点分析体会人物形象,体会寓意。写作好帮手4/16教学方法1、自主性学习。2、合作性学习。3、研究性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我国古代一些昏庸帝王的,流传至今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导入《皇帝的新装》。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跳读全文一遍,给本文加一个副标题“──记一位××的皇帝”。2、简要复述整个童话故事,理清事件的脉络。(根据提示)三、局部分析,细致品味1、看似简单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呢?(从施骗者、受骗者、行骗道具──新衣三个角度考虑。)2、能否想一个更好的手段来行骗呢?为什么?3、分析人物形象。写作好帮手5/16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给文章结局进行续写或给文章补写一个具体情节。(培养想象力、联想力)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2、让学生讨论:应该批判谁?应该学习谁?3、本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自由发言)4、教师归纳、总结: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与愚蠢。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思路2.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对文学的写作好帮手6/16“真实性”有感性认识。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教学重点、难点关于“真实”的理解及对于童话寓意的理解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虽是首次见面,但我想大家肯定都是文学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如果一次机遇,使你成为一国之君,那么,你会怎样实现你的雄才大略?……不过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个皇帝却不如此。大家一定想了解吧?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皇帝。二学习课文本文是1篇童话,它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学生浏览课文,看一看,作家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来展示它们的丑行。投影※在括号内分别补充一个字,使故事情节合理完整。新装—新装—新装—新装(一)整个故事情节中,以骗开始,以骗结束,在写作好帮手7/16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哪些人不敢说真话?讨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讨论,然后回答)投影※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细读他们的语言和心理,思考讨论: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皇帝: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保住他们的地位、职务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之祸(二)故事最后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来揭开黄的新装的奥秘,来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提示: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既天真大胆,又率直肯定。投影指导学生思考讨论※本文分别讽刺鞭挞赞扬了谁的什么特点?(提示:可选用下列词语)至高无上、道貌岸然、愚蠢、虚伪、自欺欺人、天真烂漫、无私无畏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写作好帮手8/16课堂讨论。课文中有些情节是荒唐可笑的,如结尾处,大臣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后裙,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等。这些夸张想象,并非生活中有,但又能令人信服,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提示:它们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有生活的真实)四了解它的体裁——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五作文:看完《皇帝的新装》这则故事,试想:皇帝对老百姓会怎样?对小孩子会怎样?对骗子会怎样?反过来,老百姓会怎样看待皇帝?大臣们会怎样看待皇帝?假设皇太子已经成年,他会怎么样?假设当时由人民起义军,情形又会怎么样?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海阔天空地漫谈,为《皇帝的新装》写一个续篇。六作业展开联想投影讨论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有什么联想?提示:1说假话的人大多有私心,头脑里有杂念。2昏庸无能的人常会任用阿谀逢迎、说假话的人。写作好帮手9/163骗子总是投其所好,满足被骗人的私欲和虚荣心。4要做一个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人。板书设计爱愚蠢语言做虚伪皇帝动作16皇帝的新装穿自欺欺人心理安徒生展对比诚实小孩《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第四篇】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三位一体”互生共长的。而学生又是阅读对话活动关注的中心,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自主地与文本对话,去自行发现、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根据《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充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写作好帮手10/16文本分析《皇帝的新装》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是1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来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它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比现实生活中实有的更具代表性,因而能够让读者感到信服。《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很有这种特点。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在于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学情分析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很早就接触到了童话这种形式,所以从内容来看本文浅显易懂。但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课文思想主题的把握往往不够深入,而且大部分学生对童话的写法特点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课文理解常常稍显肤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法方面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逐步深入。要浅文趣教,让学生在学习中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教学目标写作好帮手11/16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通过分析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理解人物形象。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练习运用默读和跳读的方法;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调动创新思维的方法,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领会童话所揭示的人性中虚伪的弱点,培养敢于说真话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理解童话通过描写人物,借助夸张、合理的想象来揭示作品主题的写法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过程设计一、创情境,引新课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那里充满了幻想和神奇。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两首小诗,……由顾城《献给安徒生童话的诗》引入安徒生,作者介绍由学生补充完整。安徒生用他那支神奇的笔,带我们走进了神奇的童话王国。那个渴望幸福,渴望爱,甘愿化为泡沫的人鱼公主;那个受人排挤,遭人欺侮,最后美丽蜕变的丑小鸭……都是大家记忆深处的感动。今天,我们再一次走写作好帮手12/16近安徒生童话,重温经典之一《皇帝的新装》。(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理情节,明思路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围绕线索梳理本文情节结构,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并在横线处填一个字。引子:皇帝爱新装(第1自然段)开端:骗子织新装(第2——4自然段)发展:君臣看新装(第5——22自然段)高潮:游行穿新装(第23——32自然段)结局:小孩揭新装(第33——36自然段)3、故事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预设答案:蠢、骗、伪、假、傻、套……)4、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分别用一个字加以概括)以骗为例: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设计意图:梳理情节,理清思路,让学生紧扣“新装”来概括,有利于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快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三、读课文,品人物写作好帮手13/16(学生活动设计)课文运用一系列人物描写方法,给我们描绘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请大家跳读课文,然后就某个人物发表你的看法。学习方法:1、小组合作完成,把文中某个人物描写的有关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在下列句式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一个的皇帝(描写)两个的骗子(描写)一群的大臣(描写)一些的百姓(描写)一个的孩子(描写)2、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学习成果。(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分析人物,落实到具体的生动典型的语句上去赏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突破“学习重点”的一个过程。)四、明是非,辨美丑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想一想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只有小孩子敢说真话?写作好帮手14/163、小孩子最先说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说了真话,而皇帝为什么只是发抖,他明知道这是个谎言,还要继续把这谎言继续下去呢?4、笑声过后,你在童话中收获了什么?讲诚信、说真话童话世界里的人生哲理——真、善、美读童话读生活读人生结束语童话是什么?童话是一代一代孩子延续做下去的梦,孩子们会慢慢长大,知道这个梦叫做童话,于是不会再相信。但其实成人世界一样需要童话,多保留一点童真,从童话中找寻快乐,净化心灵,这是老师对你们以后人生选择的一点建议。(设计意图:深化主题,盘点收获,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五、作业设计:1、拓展延伸:这个故事在生活中真的会发生吗?你能列举一些类似的事例吗?你身上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2、小试身手:皇帝在游行大典结束后回到宫中会发生什么事呢?试以“游行大典结束之后”为题给本文写一个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设计意图:拓展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夸张写作好帮手15/16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写法来续写故事。)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1篇老课文,但它又是1篇典型的童话故事,所以我根据童话的特点,以情节、人物、主题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童话主旨和夸张、想象的写法的理解为教学难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梳
本文标题: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96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