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为了和平第二集观后感心得5篇
为了和平第二集观后感心得5篇“为了和平”第二集“殊死较量”主要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条件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事。今天网友分享的“为了和平第二集观后感心得5篇”,一起来看看吧!《为了和平》第二集《殊死较量》主要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条件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事。今天小编整理了为了和平第二集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为了和平第二集观后感心得1“这场战争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但中国不仅自己没有忘记它,还试图不让美国忘记。”这是9月29日俄罗斯《独立报》题为《中国纪念朝鲜战争烈士》的报道中的一句话。俄媒称,沈阳安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仪式,以及中朝边境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应该是向华盛顿发出的信号。然而,中国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安葬志愿军烈士遗骸,也不是自今年才开始开放抗美援朝纪念馆。今年9月27日,11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从韩国被接回辽宁沈阳。如果说中韩之间这第七次交接志愿军烈士遗骸,与前六次有何不同的话——这第七次交接,中国使用了国产大飞机、空军运-20运输机。这架编号为“01”的运-20飞机,在两架歼-11B战机护航伴飞下,回到祖国。此前,自2022年起至2022年,已有6批共59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当时,中国使用的是东航集团下属飞机,或者空军俄制伊尔-76飞机。也是自2022年6月,中央批复同意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改扩建,同年12月29日该馆宣布闭馆改扩建。换句话说,今天,我们纪念抗美援朝,并非一时兴起。抗美援朝,意义重大!1950年,刚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却勇敢地迈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步伐。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毫无疑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结论性表述。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将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卫和平,反抗侵略“支援军”,这是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策出兵朝鲜后,所拟定的入朝参战中国部队名称。为慎重起见,中共中央决定征求民主人士意见。黄炎培登门造访,认为“支援军”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让国际社会以为中国对美宣战了。_觉得有道理,就将“支援”两字划去,改成“志愿”,并解释“不是国与国宣战,我们是人民志愿的嘛”。从这一个细节,就能看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和平极其珍视。然而,新中国必须出兵朝鲜。直接的原因是当年9月15日,在300多艘军舰和500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从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对在东京当“太上皇”的麦克阿瑟来说,他痴人说梦般感觉,这是在远东复制一场诺曼底登陆。然而,麦克阿瑟这是在刻舟求剑!美军仁川登陆以前,朝鲜半岛上,只有内战。遇到他国内战,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不该干涉内政。如果美国想做些什么,譬如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由联合国授权,出面调停,倒是可以的。然而,1950年6月29日,当麦克阿瑟乘飞机到南朝鲜进行战地观察后,眼看着李承晚军狼狈逃窜疲于奔命,就匆忙决定美军从仁川登陆。在7月23日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交的方案中,麦克阿瑟计划以海军陆战队、步兵和空降部队协同,于9月中旬在朝鲜人民军战线后方实施登陆进攻。他甚至宣称:这样一次反攻行动“将使我们能进行一次决定性的毁灭打击”。麦克阿瑟主导的这场军事行动,难道是为了和平?绝不是!他不过是个赌徒,正如他自己所说,仁川登陆,是“投下一个5美元的赌注,我会赢得5万美元”。和大多数赌徒毫无二致——麦克阿瑟很快成为输家。1951年4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了他“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美军在侵略朝鲜半岛的同时,还在做侵犯中国之事。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悍然驶入中国的基隆、高雄两港口,在台湾海峡巡弋。同时,美国提交建立“联合国军”的动议,在苏联代表因抗议中国代表席位被蒋介石集团继续占有而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以13比1“通过”动议——当时的南斯拉夫投了反对票。显然,在有常任理事国缺席或者席位有争议的情况下,这一“通过”不具有合法性。而美军对朝鲜半岛的轰炸,已经越线——1950年8月27日16时40分,美军2架P—51飞机侵入安东市(今丹东市)浪头机场上空,扫射2分钟,打死机场工人3名,打伤19名,击毁卡车2辆。8月29日,美军4架飞机沿辽宁宽甸拉古哨、长甸河口、古楼子一线扫射,打死渔民4人,打伤7人。9月22日,美国B—29型轰炸机1架,侵入宽甸拉古哨上空侦察,继而飞抵安东市区上空,在振安路一带投炸弹12枚,炸死居民2人,炸毁房屋28间,震坏800余间房屋的屋瓦和玻璃,炸毁菜田3330平方米。放在今天的视角来看,国际社会惯例中,当一个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时,友好邻邦进行军事介入的情况并不鲜见。更何况美军在中国境内投下炸弹、杀我同胞,却并没有对中国有任何解释。而1950年的中国,在美军侵朝时,并未立即决定出兵朝鲜。长期跟随_担任秘书工作的胡乔木回忆说:“我在_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_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当时任_卫士长的李银桥记述道:“_考虑出兵不出兵,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睡不着。开会那天,他的东屋里坐了一屋子人……满屋子烟雾腾腾,从下午五六点钟开始研究,一直到后半夜。”有的中央领导人后来回忆说,在考虑是否出兵朝鲜的问题时,_一个星期没有刮胡子,留那么长,想等开了会使大家意见统一了,才刮胡子。_于1950年10月2日下午、4日下午、5日下午,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出兵援朝问题。直到5日下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形成了一致认识,作出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志愿军部队开进朝鲜时,_如此说:“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齐德学说:“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中国人民要打的,而是美国当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在齐德学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一周年之时,几十年的战争创伤未及治愈,国家一穷二白,处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国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生活秩序都未走上正轨。这时候的中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主动出兵求战。带兵出征的彭德怀对于出兵朝鲜,曾回忆说:“这个决心不容易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_的英明正确。”相比起美军的师出无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反侵略!为了和平第二集观后感心得2有一个人,他曾经在硝烟弥漫的异国战场上来回地奔波着;有一个人,他永远地睡在了他奋斗了一生的地方;有一个人,他曾经用自己的行动让世人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勇无畏。他是无数革命英烈代表,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一级英雄,更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后人的典型楷模,他就是一个令我最敬佩的革命烈士——邱少云。他令我敬佩的地方,在于他的勇气。1952年10月,他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您和战友们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要知道,要使52个战士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且还不能有一个人暴露目标,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这项任务是艰巨的,同时困难是不少的。他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于战斗前夕,向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薄薄的申请书上,他写着一句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这一项任务是何等的危险,而他却毫不犹豫地服从了部队的安排,而且没有丝毫的抱怨。完成这一项任务,最重要的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力和耐心,他为了千千万万的朝鲜老百姓,为了中国的边疆能够不再遭到外国侵略者的骚扰,他毅然决定将生死置之度外,同命运赌一把。他令我敬佩的地方,在于他的无私无畏、甘于奉献。身在7团9连的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的全身。尽管全身被火焰燃烧,伤痕累累,但是他为了不暴露目标,不影响整体战斗部署,掩护身边的更多战友作战,至始至终趴在火中。他任凭烈火烧焦身体纹丝不动,将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作为一名战士,他深知一个人的一不小心,会给整个部队带来多少的麻烦。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来取得打仗的胜利,从而更好地保护好朝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邱少云烈士,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朝鲜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尊严,你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在异国战场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为了朝鲜人民能生活在自由的环境中,你们选择了庄严而伟大的革命事业,用短暂的生命去换取了朝鲜民族今天的和平。你们用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你们用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你们中有的千古留名,而有的却连姓名都不知道,但是你们所做出的贡献是一样的,你们的英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朝鲜人民的心中。你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更是一群令我们敬佩的人!邱少云——烈火铸就的丰碑,我最敬佩的人!为了和平第二集观后感心得3长津湖战役中,美国战地记者邓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名美军士兵脸上生满冻疮、目光呆滞、仰望苍天。当时,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邓肯问这名士兵想要得到什么?沉思许久的士兵吐出一个词——明天。然而,许多美军士兵再也见不到明天了。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号称“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被全歼。该团印有“白头鹰”的蓝色军旗,作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横扫美国“开国元勋师”骑兵1师,打垮号称“永远忠诚”的陆战1师,粉碎“决不当第二”的步兵2师,让“联合国军”10天溃逃300多公里,被歼3.6万余人。这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观!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配的简陋武器,吃着美军认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逐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造就了“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败绩”。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朝鲜战争纪念园,有这样一组雕塑——19个脸上写满疲惫、眼神惊恐、身披斗篷的美军士兵,似乎正在穿过一片危机四伏的战场。这样的惊恐,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的五次战役。美国人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疑惑——如果战争胜负的天平单单取决于物质力量的比拼,这场战争本来不应该有任何悬念。据统计,1950年美国一共生产了8700余万吨钢,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中国只生产了大约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美军即使攻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会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有飞机支援,发射炮弹多达2000到3000发,而志愿军在前三
本文标题:为了和平第二集观后感心得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10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