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有关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范例优选4篇
有关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范例优选4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有关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范例优选4篇”,供您参考阅读。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第一篇】为进一步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要求,培养孩子优秀思想品质,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提高孩子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特在我校六至八年级开展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设计了两项内容:一、依托学校“尊重与感恩、文明与礼貌、诚实与守信”三项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内容及形式:1.利用假期拿出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感恩;2.敬老爱老,帮困助残活动,拜访长辈,老人。3.学做一些家务或学会1—N种生活技能,你的想法如何?(例如: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拾柴禾、处理家庭事物等)4.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5.留意自己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做文明礼貌的传播者、引领者。6.搜集诚实守信的名人故事、格言、谚语等,开学后在小组内开展一次“我与诚实守信同行”的大讨论。具体要求及呈现形式:1.6-8年级全体同学参与。2.1-4项以照片的形式呈现(活动图片放在A4之上,并附文字说明,一张纸上2张照片,交打印稿),第5项以自己的言行为不文明者做出榜样,第6项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3.开学第一周,各班收齐学生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班级进行公示。每类每班上交2件最优作品,(以级部为单位,统一上报,同时上报名单)政教处对各班上交作品组织评选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4人。二、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创编节日小报活动内容及形式:1.春节期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辞年、守岁、祭祖、穿新衣、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吃年夜饭等,这些传统习俗都属于春节文化。2.元宵节期间也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舞龙舞狮、逛庙会等,这些传统习俗都属于元宵节文化。3.八年级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利用假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开展调查研究。例如关于春节、元宵节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关于春联、节日美食的调查研究;关于中学生压岁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研究等等具体要求及呈现形式:1.活动内容分年级进行,6、7年级完成第1-2项内容,八年级完成第3项内容。2.1-2项内容分别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第3项内容以调查报告的形呈现。(调查报告的格式到学校网站下载)3.开学第一周,各班收齐学生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班级进行公示。每类每班上交2件最优作品(以级部为单位,统一上报,同时上报名单),政教处对各班上交作品组织评选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4人。希望每家长朋友积极督促和协助孩子按时完成假期实践作业,为培养孩子优秀品质、提高动手能力、增长见闻加油助力。最后祝全体同学及家人新春快乐、家庭幸福美满!营东区第一中学20xx年2月2日营东区一中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记录表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第二篇】一、实施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新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15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二、实施内容1.研究性学习。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两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2.社区服务。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其内容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文娱活动)、社区环境建设(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社区学校辅导、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和其他志愿者活动。3.社会实践。内容包括军训、社会回乡调查、素质教育基地实践、值周班管理实践、社会考察、社团活动等。三、实施方式(一)研究性学习活动1.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一般每生三年参加并完成2个课题研究(含项目设计,下同),其中高一完成的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每个课题10个学分,高二为5学分。2.时间安排。每个课题研究时间总量90课时,课题研究开始和结束阶段集中进行;中间研究过程分散落实,高一第一学期每周安排3课时,以后减少课时。3.课题研究:可以学生自行申报课题,组成6—8名学生的课题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自行聘任教师;也可由学校推荐,填写申报表,由教务处和年级组负责协调。课题研究一般应经确定课题—制订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价。每一步骤工作情况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二)社会实践1.组织形式:学校或班级统一组织和小组组织相结合,以行政班或小组为单位。2.时间安排:三个学年总数不少于三周。其中“军训”安排在高一(上)开学前,“社会回乡调查”安排在高一(下)的暑假期间,其他形式的安排在高二寒假进行。3.活动记录:由政教处统一记录。(三)社区服务1.组织形式:由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2.时间安排:利用学校规定时间、课余、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3.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团委统一记录;学生自行组织的,由学生本人在活动结束后将《社区服务记载卡》交社区记录,后交团委以确定学分。四、学分认定由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年级组初步认定学分,教务处组织公示并确认,对认定结果有异议的,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复议。1.研究性学习。必须具备五个条件。①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②研究过程记录完整;③有符合课题成果报告;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⑤实际参加的活动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以上。以小组上交的《使用手册》为考评主要依据。2.社区服务。具备三个条件,可得2个学分:①三年内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②《社区服务记载卡》记录完整;③经抽样回访、成果展示、公示无异议。服务时间10个工作日以上。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修6个学分。其中“军训”、“社会回乡调查”、“素质教育基地实践”和其他活动分别计2个学分。本方案自20xx年9月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各另行制定具体详细的操作细则。在实施过程中若有改进,以届时公布的实施细则或年度实施计划为准。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核心课程。它向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将来的生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目前,此项工作在我们学校还未成熟。下面谈谈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初步设想:一、课程目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校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二、课程内容我们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入手,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立志改造社会的能力。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归纳分类后投票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主课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确定各自的活动内容,自动生成了课题。活动思路为“自己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自己的所得所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侧重于服务、帮助、指导。三、课程实施1、实施原则(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2)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材奠定基础。2、实施途径(一)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三)劳动与技术教育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技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四)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重点进行小课题研究。3、课时安排各年级每周二课时。4、师资保障(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组成,负责领导、协调和指导工作。(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大队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的活动指导工作。四、课程评价方法1、过程性评价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困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为每位学生自己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夹”,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2、自主性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
本文标题:有关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范例优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17951 .html